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 29 都市屋頂花園品茶刀疤老二:交易的藝術與科學平衡【交易心態與哲學思考系列⑤】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引言

交易世界中存在一個永恆的矛盾:它既是嚴謹的科學,又是直覺的藝術。許多交易者在這兩極之間搖擺不定,有些人迷信技術指標的精確性,有些人則完全依賴市場感覺的神秘力量。當我在都市頂層的空中花園與刀疤老二分享一壺靜心茶時,他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真相——卓越的交易需要在科學的分析與藝術的直覺之間取得微妙平衡。透過茶藝大師的比喻,他展示了如何將精確的方法流動的直覺融為一體,如何在嚴格的系統創造性的適應之間找到和諧點,以及如何培養這種罕見而寶貴的平衡感。本文探索交易的二元性,揭示科學與藝術如何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排斥,為交易者指引一條整合之路。

「自我提升方式,一言難盡。常常一些觀念都得到賠時才能領悟。永遠的學習、閱讀、和思考,專家意見看法永遠保持合理懷疑,非親身印證,不可當做自己的工具觀念。」—— 刀疤老二



故事開始囉~


都市的喧囂聲在七十層的高度已經變得遙遠而模糊。我站在一座豪華公寓頂層的屋頂花園中,周圍是精心修剪的盆景和盛開的花朵,遠處是城市天際線的壯麗景色。清晨的陽光柔和地照耀著這個隱蔽的綠洲。

「謝謝你接受邀請。」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刀疤老二站在一張精緻的茶桌旁,左臉上的疤痕在晨光中顯得更加明顯。自從上次在古老圖書館的對談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這是你的地方?」我驚訝地問道,環顧著這個精心設計的空中花園。

他微笑著搖頭:「只是一位老友的住所,他允許我偶爾在這裡沉思和品茶。」他示意我在茶桌旁坐下,「今天我想邀請你體驗一次特別的品茶,並藉此談談交易的一個核心主題。」

茶桌上擺放著精美的茶具:一把紫砂壺、幾只白瓷杯、一個公道杯,還有各種輔助工具,旁邊是幾罐不同的茶葉。

「最近我注意到你在交易上遇到了瓶頸」他開始準備茶具,動作精準而流暢,「不是因為缺乏知識或經驗,而是陷入了一種兩難困境。」

我驚訝於他對我狀況的了解:「確實如此。我發現自己系統化交易直覺交易之間徘徊。有時候嚴格遵循系統感覺太機械,錯過了市場的微妙變化;但完全依靠直覺又感覺太主觀,缺乏紀律。」

「這是每個認真交易者都會面臨的掙扎」他點頭,一邊將熱水倒入紫砂壺中溫壺,「交易同時是科學與藝術,而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是邁向高階交易的必經之路。」

他輕輕倒掉溫壺水,然後從一個木質茶罐中取出茶葉,放入壺中。我注意到他的每個動作既精確又自然,既有明確的順序又充滿流動的優雅。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交易者擁有所有技術知識,卻始終無法取得穩定的成績?」他問道,同時將沸水沿著壺壁緩緩注入。

「因為他們可能過於依賴技術分析,忽視了市場的不可預測性?」我嘗試回答。

「部分正確」他蓋上壺蓋,「但更深層的原因是他們將交易視為純粹的科學認為只要掌握足夠的數據和指標,就能準確預測市場。這就像一個人掌握了所有泡茶的知識和工具,卻從未理解水與茶葉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

他沖泡第一壺茶,然後將其倒入公道杯,最後分入兩個小杯中。「這是第一泡,請品嚐。」

我小心地啜飲著,感受到一種清爽而複雜的滋味在口中綻放。

「另一方面」他繼續說,「有些交易者完全依賴直覺和感覺,認為市場是一種無法用理性分析的藝術。他們像即興音樂家一樣交易,有時候確實能捕捉到市場的節奏,但往往缺乏一致性和可重複性。」

他開始準備第二泡茶,這次他的動作略有不同,水溫似乎更高,浸泡時間更短。「交易的科學面向提供了結構紀律,而藝術面向提供了適應性和創造力。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

