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報價單中,「清拆工程」和「廢料處理費」看似簡單,卻是新手屋主最容易踩坑的隱藏成本!許多糾紛都源自這兩項的模糊描述。
本文用白話解析常見陷阱,教你一眼看穿報價單中的「魔鬼細節」。

一、為什麼清拆與廢料處理費容易被坑?
裝潢報價單通常分為「工程費」和「雜支費」,而清拆、廢料處理屬於雜支費,容易被屋主忽略。
但這兩項費用往往佔總預算的 10%~15% ,若未事先釐清,後續追加金額可能讓你措手不及。
二、3大常見陷阱與破解法
陷阱1️⃣ 「清拆範圍」寫得模稜兩可
- 問題:只寫「拆除舊裝潢」,卻沒註明拆到什麼程度(例如:磁磚是否含底層水泥?天花板是否拆到結構層?)。
- 後果:工人拆一半才說「報價單沒寫要拆底層」,要求加價$2萬。
- 破解:要求寫明「拆除至紅磚牆/結構層」,並附照片標註範圍。
陷阱2️⃣ 廢料處理「以車計費」卻沒寫明車型
- 問題:報價單寫「廢料清運費:$10,000/車」,但沒註明是3.5噸或5噸貨車,甚至用「小發財」分多次運送變相加價。
- 後果:原本預估2車變5車,費用暴增$30,000。
- 破解:註明貨車噸位(例如:5噸貨車$12,000/車)與預估車數,超量需提前告知。
陷阱3️⃣ 漏列「保護工程」與「垃圾暫置費」
- 問題:沒寫明「拆除時需保護電梯、樓梯」或「廢料暫放社區指定區的費用」,完工後才追加。
- 後果:社區管委會開罰$5,000清潔費,工班轉嫁給你。
- 破解:確認報價單包含「公共區域保護工程」與「社區垃圾清運規範」。
三、簽約前必問3個關鍵問題
- 「拆除後的廢料會直接運走,還是堆在工地?」
→ 若堆置工地,需確認是否影響後續工程,且堆放天數是否有限制。 - 「拆除含不含處理廢棄門窗、大型家具?」
→ 舊冷氣、鐵窗等金屬廢料通常需另付回收費。 - 「如果施工中發現石棉、廢棄管線,怎麼算費用?」
→ 有害物質處理費可能每公斤加收100 100 300,需事先約定。
四、聰明屋主這樣做:自備「清拆備忘錄」
將以下細節寫進合約附件,避免爭議:
- ✅ 拆除區域的 照片+紅線標註範圍
- ✅ 廢料車 載運次數與每日清運時間(避免違反社區規定)
- ✅ 列出 絕對不拆的部分(如保留地板、特定牆面)
五、真實案例:省下$45,000的秘訣
一位高雄屋主在簽約前多做兩件事:
- 要求工班到場評估, 當場標記拆除範圍 並寫進合約。
- 自費租用 臨時垃圾子車($8,000/週),省下多次清運費。
結果總清拆費比鄰居相同坪數案省了30%!
結語:魔鬼藏在「沒寫清楚」裡
清拆與廢料處理費的陷阱,往往來自「以為對方知道」的模糊地帶。切記: 「沒寫進合約的,當作不存在」 。簽約前花30分鐘逐項確認,就能避免完工後多花30天吵追加費用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