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什麼是影片幀率?

影片幀率就是指每秒鐘畫面轉換的次數,用「fps」來表示。比方說,一部電影如果是24fps,就代表每秒鐘播放24張靜態圖像,連續播放就產生動態效果。這個數字決定了畫面流暢度,是影像品質中很重要的一環。
第二部分:影片幀率高低會影響觀感嗎?觀感有何不同?
幀率高低真的會影響觀眾的感受。低幀率(例如24fps)看起來可能會有點輕微的停頓或抖動,但這種特有的感覺也讓經典電影多了一份濃厚的戲劇性和藝術風格。相對的,高幀率(像30fps、60fps)讓畫面更順、更清晰,尤其在動作場面中,觀眾看起來會覺得動作更加銳利及流暢。不過有些人反映,高幀率雖然很真實,但有時會讓畫面少了點電影感,像是過於「現實」而失去夢幻與浪漫。第三部分:經典老電影的幀率是高還是低?
講到經典老電影,大部分都是以24fps拍攝。像《公民凱恩》或《卡薩布蘭卡》這些經典作品,就是用這個幀率拍的。雖然24fps看起來比不上現代高幀率那麼順暢,但這正是它們獨有的韻味。用這種稍微「抖動」的方式呈現故事,反而增添了那段時代的特有風情。第四部分:為什麼要提高電影的幀率?
現代科技進步讓我們對影像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幀率主要有兩個好處:
一、在動作場面中,高幀率能捕捉更多細節,讓運動和追逐的鏡頭更流暢,不會有模糊或跳躍的感覺。
二、隨著4K、8K電視、VR/AR等新科技的普及,觀眾已經習慣高清而且順暢的影像效果,提高幀率可以讓整個觀影體驗更舒適、更具臨場感。不過也有人認為過高的幀率會讓電影看起來像電視劇,少了一份藝術韻味。
第五部分:如何提高影片幀率?

現代技術提供了幾種方法來提高影片幀率:
- 現場拍攝時直接提高幀率:現在有不少高幀率攝影機,可以現場用48fps、60fps甚至更高的數值拍攝,這樣拍出來的影片直接就很流暢。
- 後製插幀技術:如果原先拍攝的是24fps,可以利用先進的AI影像處理技術,在後製時插入額外幀數,讓整體播放效果變得更順,這裡我們推薦大家使用HitPaw VikPea的專業AI插幀模型,能夠將影片變得更加流暢。
- 數位轉換修復:對於經典老電影,有些團隊會先將原作數位化,再利用算法提升幀率,既保留原有風格,又能增加現代感。
總而言之,提升影片幀率可以讓影像在細節和流暢度上表現更好。雖然改變幀率可能會影響到電影原本的藝術風格,但在現代科技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這種技術調整已成為影視製作中一個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