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車手用觀光名義抵台,並由台灣白牌司機接送到台灣各地提領詐款。

檢警查出這名外籍車手用觀光名義抵台,並到雲林及台南等地提領詐款,因她簽證期限只30天,可能在提領現金後很快離境躲避查緝,檢警上月7日發現她異常領款,即以迅雷不及掩耳,馬上通知移民署境管,隔天上午在她離境前將她攔下拘提到案,初步調查她光在雲林已共提領746萬元,檢警發現她入境後,由鍾姓白牌車司機(54歲)負責載送到斗六、斗南、大埤、西螺、北港、虎尾、麥寮等地區,持人頭帳戶金融卡提領現金。鍾姓司機坦承載揭女到處領錢,否認參與詐騙,訊後獲3萬元交保。
近年來,外籍車手案件頻傳,詐騙集團正將魔爪伸向這群外籍年輕人。這些外籍車手通常短暫停留、迅速離境,使得警方查緝難度提高。
去年彰化11個月來逮獲的車手人數則高達1000人,堪稱「車手滿街跑」,甚至有外籍人士以觀光名義來台,卻下海當車手牟利。半年來刑警大隊等單位還查獲越南、澳門、馬來西亞等外籍車手11人,警方查出這些外籍車手都先由詐騙集團吸收,利用觀光名義來台後從事車手工作,僅停留數日旋即出境避免遭逮。外籍人士充當車手比例有姿多的趨勢,值得注意。
外籍人士來台當「打工車手」,除了受到詐騙集團的高薪、輕鬆領等話術引誘外,也多半認為只是在台灣待個短短幾天,撈了錢後就搭機回國,這種「打帶跑」戰術既能賺錢、短暫觀光,還很安全,實則第一線車手只是本身不出面的詐團高層和核心幹部的「替身」,是隨時可被犧牲的「棋子」,被查獲的機率極高,雖然多數人落網後均稱只是幫忙領款或收款,不知所為違法,但事實上,絕大多數都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知所為是大有問題的工作,卻多半投機地認為,只在台灣待幾天,賺了錢就逃回家鄉,不可能馬上就被抓。車手和帳戶人頭是詐騙集團最下游,擔任最容易被逮的角色,陣亡率高,所以詐團從來沒有停止過招攬車手和人頭的動作,一批人被逮後,就換一批上陣,等到車手被抓起來刑事、民事加身後,才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