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動中相愛,在影像裡成為自己:筑筠的攝影記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初剛從歐洲匈牙利回台的筑筠,是一位專注於自然風格的人像攝影師。過去一年,她執行了一項攝影計畫——「100種愛的樣貌:臺灣人在歐洲的故事」,記錄旅居歐洲的台灣人在異地生活與愛情中的模樣。

臺灣人在歐洲的故事:記錄異地台灣人的愛與生活

這並不是傳統的婚紗攝影,也不是一般的擺拍。在筑筠的影像裡,被攝者並不會被要求擺出精心設計的姿勢,而是透過攝影,盡可能重現他們的日常與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筑筠會邀請委託人到他們日常喜歡的地方,或是對他們而言有意義的場所進行拍攝。這樣的拍攝過程像是散步與對話,讓人在自然的氛圍中逐漸放鬆,進而展露真實的姿態的真誠與美麗。

這個計畫的執行方式並非傳統的「拍攝委託」,而是建立在長時間的對話與交流上。

每一次拍攝前,我都會與對方進行至少的一個月溝通,這不只是為了捕捉影像,而是讓他們透過這個過程重新梳理自己的故事,這也讓照片有了更深的情感厚度。
raw-image

在這一年間,筑筠選擇了台灣人作為拍攝對象,拍攝地點遍及荷蘭、比利時、英國、德國、瑞典,而起點則選在匈牙利。對她來說,匈牙利經濟水準與台灣相近、語言壓力相對較低,是一個適合開始歐洲冒險的地方。

這些臺灣人和我一樣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但每個人的選擇卻截然不同,有人為愛遠赴歐洲,有人為了學術或工作駐留,他們可能一輩子只待在那裡一次。我想把這樣的『一次』捕捉下來。

100種愛的樣貌:臺灣人在歐洲的故事,是一個邊做邊走的計畫,沒有預設的城市清單或長期的工作框架。這是一次擁抱不確定性的旅程,也是一場與異地的深入交流。

對筑筠來說,歐洲原本是一個帶有神秘濾鏡的存在:自由、多元、浪漫。然而實際踏上那片土地、在陌生環境中與人共處、記錄台灣人移動的樣貌後,她慢慢看見「歐洲」的現實面,和亞洲一樣有焦慮、有脆弱、有父權體制的影子。

我發現,不管是哪裡的人,大家的煩惱其實都很相似。我想記錄的,是我們在不同土地上,依然努力生活的樣子。

有些人為了生活與簽證奔波、為了經濟壓力焦慮,也有人受困於性別期待與傳統價值的枷鎖。那種看似遙遠、實則熟悉的共感、在台灣也不陌生的課題,在歐洲的土地依然上演著。

raw-image

像散步一樣的攝影,讓照片成為記憶的容器

與婚禮紀錄或婚紗照不同,筑筠並不追求精緻的裝扮與華麗的場景,而是透過影像,讓人重新看見自己的生活。對她而言,攝影不只是創作,而是與他人產生連結的方式。

「我不是那種熱愛人群的人,但攝影給了我一個方式去靠近人。」這樣的靠近,是以尊重與理解為前提。她不會要求對方做出平常不會出現的動作,而是透過模擬與重現,捕捉那些真實發生過的情境與感受。

「我希望這些照片對他們來說,不只是紀錄,也是陪伴。」在她的眼中,一張照片不只承載當下的影像,更是一段生命經驗,甚至是認識自己的工具。

從街拍到婚紗自然派影像的養成

筑筠的攝影風格從一開始就偏向「自然派」:沒有過多修飾、不追求刻意構圖,而是捕捉當下的情感流動。這樣的風格早在她開始攝影即存在,2019年,她曾在日本交換留學一年,開始帶著相機四處拍攝,遊走於街頭捕捉那些真實、不經意的時刻。

摸索風格的過程中,她也嘗試過婚紗攝影與人像擺拍,但最終仍回到「自然」這個核心。

raw-image


「我很喜歡詩集,有時候看見某個畫面,就像腦中浮現一句詩。」她追求的,是一種不被風格框限的詩意,一種如詩般自由、留白、開放的氛圍,讓觀者從畫面中喚起自身生命經驗中的共鳴與情感。她從街拍攝影師的觀察力中獲得啟發,又從婚紗攝影的情感張力中汲取靈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影像語言。

