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少數存活到二戰結束後的重巡 - 青葉號重巡洋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日本重型巡洋艦青葉號

日本重型巡洋艦青葉號


青葉號(IJN Aoba)是日本帝國海軍青葉級重型巡洋艦的首艦。青葉號於1926年下水,並於1938-40年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改造,最初作為巡邏艇使用,主要在中國沿海巡邏,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服役。經過多次嚴重損壞和修復,她最終因轟炸而癱瘓,於1945年4月她被一枚 2,000 磅(910公斤)的炸彈擊中,導致該艦沉沒。


該艦以位於京都舞鶴後方的青葉山火山命名,於1945年11月20日正式從海軍名單中除名,其殘骸於1946-47年進行拆解。


▪︎船艦資訊


排水量:10255噸(標準);10822噸(滿載)

:185.17米

:17.5米

吃水:5.71→5.66米

動力:104200匹

裝置:12 x 呂號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2 x 同型優煤混燒鍋爐(後拆除);4 x 三菱帕森斯式變速蒸汽渦輪機;4 x 推進器

航速:33.43節

航程:8224海浬/14節

編製:657人

武器(竣工)3 × 雙聯裝200mm 艦炮;4 × 單裝120mm高射砲;6 x 雙聯裝610mm魚雷;24 x 八年式魚雷;2 x 留式7.7mm機槍

(最終)3 × 203mm連裝砲;4 × 單裝120mm高射砲;2 x 四聯裝610mm魚雷;16 x 九三式氧氣魚雷;4 x 25mm連裝機槍;2 x 13mm連裝機槍 裝甲:舷側主裝甲帶76mm;水平32-35mm;主砲25mm

艦載機:2架水上偵察機

其它:彈射器


青葉號二戰識別圖

青葉號二戰識別圖


|背景和設計

青葉號和她的姊妹艦衣笠號最初計劃作為古鷹級重型巡洋艦的第三艘和第四艘艦。然而,古鷹級的設計問題導致其進行了修改,包括安裝雙砲塔和飛機彈射器。這些修改讓原本就頭重腳輕的設計更加沉重,引發穩定性問題。儘管如此,青葉號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她的排水量為8,300噸(標準排水量,最終排水量為9,000噸),長185.17公尺(607英尺6英吋),主砲為六門 20 公分/50 第三型艦炮,分佈在三座雙聯裝砲塔中,兩於船頭,一座位於船尾。

|服役生涯

▪︎早期職業生涯

青葉號於1927年9月20日在長崎三菱造船廠竣工,並被分配至第五巡洋戰隊直至1933年,此後被分配至第六巡洋戰隊和第七巡洋戰隊,在其大部分服役期間均作為旗艦。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她經常被派往中國沿海巡邏。1938年至1940年間,青葉號在佐世保海軍船廠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改造,配備了新的魚雷發射管、增強型高射砲、改進了火力控制系統並配備了更好的飛機設施。她的艦橋被重建,船體上增加了結構,以解決額外的重量並提高穩定性。1940年10月重新服役後,青葉號返回第六巡洋戰隊。

▪︎太平洋戰爭初期

1941年,青葉號成為後藤有朋海軍少將的旗艦,隸屬於第一艦隊,由高須史郎海軍中將全面指揮。第六巡洋戰隊由青葉號、衣笠號、古鷹號加古號組成。珍珠港事件發生時,第六巡洋戰隊正在參與入侵關島的行動,隨後又參與了第二次入侵威克島的行動。


碧藍航線 青葉

碧藍航線 青葉

▪︎珊瑚海戰役

在珊瑚海戰役中,第六巡洋戰隊離開肖特蘭並在海上與輕型航空母艦翔鳳號會合。1942年5月7日上午11點,祥鳳號在塔古利島北部遭到來自美國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的 93 架 SBD 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 TBD 毀滅者魚雷轟炸機的襲擊並沉沒。 第二天,即1942年5月8日,來自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的 46 架 SBD、21 架 TBD 和 15 架 F4F 野貓戰鬥機嚴重損壞了航空母艦翔鶴號的飛行甲板,迫使其撤退。古鷹號衣笠號在戰鬥中沒有受損,護送翔鶴號返回特魯克。加古號青葉號繼續掩護撤退的莫爾茲比港入侵船隊。 5月9日在肖特蘭加油後,青葉號於1942年5月22日返回吳海軍工廠進行維修,並於1942年6月23日返回特魯克,然後從特魯克前往聖伊莎貝爾島的雷卡塔灣,並在那裡執行巡邏任務直至7月。 1942年7月14日,日本海軍進行大規模改組,青葉號被分配到新成立的第八艦隊,由海軍中將三川軍一指揮,負責在所羅門群島、新不列顛島和新愛爾蘭島附近巡邏。


