【今天獨步獨什麼】密室推理的當代見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冒業

密室(Locked Room)

  ——這個資歷淺的推理讀者常常將它和「暴風雨山莊」(Closed Circle)搞混的推理小說術語,被不少人認為是最能反映本格推理精神內核的謎團類型,是於「如何做到型」推理小說(howdunit mystery)的象徵,也是1841年首篇偵探小說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莫爾格街凶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所開創的形式。

日本破億推理天王東野圭吾,在出道作《放學後》中即有運用「密室」要素,作家林斯諺曾將其列入適合密室初學者閱讀的書單中。

日本破億推理天王東野圭吾,在出道作《放學後》中即有運用「密室」要素,作家林斯諺曾將其列入適合密室初學者閱讀的書單中。


在看似完全封閉、沒有出入口的閉密空間中出現一具屍體,房間內卻無法找到凶手或凶器等致死因素,彷彿都憑空消失。

  以上的密室描述中最關鍵的兩個字是「看似」。「密室」實際上是很弔詭的概念,一方面,在大多情況下「真正的密室」並不存在,任何密室必然曾經存在可供事物出入房間的洞口和時機,但另一方面,本格推理卻將這不存在的東西奉為圭臬。其實「密室」描述的是表象(謎面),它是源自人的錯覺,其本質(謎底)不是真正的密室。可是本格推理的謎面也是至關重要的,作家需要同時兼顧謎團兩個層次的設計,既要營造出具說服力的表象,也要構思出形成表象的華麗犯案手法(本質)。可見「密室」完美反映了二十世紀嚴格區分事物的「主觀經驗」(表象)與「客觀現實」(本質)的現代性觀念,而解謎正正是運用邏輯和科學破除虛假的「表象」(=謎面)揭露其「本質」(=謎底)的袪魅(disenchantment)過程。

  在歐美,密室推理被視為「不可能犯罪」(impossible crime)的其中一種,盛產短篇小說的美國推理作家愛德華.D.霍克(Edward D. Hoch)以山姆.霍桑醫生(Dr. Sam Hawthorne)為主角的密室推理系列短篇集的書名均會加上「不可能」(Impossible)。這源自密室是物理上不可能存在、其表象必然由魔術手法一般的方法造成的錯覺的觀念。密室(或不可能犯罪)推理因而被認為跟魔術表演有許多相似之處,差別在於前者最終會公佈具體的手法,而魔術則會保持神秘(即使大家都知道它不是真正的魔法)。

橫溝正史《本陣殺人事件》故事以新婚夫婦血染暴雪封閉的密室開場,同樣是優秀的密室推理作品!

橫溝正史《本陣殺人事件》故事以新婚夫婦血染暴雪封閉的密室開場,同樣是優秀的密室推理作品!


  本格推理是一種累積性文體,隨著作品一直推出,它們的謎團形式、詭計等元素會在推理作家和讀者的腦內「推理資料庫」中記錄在案。推理作家都要參考自己的「推理資料庫」,在創作中延伸、深化或突破舊有形式。密室推理在「累積性」方面更是尤其突出,大量推理作家和評論家為此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密室詭計分類」。

  眾多分類中最有名的是美國作家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在長篇推理小說《三口棺材》(The Three Coffins,英國版書名為The Hollow Man)裡面偵探主角菲爾博士(Dr Fell)的「密室講義」章節。只不過,日本推理翻譯家兼評論家飯城勇三在2023年出版的《密室推理指南》(密室ミステリガイド)中指出,最早的「密室詭計分類」其實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日本。早於《三口棺材》出版前一年的1934年,八重座螢四的〈鴉殺人事件的真相〉(鴉殺人事件の真相)於週刊誌《SUNDAY每日》(サンデー毎日)十一月增刊號上刊登,此作的偵探在推理過程中就已經提出八種密室手法,再運用消去法找出凶手採用的手法。

  《三口棺材》的「密室講義」雖然經典,不過內容也頗具爭議,因為菲爾博士在列舉密室詭計的過程中以其他推理小說為例,直接爆別人作品的雷,這作法在卡爾之後的人所提出的「密室詭計分類」都會盡量避免。飯城推測,卡爾這樣做是為了公開自己的「推理資料庫」,從而增進當時「推理資料庫」相對較貧乏讀者的知識。從故事結構看來,菲爾博士忽然長篇大論地討論推理小說的密室分類其實很不自然,可是如果他明知自己是在「打破第四面牆」向讀者科普的話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博士在發表講義前還有以下一段話:「因為,我們所處的情境就是一個偵探故事,我們不能欺騙讀者說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也不必為了討論偵探故事,便捏造出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在故事中追緝一個可能的疑凶,是一種最高尚的消遣娛樂,我們應該直言無隱,以此為自豪。」可見菲爾博士清楚知道自己是小說中的人物,因而《三口棺材》屬於「後設推理小說」。

東野圭吾經典惡搞系列《名偵探的守則》中,即採用後設手法,重新翻玩12款本格推理老梗!