第二泡茶的味道明顯不同,更加濃郁且帶有一種深沉的甜味。

「注意到這兩泡茶的區別了嗎?」他問道。

我點頭:「第二泡更濃烈,層次感也更豐富。」

「這正是因為我調整了水溫、浸泡時間和注水方式,」他解釋道,「這些是可測量的科學參數。但決定何時何地做這些調整,則需要經驗和直覺,這是藝術的部分。」

他將紫砂壺放在手中輕輕旋轉,讓餘溫均勻散佈:「最好的茶藝大師既了解茶葉的科學知識,又擁有對每一泡茶的直覺感知。他們不會囿於固定的配方,而是根據當下的茶葉狀態、水質、天氣甚至自己的心情做出微調。這正是交易藝術與科學平衡的絕佳隱喻。」

遠處的城市漸漸甦醒,陽光開始變得更加明亮,花園中的露珠在晨光中閃爍。

「那麼,如何才能在交易中達到這種平衡呢?」我問道,真誠地希望能找到這個困擾我已久的問題的答案。

刀疤老二開始準備第三泡茶,這次他的動作既快又慢,某些步驟迅速而精確,某些步驟則緩慢而專注。

「第一步是理解交易的雙重本質」他說,「在市場中,既有可量化的模式——這是科學的領域;也有無法完全量化人類行為和情緒——這是藝術的領域。接受這種二元性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建立一個堅實的科學基礎——交易系統。這個系統應該基於可驗證的模式明確的規則,包括進場標準出場條件風險管理參數等。這為你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框架。」

「第三步是培養市場直覺,這來自於深度的市場浸潤和有意識的觀察。直覺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無數市場觀察在潛意識中的結晶。通過長時間關注市場脈動情緒變化和結構轉換,你會開始『感知市場,而不僅僅是『分析』市場。」

他將第三泡茶分入杯中,這次的茶色澄澈,香氣更加複雜。

「第四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學會整合。你的系統是骨架,你的直覺是血肉。有時候,你的系統會給出一個信號,但你的直覺告訴你現在不是時候——學會辨別什麼時候遵循系統,什麼時候傾聽直覺,這需要經驗和自我認知。」

我品嚐著第三泡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和諧感:「但這種整合聽起來幾乎是一種藝術本身。」

「確實如此」他微笑著,「這是一門元藝術——關於如何平衡藝術與科學的藝術。就像茶道,最終不只是關於泡茶的技術,更是關於心態和意識的轉變。」

他放下茶杯,從茶桌下取出一個小本子,翻開其中一頁:「我曾經記錄過一些最優秀交易者的共同特質,發現他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這種平衡:」

「他們使用系統來控制風險和維持紀律,但允許直覺在特定條件下調整或覆蓋系統。」

「他們將市場數據視為概率信號而非確定性預測,明白科學有其極限。」

「他們視每次交易為一個學習實驗,同時關注可量化的結果難以量化的洞察。」

「他們既重視回測數據,又密切關注當下市場的獨特脈絡。」

「最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市場同時在多個時間框架、多個維度上運行,需要整合性思維而非線性思維。」

第四泡茶的準備過程中,我注意到他幾乎沒有刻意思考每個步驟,整個過程自然流暢,卻又精準無誤。

「你知道茶道大師如何判斷一個學徒何時真正掌握了茶藝嗎?」他問道。

我搖頭。

「不是當學徒能夠精確地遵循每一個步驟,而是當他在遵循這些步驟的同時,能夠完全忘記步驟本身,達到一種無為而為的境界。這時,科學與藝術已經融為一體,不再是分離的實體。」

他將第四泡茶倒入杯中,這次的茶已經變得較淡,但有一種沉靜的甘甜。

「在交易中也是如此。最終的目標不是在科學和藝術之間掙扎,而是讓兩者自然融合,達到一種『交易道』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中,系統的執行變得如呼吸一般自然,市場的感知變得如視覺一般直接。」

「這聽起來幾乎是一種精神修行」我評論道。

「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他點頭,「事實上,東方哲學中的『中道』概念與此高度相關。不是走極端,而是尋找平衡;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既此又彼。」

「但實際上,如何培養這種平衡感呢?」我追問,希望得到一些具體指導。

他放下茶壺,認真地看著我:「我建議從三個實踐開始。」

「首先,『雙軌記錄』——在交易日誌中不僅記錄客觀數據,如進場點、出場點、盈虧等,還要記錄你的感受、直覺和市場氛圍的感知。長期堅持這樣的記錄,你會發現自己的直覺模式和盲點。」

「其次,『意識性實驗』——偶爾進行小倉位的試驗性交易,一部分嚴格遵循系統,另一部分遵循直覺。比較結果,不是為了證明哪個更好,而是為了理解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