▪︎薩沃島海戰

1942年8月7日,一架來自青葉號的愛知 E13A 1「傑克」型水上飛機在圖拉吉附近的倫加角附近發現了「一艘戰艦、一艘輔助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七艘驅逐艦和十五艘運輸艦」的艦隊正在航行。 在1942年8月9日的薩沃島戰役中,第六巡洋艦隊連同鳥海號、輕巡洋艦天龍號夕張號以及驅逐艦夕凪號與盟軍展開了夜間炮火和魚雷攻擊。大約 23:00,鳥海號、古鷹號加古號均起飛了偵察水上飛機。盤旋的水上飛機投下照明彈,照亮目標,所有日本艦艇都開火。巡洋艦美國海軍阿斯托利亞號、昆西號、文森斯號和澳洲皇家海軍坎培拉號被擊沉。巡洋艦「芝加哥號」、 驅逐艦 「拉爾夫·塔爾博特號」和「帕特森號」也受損。日方方面,鳥海號被擊中三次,衣笠號被擊中兩次,青葉號被擊中一次;古鷹號沒有受到任何損傷。當第六巡洋艦隊撤退至卡維恩時,加古號被美國 S-44 潛艇擊沉,但青葉號逃脫,沒有進一步的傷害。在8月剩餘的時間和9月,青葉號和第六巡洋艦隊為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執行「東京急行」任務,以增援艦隊提供掩護。


青葉號,埃斯佩蘭斯角海戰後,在布干維爾布因附近拍攝

青葉號,埃斯佩蘭斯角海戰後,在布干維爾布因附近拍攝

▪︎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1942年10月11日,在埃斯佩蘭斯角海戰中,第六巡洋艦隊的巡洋艦(青葉號、古鷹號衣笠號)和驅逐艦(吹雪號初雪號)離開肖特蘭,為砲擊瓜達爾卡納爾島亨德森機場的增援部隊提供掩護。兩架美國 OS2U 翠鳥偵察機發現艦隊正以30節(56公里/小時)的速度沿著新喬治亞海峽方向駛來。 收到警報後,裝備雷達的美國巡洋艦舊金山號 、博伊西號、鹽湖城號海倫娜號以及五艘驅逐艦繞過瓜達爾卡納爾島末端,封鎖了薩沃灣的入口。 22時35分,海倫娜號的雷達發現了日本艦隊,美軍成功越過日本的「T」字線海域防衛。雙方艦隊都開火了,但後藤將軍認為他受到了友軍的砲火攻擊,於是下令艦隊轉向180度,使他的每艘艦隻都暴露在美國艦隊的舷側火力之下。隨後古鷹號被擊沉,青葉號被多達四十枚 6 英吋(152毫米)和 8 英吋(203毫米)砲彈擊中。橋樑被毀,2號砲塔被擊毀,3號砲塔被摧毀。其他爆炸也導致青葉號的四台動力鍋爐停止運作。後藤海軍大將身受重傷,其他 80 名船員陣亡。在肖特蘭進行臨時維修後,青葉號於10月15日緩慢的返回特魯克,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親自檢查了損壞情況並命令該船返回日本。


|後期服役

青葉號於10月22日返回吳市。在維修期間,受損的3號砲塔被鋼板覆蓋,並在其位置安裝了九六式三聯裝25毫米高射砲。1943年2月24日,青葉號被送回特魯克。 4月3日,當青葉號停泊在新愛爾蘭島卡維恩時,她遭到第五航空隊第 43 轟炸機大隊的波音 B-17 飛行堡壘的轟炸。青葉號被直接擊中,導致兩枚 93 式長矛魚雷爆炸,艦隻起火,而 B-17 轟炸機則用機槍掃射甲板,青葉號只能利用擱淺才能避免沉沒。 青葉號被拖回特魯克,並於8月1日再次返回吳市接受修復和重新改裝。200 毫米(8吋)火砲被恢復到 3 號砲塔上,並安裝了 21 式空中搜索雷達和兩門 96 式雙聯裝 25 毫米防空砲。然而,無法修復的引擎損壞導致青葉號的最大速度降至25節(46公里/小時)。 青葉號被重新分配到第一南方遠征艦隊,並於1943年12月24日抵達新加坡。該艦一直以新加坡為基地,直到1944年2月底,護送補給船隊前往緬甸、安達曼群島和馬來亞海岸。2月25日,該船被分配到第六戰隊,青葉號隨其參加了1944年3月的印度洋突襲。4月、5月和6月,青葉號恢復了穿越荷屬東印度群島和新幾內亞的護航任務。7月在新加坡進行改裝期間,青葉號安裝了 4 門三聯裝和 15 門單聯裝 96 式 25 毫米防空砲以及一台 22 式水面搜索雷達。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青葉號擱淺於吳港淺水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青葉號擱淺於吳港淺水區