女性形象攝影:照出樣貌,也照見自己

回到台灣後,筑筠開始為女性創業家拍攝形象照,這與歐洲愛情故事的拍攝邏輯有異曲同工之妙。她會先了解對方的專業與創業動機,日常習慣、工作環境與物件習慣,再選擇具有個人意義的場景進行拍攝。

我喜歡拍女性,但很多形象照都被一種模板化的可愛、柔和所限制。我希望讓她們展現出真正的自己,女性也可以專業、勇敢,不是為了迎合社會期待。

透過攝影,她希望協助女性更認識自己,在形象照中看見自身的氣質、風格與生命樣貌。


以攝影,與世界互動

對筑筠而言,攝影是一種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無論是在歐洲記錄愛情故事,還是在台灣陪伴女性梳理身份,她都透過影像去靠近、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從中找到自己在這些故事中的位置。

在訪談最後,她說:「這個世界很多事情我們無能為力,但我們還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靠近、去關心,去發掘一些很美好的事情。」

從歐洲街頭到台灣工作室,無論主題如何轉變,她始終以影像為媒介,捕捉那些貼近人心的瞬間。




100種愛的樣貌:臺灣人在歐洲的故事攝影計畫

文:kotoha

影像:筑筠


後記:

這是沙龍的新企劃,「在這樣的時代裡」,是我對這項 side-project 的想像。

一個個開啟的新分頁、來回切換的應用程式、最新版本的機器與人際關係、戰爭的威脅與遠端工作的待辦清單。在這樣的時代裡,心靈在生存、貪求與渴望之間擺盪,即便如此,仍有閃閃發亮的人與事,讓人無法移開目光。 以書寫作為回應,願以文字記錄下這樣的生活與時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otoha 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英日文工作者的日常感想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Thumbnail
在現今可以慢慢大方討論起自己的性向的台灣社會中,那樣壓抑與被排擠而漂泊的人生或許是年輕一輩不容易想像的事,但卻是至今還未能被接納的人,繼續的人生!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認識了十多年的攝影好友在兩年多前也搬來了北大,成為了鄰居,卻直到今天才來到他們新家作客。 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了,關於攝影的一些想法,回憶著初入攝影的那些過往。 直到她搬出一整堆許多攝影家的攝影集,我一本一本的翻著,跟著照片,卻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過往的那好多好多年前。
Thumbnail
這是我一個人旅遊時一見鍾情的故事,在深秋的台北,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呢?
Thumbnail
這是我一個人旅遊時一見鍾情的故事,在深秋的台北,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呢?
Thumbnail
今天拜訪的是飛驒古川,就是拍攝「你的名字」享譽國際的美麗小鎮。
Thumbnail
今天拜訪的是飛驒古川,就是拍攝「你的名字」享譽國際的美麗小鎮。
Thumbnail
劉刖 | 要生活,更要浪漫。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居住台東的自由工作者 踏過台灣各地後,選擇到台東旅行。 東漂後也開始關注青年議題、農村旅遊、食農教育等議題。 旅行臺灣,期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旅人, 我們看見世界,然後過度,遇見生命,然後釋懷 踏過台灣各地地區後,在112年選擇到台東
Thumbnail
劉刖 | 要生活,更要浪漫。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居住台東的自由工作者 踏過台灣各地後,選擇到台東旅行。 東漂後也開始關注青年議題、農村旅遊、食農教育等議題。 旅行臺灣,期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旅人, 我們看見世界,然後過度,遇見生命,然後釋懷 踏過台灣各地地區後,在112年選擇到台東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北海岸的海寓夫人就在海邊,棚主本身有提供一些衣服,這次我總共拍了一套白禮服、一套睡衣、兩套制服(分別是國中跟高中的)。
Thumbnail
北海岸的海寓夫人就在海邊,棚主本身有提供一些衣服,這次我總共拍了一套白禮服、一套睡衣、兩套制服(分別是國中跟高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