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ChatGPT-4o生成|雷瑟醬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川普發起全球關稅戰
川普於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對全球開啟關稅大戰,引發全球股市重挫。
4月9日則又大轉彎,宣布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以外國家「暫停對等關稅90天」,因此除前述國家外,其他國家目前對美國出口的關稅稅率為10%(基本關稅)。

資料來源:中央社
然而中國因為對美國採取報復性反制措施,引發美國加大報復,截至4月18日止,美國對中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已拉高至145%(包括先前因中國向美國輸出類鴉片藥物「芬太尼」原料而課徵的20%關稅)。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版
而中國也持續還擊,結果是截至4月18日止,中國對於美國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稅率也高達125%,這種高關稅使得彼此商業往來無利可圖,兩國貿易已實質性「脫鉤」。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版
另外川普政府給予各國(中國除外)90天「對等關稅」暫緩措施,這並不意味著關稅大戰已經落幕,也不代表90天內就能完成各國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因此終端客戶(例如菸草商)除了積極把握這90天提前拉貨外,也會開始著手調整全球採購策略,以避免90天後供應鏈「斷鍊」。
讀者必須理解,關稅戰看似暫緩,但來自中國、美國兩地訂單的移轉,以及供應鏈、採購策略的調整,早已悄然發生。

材料-KY的受損程度評估
「邏輯投資」曾於4月7日於「即時觀點」發布「探討潛力股面臨之關稅衝擊(二):材料KY」,當時已初步探討材料-KY(4763)因關稅受損與受惠的程度,本文為更完整深入的探討。
首先是受損程度,材料-KY(4763)的產能都位於中國,理應是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的重災區,但現實是材料-KY的「美洲」區域客戶營收僅占總營收2.77%,且不僅只有出口美國,還包括中南美洲,因此美國對中國課徵145%高額關稅,估計對毛利率僅有-0.01%的減損,影響微乎其微。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讀者也可對照公司對媒體釋出的說法:
「全球我們銷售70幾個國家,但就唯獨沒有賣到美國,所以對我們的影響不大,」王克璋說,公司年平均30%的高毛利,皆源於「非美地區」,廠房內打包完成的貨箱上,印著送往俄羅斯、南非、印度的航運標籤,客戶從中亞的絲路到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已經連成蛛網狀結構,但偏偏就「No Sales to US」,於是意外成為中美關稅戰中的「隱形倖存者」。
若公司說法屬實,那材料-KY的出口商品其實完全沒有受到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