「第三,『反向思考訓練』——當你傾向於依賴系統時,挑戰自己思考直覺當你傾向於依賴直覺時,挑戰自己回歸系統思維。這種思維柔韌性是平衡的核心。」

他開始收拾茶具,動作輕柔而精準:「平衡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就像泡茶,每一泡都是獨特的,每次都需要微調,永遠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次體驗。」

陽光已經完全照亮了花園,城市的輪廓在清晨的光線中顯得格外清晰。

「還有一個關鍵點」他在最後補充道,「平衡並不意味著永遠處於中間地帶。有時候,情況需要你更多地傾向科學,比如在高波動性高風險的市場環境中有時候,情況需要你更多地傾向藝術,比如在市場轉折點非常規事件發生時。真正的平衡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

他將一片未使用的茶葉放在我手中:「看這片茶葉。它既是一個精確的生物學實體,有著可測量的成分和特性——這是科學;又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媒介,能夠創造無數不同的體驗——這是藝術。交易者也應該如此看待市場。」

我們站起身,走向花園邊緣,俯瞰整座城市。

最優秀的交易者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藝術家一樣感知,像工程師一樣執行,像哲學家一樣反思」他望著遠方說道,「在任何單一維度上的極致都不如在所有維度上的平衡。」

「這似乎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我感慨道。

「是的,但也是最有價值的道路,」他微笑著,「因為這不僅能使你成為更好的交易者,還能使你成為一個更全面的人。交易最終不僅是關於市場,更是關於自我。」

我們在晨光中靜默地站立了一會兒,讓這次對談的智慧沉澱。當我準備離開時,刀疤老二遞給我一個小盒子。

「這是今天我們品嚐的茶」他說,「當你想起今天的對話時,泡一杯,體會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離開那座高樓時,我感到一種新的視角開始在我心中形成。過去幾個月,我一直將交易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視為對立的力量,不得不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現在我明白,真正的挑戰不是選擇其一,而是將兩者融合為一個更高層次的整體。

在接下來的幾週裡,我開始實踐刀疤老二建議的三個方法。我的交易日誌不再只是冰冷的數據集合,而是增添了對市場感受和直覺的描述。我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實驗,比較系統驅動和直覺驅動的交易結果。最具挑戰性的是反向思考訓練——當我本能地想要依賴系統時,強迫自己考慮直覺因素;當我感到強烈的直覺時,回過頭來檢視系統數據。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開始發展出一種新的交易感覺——不再是科學與藝術的拉鋸戰,而是兩者的和諧共舞。我的系統為我提供了穩定的框架,而我的直覺則在這個框架內找到了表達的空間。最驚人的是,我開始注意到過去被我忽略的市場微妙變化,同時保持著系統性思維的紀律。

有一天晚上,我泡了一杯刀疤老二送給我的茶,望著窗外的城市燈光,突然意識到這場關於交易藝術與科學平衡的對談,實際上揭示了一個更廣闊的真理——關於如何在各種二元性中尋找平衡,無論是工作與生活、理性與情感、還是計劃與即興。這種整合思維不僅改變了我的交易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交易者省思:五點核心啟示


  1. 交易的二元本質:交易同時具有科學與藝術的特性,科學面向提供系統和紀律,藝術面向提供適應性和創造力。認識並接受這種二元性是進階交易的第一步。
  2. 整合而非選擇:成功不在於選擇科學或藝術,而在於整合兩者。最佳策略是建立科學基礎(交易系統),同時培養藝術敏感度(市場直覺),讓兩者相互補充。
  3. 動態平衡的智慧:真正的平衡不是靜態的中間立場,而是根據市場環境動態調整科學與藝術的比重。高風險環境可能需要更多的系統性,轉折點可能需要更多的直覺力。
  4. 培養平衡的三種實踐雙軌記錄(同時記錄數據和感受)、意識性實驗(比較系統交易和直覺交易)、反向思考訓練(挑戰主導思維模式)是發展整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5. 超越技術的融合:最高境界的交易是當科學與藝術不再被感知為分離的元素,而是融為一體,形成一種「交易道」,在這個境界中,系統執行變得自然而然,市場感知變得直接而清晰。




心得後記:專業顧問視角


作為財務規劃顧問,我發現交易藝術與科學的平衡區分一般投資者與市場大師的關鍵因素之一。刀疤老二關於這一主題的深刻見解,揭示了成功交易並非單純依賴精確計算或純粹直覺,而是兩者的有機融合。在多年的顧問實踐中,我觀察到一個現象:過於偏向任何一端的投資者往往表現不佳—純粹的「科學派」在市場變化面前缺乏適應性,而純粹的「藝術派」則難以建立可持續的系統。

