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號:時有時無
D1:四季柵欄-神社三叉營地 (11K/6h30m)
D2:神社三叉營地-出茂安橋(14K/9h31m)
高山湖泊:嘉蘭池 給給池 神代池
神木:嘉羅神木 神代神木
神社:嘉羅神社
⛩️⛩️⛩️⛩️⛩️⛩️⛩️⛩️⛩️⛩️⛩️⛩️⛩️⛩️⛩️⛩️⛩️⛩️⛩️⛩️⛩️⛩️⛩️⛩️⛩️⛩️
位於宜蘭大同部落的嘉羅神社,神代山,神代池及神代神木,取其神字山友們稱為四神湯。
這一代山區日治時期稱為舊太平,而泰雅族語為“眠腦”,意指嘉羅山一代泰雅獵人的狩獵區域,而眠腦的意思是指一片蓊鬱森林茂密,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
這裡的環境多雨潮溼是佈滿松蘿的原始森林,而在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中有三座高山湖泊靜謐而優美加上逐漸被遺忘的加羅神社是值得細細探索及品味的地方,好久沒有造訪這麼漂亮又令人感動的路線,下山後念念不忘這次山旅。
1915年日人據此地譯為太平山(舊太平山又稱嘉羅山)並開採林業,初期設置了木馬及修羅及人力搬運厚重的木材後來才有了碰碰車及索道流籠。
早期搬運木材的方式 左照片:栂尾的之字形滑道集材。右照片:木馬及木馬路,人力搬運木馬(照片來自農業知識入口網-太平山林業及原風景一書))
太平山索道(照片來自台灣大學圖書館)
源伏地索道。1933年
而位在海拔1462M的深山裡有一座嘉羅神社(太平山神社)神社庇佑守護著當時住在山上的居名及遊客。而其下方曾設置太平駐在所,太平山小學,運動場,販賣所和可投宿的太平山俱樂部等等,林木生產極盛時期,舊太平和新太平的工作人員及眷屬設藉居住約2000多人,曾經是人來人往,忙忙碌碌熱鬧非凡的地方呢!!(資料來太平山林業-農業知識入口網)
1933太平山派出所附近全景圖(嘉羅神社在左邊,仔細看可以看到參道)
以前新舊太平曾經是觀光景點主要參觀代木業,此為當時的觀光案內也就是現在的旅遊指南(圖片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嘉羅神社(圖片來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2025的現今的嘉羅神社(嘉羅神木己倒)
這次造訪同時也發生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插曲~
第一天早上8:00起登不久在四季林道遇見來自菲律賓不會講中文的Myka,由於不尋常的下山時間,打招呼的同時她說她迷路了!!原來她從太平山入山後就迷路了,在沒有帳篷和睡袋的情況下睡在地上。聽完後冷汗直流!😱
接著她說要趕公車坐隔天飛機回菲律賓。火速交換了連絡方式,並急call接駁余先生回頭到柵欄接人送到公車站,貼心的余先生備了一份早餐給Myka吃! 台灣人真的好有愛啊啊啊!!!!
後來確認Myka安全的上車往宜蘭後,才放下心中的大石繼續我們的行程。
Myka本人~(經本人同意po 文)
好久沒有坐敞蓬接駁車,大家都笑的開心!!🤣
7:30 四季林道柵欄下車整裝~百歲團出發!!!🤣
舊太平多雨潮濕,路徑泥濘穿雨鞋是必須的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美的松蘿森林了啊~連空氣都好香啊~~
過加納富溪。
嘉羅神木叉路合影,有一隊山友往加羅湖前進。我們則往嘉蘭池前行
在後面拍照時內心不停的尖叫~~這裡好美好安靜啊~~~❤️
這趟看到很多奇形怪狀的樹,每一顆都很努力的搞怪。
像不像金剛~🤭
原本以為嘉蘭池是一灘小湖水,沒想到面積不小。 稍縱即逝的光線拍下不同色調的照片
另一個光線和角度的嘉蘭池
金線蓮
第二座湖泊-給給池 好可愛的名字,還以為很多青蛙所以取名給給🤭
一顆巨大的倒木擋住了給給的全景,張牙舞爪的樹形增加了神秘感。
另一個角落的給給池。
不曉得多雨潮濕的深山湖泊會有乾枯的時候嗎?
從給給池岔路下切回到平緩的嘉平林道
嘉平林道上的超大營地,離水源不遠約10-20分鐘路程。不過在這裡過夜要考慮到隔天的路程較遠,而且隊友說這裡沒訊號不優!🤣
離嘉平林道的超大營地約10-20分鐘便能看到正芬腳下的活水源喔。在這裡取8公升水往神社三叉路營地
神社三叉路營地腹地不大,我們當天搭5帳剛剛好,偶而能收到中華電信訊號🤣 咦~為什麼五帳? 因為我們遇到高雄來的阿儒,邀他一起搭帳比較熱鬧。
有機店買的橄欖油很好用,小小一顆加在燙好的蔬菜裡,美味可口~
每次都告訴自己不要煮太多,但果然還是煮太多了!還好阿儒幫忙吃!!不然菜尾要揹下山就糟了!🤭
D2 準備早上6點出發往嘉羅神社。
嘉羅神社
神社參道
嘉羅神社(太平山神社)參道。由四季上山的隊伍大多造訪知名的加羅湖,顯少人造訪四神湯。
參道下方還有一層層的台階地,但己雜草叢生
2025嘉羅神社現狀
神社現己搬遷到新太平,也就是現在太平山遊樂區的鎮安宮,二戰後改為奉祀鄭成功而非天照大御神。
巨大的倒木壓在神社上,在漫無人煙的深山裡等待山行者陸續造訪。
以往舊太平為觀光景點,有臺車可以坐。但今非昔比想造訪舊太平必須揹負沉重的裝備用雙腳走訪曾經繁華的聚落 。
回到營地收裝下山
嘉平林道
集水器
林道上找山頭
第二天天氣更好,心情舒暢
這條路線不怕沒水喝
過溪
這是遠古神獸嗎?
林道上聽著天上三隻大冠鷲baby般的叫聲
吊床大休
伸展疲勞的雙腳同時吃著揹了二天的可樂果補充元氣🤭
只吃可樂果當然不滿足!!
再從背包挖出蘋果和起司搭著一起吃,是我最愛的行動糧!🤣
出發前往神代山
神代山/神代池/嘉平林道叉路放包包往神代山
神代山無展望,腹地小
神代山耍寶
比人高的樹幹擋人去路
回到三叉路續往神代池
下切時,神代池現身樹林後方
神代池的土壤水草厚實,站在上面像是有彈性的水床,非常有趣。
神代池一隅
神代池與我
看別人過倒木特別開心🤭
是神代神木,今天的最後一的景點
巨大的神代神木
神代神木與紅衣小婦女
神代神木另一面
再次耍寶
從神代神木後是此路線最難的部份,無限陡下滑到厭世🤭
休息看風景
下坡下得很辛苦,膝蓋不好大腿無力的不要來!!😝
神代山西北峰
路上的布條不多,需小心找路,下切的路段很滑無踩點需注意安全。
看到大馬路了!!!
開心完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