東野圭吾經典惡搞系列《名偵探的守則》中,即採用後設手法,重新翻玩12款本格推理老梗!


  飯城在整理過去二十多人提出的「密室詭計分類」後也提出了自己的分類。他的版本結合了天城一在《密室犯罪學教程》和小森健太朗的《挪威城的密室》(ローウェル城的密室)的分類,考慮到密室手法的三個時間變量——R=真實行凶時間、S=表面上的行凶時間和Q=被害人的死亡時間,推演出以下十一種手法:

 

A:不完全密室(R=S=Q)

  1:存在可供人或物件出入的暗門的密室

  2:使用機關的密室

  3:由目擊證人的錯覺形成的密室

  4:存在凶手匿藏點的密室

 

B:完全密室

  5:意外或自殺的密室:R=Q

  6:「內出血」(延遲死亡)密室:R<Q

 

C:純密室

  I:時間偽裝(R不等於S)

    7:真實行凶時間較早的時差密室(+):R>S

    8:真實行凶時間較晚的時差密室(-):R<S

 

  II:空間偽裝(R、S和Q可以相同)

    9:行凶後把屍體(或相關物件)運入的空間差密室(+)

    10:行凶後把屍體(或相關物件)運出的空間差密室(-)

 

D:誤導密室(R、S和Q可以相同)

  11:誘使他人錯誤地判斷現場為完全密室

 