文中提出的「科學基礎、藝術表達」框架極具實用價值。研究顯示,最成功的投資決策通常源於堅實的數據分析基礎,但最終的執行卻需要個人風格的詮釋與應用。我特別認同「經驗與直覺」部分對模式識別能力的討論。在專業投資領域,真正的直覺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成千上萬小時的市場觀察與實踐,這與音樂家或運動員的「身體記憶」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融合之道」的四項實踐建議尤為寶貴。數據表明,那些能夠建立具有個人特色又兼具系統化特點的交易方法的投資者,其長期表現往往遠超單純依賴公式或感覺的投資者。刀疤老二關於交易系統的「彈性調適」觀點特別深刻—真正成熟的交易系統應該像有機生命體而非機械裝置,能夠根據市場環境靈活調整。最終,交易藝術與科學的平衡不是一個固定點,而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不斷的自我觀察、調整和成長。




下篇文章預告~


太陽漸漸西沉,屋頂花園的燈光開始點亮。我與刀疤老二告別,他關於交易藝術與科學平衡的見解讓我對自己的交易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真正的交易大師既是科學家,精確分析數據和遵循系統;又是藝術家,傾聽直覺和表達個人風格。兩者的融合,而非對立,才是最高境界。

然而,隨著我對交易認識的不斷深入,一個與時代緊密相關的問題開始浮現:在這個由算法人工智能高頻交易主導的數位時代,那些傳統的交易智慧是否仍然適用?技術的巨變是否改變了市場的基本規則,或者說有些核心真理是永恆不變的?

這個關於傳統智慧與現代技術碰撞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一個關於金融科技的研討會。會後,我決定在會場附近的一家現代化咖啡廳休息片刻。這家咖啡廳以其先進的數位點餐系統和未來主義的裝潢風格聞名。當我正通過平板電腦瀏覽菜單時,驚訝地發現刀疤老二就坐在不遠處,正專注地觀看他平板電腦上的實時市場數據。在那充滿科技感的環境中,伴隨著電子音樂和不斷更新的數位顯示屏,我們將探討科技變革中的不變交易真理,尋找那些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恆久有效的市場法則。




