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組織陷入唯上討好的文化

如何避免組織陷入唯上討好的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文章寫到身為下級怎麼向上報憂,也提醒身為領導者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課堂上就有位學生分享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的經驗,總經理在會議上分享某本書非常好,結果那本書就被列為全公司指定讀物,還規定員工要寫讀書報告,那位總經理喜歡慢跑,結果全公司都跟著下載同款跑步APP,還搞了個線上分享,搞得員工苦不堪言還要勉強配合,學生問我身為總經理難道不能分享個人喜好?又怎樣避免因為下屬的揣摩上意而帶偏組織文化?


首先要避免下屬揣摩上意討好上司可能是條錯誤路徑,因為人類的本性總是趨利避害追隨強者,正因為有這個認知,領導者就不能讓自己沉迷在掌聲之中,以為全體鼓掌舉手同意就是好點子,更不能依照自己的好惡來對人事做出獎懲,宋神宗有一次生氣的對副宰相章惇 說「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惇也直接回宋神宗:「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 」,歷史也證明總想做快意事聽不進勸諫的領導者常常是亡國之君,總經理既然是公司最高層管理者,他就要主動找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自己頭上,時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總經理如何避免組織陷入唯上討好的文化,這些年我收集四個有效的做法和大家分享:


一、防微杜漸:

學員待過的國營企業總經理,並沒有阻止員工安裝跑步APP,也讓眾人寫了讀書心得,我想以後這種為了討好他而搞出的事情只會多不會少,領導者沒覺察或容許媚上欺下的行為發生,就是再給員工持續傳遞一種信號,一種領導者愚昧自大的信號,這會讓務實有理想的員工心灰意冷,逢迎拍馬的員工迅速增加,組織績效將蕩然無存。


二、廣開言路:

上篇文章講到不要遷怒於報告壞消息的員工「勿斬信使」,領導者還要鼓勵提出不同想法的員工,要知道有更多元的想法更能幫助產生好的決策,而創新也常在多元思維中產生,若因言論想法不同而懲罰下屬,將導致員工不敢提出不同意見,這樣組織將會失去創新性。


三、設置諍臣:

「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如果一個國家有敢於諫諍的臣子,這個國家就不會衰亡,身為最高層的管理者,已經沒什麼人會反抗你的意見,那自己就要去找不同意見聽,用現代網路用語就是「求罵醒」,批評的聲音不一定正確,但沒能聽進批評的聲音,還反過來批評批評他的人,這不是一位領導者應有的作為。


四、績效導向:

領導者要盡量以績效而非人際關係來設定獎懲機制,我遇過一家企業用投票來評選績優人員,結果又發現投票過程有人舞弊,搞得人仰馬翻差點收不了場,主觀的事情用主觀的方式決定,客觀的事情用客觀的工具產出,目標是客觀的而人際關係是主觀的,公司的管理盡量客觀法治而不走主觀人治,這才是科學管理的精神。


當上總經理後,就意味著能批評你給你建議的人越來越少,要跟你提出反對意見前,對方都會衡量值不值得,所以更要珍惜這些反對意見,而誇讚你支持你的人會越來越多,這反倒可能是蜜糖般的陷阱,真誠的誇讚領導者要謙卑接受,但拍馬屁型的討好行為則需要制止。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15會員
167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同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員工離職究竟是損失還是轉機?本篇回應一位主管的提問,深入探討資深員工價值、離職責任歸屬與管理者該承擔的角色。離職損失不只看年資,更關乎貢獻與管理策略。學會辨析真因,才是真正的領導力修煉。
馬斯克點出領導最大挑戰:「建立能說真話的反饋系統」。本篇從他的一句話出發,探討領導者如何打造真正開放、坦誠與長久運作的組織反饋文化。不是靠英明決策長久,而是靠制度防錯、集體進化。
三十歲的職涯焦慮,該堅守穩定現狀,還是勇敢跳槽挑戰?一位畢業生的諮詢,引出對職業倦怠、自我成長與長期目標的深刻思辨。本篇分享實用評估法,幫助你在人生關卡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員工離職究竟是損失還是轉機?本篇回應一位主管的提問,深入探討資深員工價值、離職責任歸屬與管理者該承擔的角色。離職損失不只看年資,更關乎貢獻與管理策略。學會辨析真因,才是真正的領導力修煉。
馬斯克點出領導最大挑戰:「建立能說真話的反饋系統」。本篇從他的一句話出發,探討領導者如何打造真正開放、坦誠與長久運作的組織反饋文化。不是靠英明決策長久,而是靠制度防錯、集體進化。
三十歲的職涯焦慮,該堅守穩定現狀,還是勇敢跳槽挑戰?一位畢業生的諮詢,引出對職業倦怠、自我成長與長期目標的深刻思辨。本篇分享實用評估法,幫助你在人生關卡做出不後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