raw-image


10月11日,青葉號與巡洋艦鬼怒號意外相撞,但損壞較小。然而,1944年10月23日,青葉號遭到美國海軍鯛魚號潛艦的攻擊。六枚魚雷中的一枚擊中了青葉號的 2 號發動機艙。青葉號只能受損的駛入馬尼拉附近的甲米地海軍船廠,但在第二天和10月29日進行緊急維修時,該船遭到第 38 特遣艦隊艦載飛機的轟炸。由於修復工作尚未完成,青葉號被分配到返回日本的護航隊。11月6日,該船隊在呂宋島附近遭到美國海軍蝙蝠魚號、犁頭魚號、鯛魚號、拉頓魚號鰩魚號潛艇的襲擊。潛艇總共發射了 23 枚魚雷,其中兩枚擊沉了巡洋艦熊野號青葉號也被魚雷擊中但沒有進一步損壞。12月12日抵達吳市後,青葉號接受了檢查,但被宣布無法修復,並被重新評定為預備船。 1945年4月24日,在美國對吳港進行空襲期間,青葉號遭到進一步轟炸,沉入港口的淺水底部。海軍沒有修復受損的船隻,而是在主桅杆周圍安裝了四門雙聯裝 25 毫米防空砲,使 25 毫米炮的總數達到 50 門(5x3、10x2、15x1)。青葉號被重新評定為浮動防空砲台。1945年7月24日,第 38 特遣艦隊約 30 架飛機襲擊了吳市,並再次轟炸了青葉號。 22時,青葉號沉沒於水深 25 英尺(7.6公尺)的海底。1945年7月28日,該船再次遭到第 38 特遣艦隊 10 架艦載機的攻擊。又有四枚炸彈直接擊中她並使其起火。大火吸引了美國空軍第 7 航空隊的 B-24 解放者轟炸機前來轟炸,它們再次向青葉號投擲了四枚 500磅(230公斤)炸彈,炸毀了船艦尾部。 1945年11月20日,青葉號正式從海軍名單中除名,其殘骸於 1946-47 年間拆解。


碧藍航線 青葉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青葉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0.7K會員
1.2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青葉號(IJN Aoba)是日本帝國海軍青葉級重型巡洋艦的首艦。青葉號於1926年下水,並於1938-40年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改造,最初作為巡邏艇使用,主要在中國沿海巡邏,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服役。經過多次嚴重損壞和修復,她最終因轟炸而癱瘓。
Thumbnail
青葉號(IJN Aoba)是日本帝國海軍青葉級重型巡洋艦的首艦。青葉號於1926年下水,並於1938-40年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改造,最初作為巡邏艇使用,主要在中國沿海巡邏,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廣泛的服役。經過多次嚴重損壞和修復,她最終因轟炸而癱瘓。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1928年4月12日在馬薩諸塞州昆西市伯利恆集團開工,1929年9月5日下水,1930年5月17日完工,編號CL26,1931年7月1日改編號CA26。1942年11月29日,在塔薩法隆加海戰中被日本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中,沉沒於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隊水域。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華甲(韋氏拼音:Hwa Chia)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第二艘水上飛機母艦,前身是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二戰時被變為日本運輸艦「榆林丸」,原為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China),一戰爆發時遠東航線上的奧匈商船前往上海避難,但在1917年3月就被國民政府接管。
Thumbnail
華甲(韋氏拼音:Hwa Chia)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第二艘水上飛機母艦,前身是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二戰時被變為日本運輸艦「榆林丸」,原為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China),一戰爆發時遠東航線上的奧匈商船前往上海避難,但在1917年3月就被國民政府接管。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