風險提醒:本文所述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必要時咨詢專業財務顧問。市場瞬息萬變,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
1.8K會員
395內容數
歡迎你來到Rex大叔的168台股投資教室,我是一個在金融業界從事多年實務工作者,恭逢其盛台股美麗的二十年,看到了許多賺錢賠錢機會與故事,也經歷了很多投資交易的經驗,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自己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歡迎你走進我的投資分享世界,探索與學習屬於你自己未來投資路上更多的成長養分,讓我們走吧!一起開心輕鬆學習~^_^
2025/06/28
知識的傳遞有快慢之分,但智慧的傳承卻需要經歷時間的沉澱與淬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交易者常常被淹沒在無數的指標、策略和理論中,卻忽略了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永恆智慧。當我意外地在一座古老圖書館的密室中遇見刀疤老二,我們展開了一場關於交易智慧傳承的深刻對談。
Thumbnail
2025/06/28
知識的傳遞有快慢之分,但智慧的傳承卻需要經歷時間的沉澱與淬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交易者常常被淹沒在無數的指標、策略和理論中,卻忽略了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永恆智慧。當我意外地在一座古老圖書館的密室中遇見刀疤老二,我們展開了一場關於交易智慧傳承的深刻對談。
Thumbnail
2025/06/28
交易之路往往是一條孤獨前行的旅程,沒有固定的路標,沒有可靠的同伴,只有自己的判斷與決心作為指引。本文講述了我在一場荒漠公路旅行中意外搭到刀疤老二的經歷,以及那場關於交易孤獨與堅持的深度對話。在無人的荒漠中,遠離市場的喧囂,我們探討了為何大多數交易者難以長期生存、如何在市場的孤獨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6/28
交易之路往往是一條孤獨前行的旅程,沒有固定的路標,沒有可靠的同伴,只有自己的判斷與決心作為指引。本文講述了我在一場荒漠公路旅行中意外搭到刀疤老二的經歷,以及那場關於交易孤獨與堅持的深度對話。在無人的荒漠中,遠離市場的喧囂,我們探討了為何大多數交易者難以長期生存、如何在市場的孤獨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6/28
交易路上,失敗如影隨形,卻鮮有人談論如何從失敗中真正痊癒。當我得知刀疤老二突然住院的消息時,原本只是前去探望,卻意外迎來一場關於交易失敗、自我療愈與重生的深刻對話。透過一本「失敗剖析日記」和五個療愈階段,刀疤老二揭示了將交易挫折轉化為成長動力的秘密。
Thumbnail
2025/06/28
交易路上,失敗如影隨形,卻鮮有人談論如何從失敗中真正痊癒。當我得知刀疤老二突然住院的消息時,原本只是前去探望,卻意外迎來一場關於交易失敗、自我療愈與重生的深刻對話。透過一本「失敗剖析日記」和五個療愈階段,刀疤老二揭示了將交易挫折轉化為成長動力的秘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項目但執行上來需要層層的方案模式 最近筆者參加了許多教師研習,包括2022年參加的《書店老闆》第一季及2023年的第二季,今年則進入了第三季。這次講座的主要書籍是《好男人病毒:解除好人毒素脫離單身苦海》和《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看完後,筆者以賽局思考來反思其中的內容。 印象深刻的是,筆者
Thumbnail
前言:這是期貨天才操盤手-王醫師多年前的演講稿,內容雖然樸實無華,但其實是大道至簡,因為我自己也是聽了幾百遍後,我覺得對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有莫大的幫助,而且我也想將字幕補上,讓各位可以更方便學習,王醫師有說過,這套心法適用於大部分的技術分析,搭配使用,威力無限,請各位大大好好服用~ htt
Thumbnail
前言:這是期貨天才操盤手-王醫師多年前的演講稿,內容雖然樸實無華,但其實是大道至簡,因為我自己也是聽了幾百遍後,我覺得對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有莫大的幫助,而且我也想將字幕補上,讓各位可以更方便學習,王醫師有說過,這套心法適用於大部分的技術分析,搭配使用,威力無限,請各位大大好好服用~ htt
Thumbnail
前幾個篇章已大致講完技術分析的原理,本篇是前篇的延伸,當我們觀察趨勢中的壓力與支撐時,如果出現特定結構的型態,此時是技術線型發出的強烈訊號,必須好好重視。有哪三種型態是.......
Thumbnail
前幾個篇章已大致講完技術分析的原理,本篇是前篇的延伸,當我們觀察趨勢中的壓力與支撐時,如果出現特定結構的型態,此時是技術線型發出的強烈訊號,必須好好重視。有哪三種型態是.......
Thumbnail
期貨市場的心靈交易不只侷限於技術的運用,更多的來自於心理層面的訓練。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心靈交易的內容以及交易者在不同階段所需具備的性格特點,透過改善性格和培養自控力,以達到市場上的最高境界。
Thumbnail
期貨市場的心靈交易不只侷限於技術的運用,更多的來自於心理層面的訓練。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心靈交易的內容以及交易者在不同階段所需具備的性格特點,透過改善性格和培養自控力,以達到市場上的最高境界。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賺錢,再自然不過(Trading in the Zone)-(作者:馬克 道格拉斯)- 24.04.16 *交易市場一場風險與機率的遊戲,由五個基本事實所組成: 1.市場當中,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市場的本質就是不確定, 我們無法確定股票買進後一定會漲或跌,買進的理由 只是因為賺錢的機率比較高。
Thumbnail
賺錢,再自然不過(Trading in the Zone)-(作者:馬克 道格拉斯)- 24.04.16 *交易市場一場風險與機率的遊戲,由五個基本事實所組成: 1.市場當中,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市場的本質就是不確定, 我們無法確定股票買進後一定會漲或跌,買進的理由 只是因為賺錢的機率比較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如何認識交易的本質,並分析不同心態對交易的影響。討論了貪小便宜的心態,合理與不合理要求的交易後果,以及提出拒絕合作的止損心態。最終強調擁有正確的價值交流心態對於創業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如何認識交易的本質,並分析不同心態對交易的影響。討論了貪小便宜的心態,合理與不合理要求的交易後果,以及提出拒絕合作的止損心態。最終強調擁有正確的價值交流心態對於創業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Thumbnail
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Thumbnail
投資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我們都希望能夠預測市場的走勢,並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是,投資的不確定性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我們不能完全控制市場的變化,也不能保證我們的預測都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投資中保持謙虛和彈性呢?
Thumbnail
投資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我們都希望能夠預測市場的走勢,並獲得豐厚的回報。但是,投資的不確定性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我們不能完全控制市場的變化,也不能保證我們的預測都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投資中保持謙虛和彈性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