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索01

行走中的思索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年喜歡和老婆爬郊山,行走中隨手記錄的一些想法,沒什麼特定主題,就先放到這邊,也許你正好也需要。


1. 生活要慢,做事要快

慢下來,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是「自己的」——吃一頓飯、散一段步、聽一場風聲,都是生活的厚度。

但做事的節奏不該拖延,在對的方向上,快快完成,才有餘裕留給那些真正想過的日子。

慢,是質感;快,是效率。兩者都重要。


2. 心靈平靜,不打擾自己也不困擾他人

真正的平靜不是外表沉默,而是內心有底。

這樣的人,會把精力用在該用的地方,重要的事情不拖延,日常的生活不催促——慢慢過、穩穩走,才能安然自在。


3. 世界不會為誰改變,但我們可以調整看世界的角度

與其不斷抱怨環境,不如訓練自己用兩種方式面對它:

一是接納,接受世界的複雜與原貌;

二是改造,用行動與信念一點一點建立自己想活著的樣子。

主動調整自己,是一種柔軟卻強大的力量。


4. 讓人感到被理解,是最高段的溝通

我越來越相信,有效率的溝通,不是講話快、說得多,而是讓對方感受到你有用心在聽。

不臆測、不僵化、不固執、不以自我為中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修行。

但只要做到這一點,你會發現:誤會變少了,對話變順了,你也能更快回到自己想過的生活節奏裡。


結語|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節奏

這些話,也許談不上是什麼大道理,但對我來說,是一種日常的指北針。

如果你也正在尋找一種「不焦慮又不鬆散」的狀態,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練習: 做事有方向,生活有餘裕;心靈有根,人際有界線。

raw-image

(原文,黃同慶2024.05.01)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14會員
143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體驗教育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同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文章以「酸鄰」為主題,描繪那些表面認識你、實則背後冷嘲熱諷的人,並探討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透過具體特徵與因應建議,提醒讀者學會劃清界線、建立心理防線,與真正理解與支持你的人同行,遠離有毒關係,守護內在平靜。
這篇文章從一個教育群組內部的實際衝突事件出發,反思「言論自由」是否真能無條件適用於所有公共空間。作者論證了三個關鍵觀點: 自由需要節制,尊重他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表現。 社群的核心是信任與安全,而非表態與鬥爭。 敏感議題的討論需要建立在成熟的對話能力與時機判斷之上。
作者真實人生的告白與奮鬥史,描繪他從十六歲踏入工地、以雙手開創人生的過程。面對社會的偏見與誤解,他沒有怨懟,而是用行動證明價值。他從泥水師傅、軍中榮譽士官、銷售高手到企業經營者,一路走來靠實力,展現出「做自己,也能驕傲」的生命態度。
本篇文章以「酸鄰」為主題,描繪那些表面認識你、實則背後冷嘲熱諷的人,並探討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透過具體特徵與因應建議,提醒讀者學會劃清界線、建立心理防線,與真正理解與支持你的人同行,遠離有毒關係,守護內在平靜。
這篇文章從一個教育群組內部的實際衝突事件出發,反思「言論自由」是否真能無條件適用於所有公共空間。作者論證了三個關鍵觀點: 自由需要節制,尊重他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表現。 社群的核心是信任與安全,而非表態與鬥爭。 敏感議題的討論需要建立在成熟的對話能力與時機判斷之上。
作者真實人生的告白與奮鬥史,描繪他從十六歲踏入工地、以雙手開創人生的過程。面對社會的偏見與誤解,他沒有怨懟,而是用行動證明價值。他從泥水師傅、軍中榮譽士官、銷售高手到企業經營者,一路走來靠實力,展現出「做自己,也能驕傲」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