  飯城的分類中較新穎的是第十一種(誤導密室),它尤其適用於結合敘述性詭計(叙述トリック)和特殊設定推理(特殊設定ミステリ)的手法。例如在一個存在念動力的世界裡,密室殺人會變成在物理上完全可行,而把現場設計成密室將會增加念動力超能力者的嫌疑。在推理小說已經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我們不能直接沿用接近九十多年以前卡爾的分類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可借鑒《密室黃金時代的殺人》,滿符合當今讀者閱讀口味,也有條列與致敬名作
avatar-img
獨步文化的沙龍
114會員
45內容數
獨步文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不知道各位是否曾對某部作品萌生「這算推理小說嗎」的疑問? 在推理迷之間,對於一部作品是否屬於推理小說吵得面紅耳赤是家常便飯,不過有時候當出版社、書店甚至推理排行榜都將某部小說歸類至「推理小說」時,不只讀者會有疑問,甚至作者自己都可能感到意外。 那麼,它們到底算不算是推理小說呢?
Thumbnail
2025/03/14
不知道各位是否曾對某部作品萌生「這算推理小說嗎」的疑問? 在推理迷之間,對於一部作品是否屬於推理小說吵得面紅耳赤是家常便飯,不過有時候當出版社、書店甚至推理排行榜都將某部小說歸類至「推理小說」時,不只讀者會有疑問,甚至作者自己都可能感到意外。 那麼,它們到底算不算是推理小說呢?
Thumbnail
2025/01/06
推理小說乍看之下是對「濫用偶然」最有戒心的文類,凶手的犯罪計劃更必須排除可能會一切破壞整個計劃的偶然事件。可是千街指出,不少推理小說詭計其實稍有不慎就會失敗,不少凶手的計劃並未對意外「免疫」,只是剛好沒有發生而已。那麼,推理小說的讀者能接受殺人謎團中有多少巧合因素呢?
Thumbnail
2025/01/06
推理小說乍看之下是對「濫用偶然」最有戒心的文類,凶手的犯罪計劃更必須排除可能會一切破壞整個計劃的偶然事件。可是千街指出,不少推理小說詭計其實稍有不慎就會失敗,不少凶手的計劃並未對意外「免疫」,只是剛好沒有發生而已。那麼,推理小說的讀者能接受殺人謎團中有多少巧合因素呢?
Thumbnail
2024/11/18
大部分推理小說都會出現屍體。死者是誰殺(whodunit)、怎樣殺(howdunit)、為什麼要殺(whydunit)更是謎團的核心部分。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非要有屍體不可? 邏輯推理並非只能用來破解謀殺案。我們往往將偵探故事有謀殺案視為理想當然,但為何偵探小說一定要死人?且聽冒業話說從頭!
Thumbnail
2024/11/18
大部分推理小說都會出現屍體。死者是誰殺(whodunit)、怎樣殺(howdunit)、為什麼要殺(whydunit)更是謎團的核心部分。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非要有屍體不可? 邏輯推理並非只能用來破解謀殺案。我們往往將偵探故事有謀殺案視為理想當然,但為何偵探小說一定要死人?且聽冒業話說從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一通報案電話,揭開了序幕 一道道封鎖線,隔絕不了撲鼻的惡臭 一具腐爛的屍體,暗藏了多少訊息…與不為人知的真相
Thumbnail
一通報案電話,揭開了序幕 一道道封鎖線,隔絕不了撲鼻的惡臭 一具腐爛的屍體,暗藏了多少訊息…與不為人知的真相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一個傳說無人能離開的監獄—瑞莫爾司 日復一日,在暗無天日的牢房裡 有天,你聽到一個聲音: 「想逃出去嗎?你有一次機會, 不過我能確定,成功機率是0⋯⋯」
Thumbnail
一個傳說無人能離開的監獄—瑞莫爾司 日復一日,在暗無天日的牢房裡 有天,你聽到一個聲音: 「想逃出去嗎?你有一次機會, 不過我能確定,成功機率是0⋯⋯」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一名被懷疑是殺人凶手的少年的故事。他自稱受害於惡魔,但許多人質疑他的言行。故事中提及了夢境、精神病院、公寓和記者。在故事中逐漸揭露著真相。敘述者對事件的疑問和追求真相的決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一名被懷疑是殺人凶手的少年的故事。他自稱受害於惡魔,但許多人質疑他的言行。故事中提及了夢境、精神病院、公寓和記者。在故事中逐漸揭露著真相。敘述者對事件的疑問和追求真相的決心。
Thumbnail
【暴雨】是款劇情推理成分極高的密室主題遊戲,過程中需要仔細梳理人物、時間點和小細節,找到推理案件的重要節點。類似劇本殺現場蒐證的感覺有時候可能會有點不知所措,但仔細看看手上的線索,總能找到突破點。在密室中隱藏著許多小彩蛋,同時也需要玩家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才能解開隱藏的結局。
Thumbnail
【暴雨】是款劇情推理成分極高的密室主題遊戲,過程中需要仔細梳理人物、時間點和小細節,找到推理案件的重要節點。類似劇本殺現場蒐證的感覺有時候可能會有點不知所措,但仔細看看手上的線索,總能找到突破點。在密室中隱藏著許多小彩蛋,同時也需要玩家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才能解開隱藏的結局。
Thumbnail
東京地方法院對謀殺案的判例開啟了「完成密室詭計=殺人免罪的護身符」的黃金時代,重新該址改建旅館後朝聖者依然絡繹不絕。本作中的密室都有圖解輔助釐清案發現場,筆者體貼巧思進行人物插科打諢中推進劇情與設伏筆,依舊恪守諾克斯十誡與排除敘述性詭計或逸脫規律做手腳的可能性。
Thumbnail
東京地方法院對謀殺案的判例開啟了「完成密室詭計=殺人免罪的護身符」的黃金時代,重新該址改建旅館後朝聖者依然絡繹不絕。本作中的密室都有圖解輔助釐清案發現場,筆者體貼巧思進行人物插科打諢中推進劇情與設伏筆,依舊恪守諾克斯十誡與排除敘述性詭計或逸脫規律做手腳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部描述人性黑暗面 在一個立方體密室房間 如何逃脫才能存活下來 兼具恐怖 驚悚 懸疑 科幻元素 將6位身份地位專長懸殊的人 放在一個機關重重的房間 房間中有許多方格密室組成 每個密室設計都有獨特方式 結合各種機制才能通過關卡 每個人為了存活下來 是要採聯合還是只顧自己
Thumbnail
一部描述人性黑暗面 在一個立方體密室房間 如何逃脫才能存活下來 兼具恐怖 驚悚 懸疑 科幻元素 將6位身份地位專長懸殊的人 放在一個機關重重的房間 房間中有許多方格密室組成 每個密室設計都有獨特方式 結合各種機制才能通過關卡 每個人為了存活下來 是要採聯合還是只顧自己
Thumbnail
有一群囚徒,從小被關在一個深不可測的地下洞穴中,被鎖鏈拴在洞壁前。他們無法轉身,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只能從面前的牆上看到被太陽的光與洞穴裡的火炬所投射的、洞外事物的影子。
Thumbnail
有一群囚徒,從小被關在一個深不可測的地下洞穴中,被鎖鏈拴在洞壁前。他們無法轉身,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只能從面前的牆上看到被太陽的光與洞穴裡的火炬所投射的、洞外事物的影子。
Thumbnail
《迷屍克蘿伊》從兇手的潛意識去構築整個主題, 從一開始到後續的場景風格上, 表現出的是一種迷幻的感覺。 如果說這是藝術、這是美, 好像有那種說服力。
Thumbnail
《迷屍克蘿伊》從兇手的潛意識去構築整個主題, 從一開始到後續的場景風格上, 表現出的是一種迷幻的感覺。 如果說這是藝術、這是美, 好像有那種說服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