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糾結過,到底是要畫頁漫,還是要畫條漫呢?
現在市場上幾乎都是條漫,我上了各大漫畫投稿平台,幾乎都是在徵「條漫」。那為什麼我最後會選擇這種「半色彩、半黑白」的「頁漫」風格呢?主要有5個考量點!




1. 分鏡教科書以「頁漫」為主
大部分的分鏡教科書都是以「頁漫」為主,看了這些書之後,覺得頁漫可以玩很多有趣的分鏡,而且分鏡的邏輯比較容易學習。
而且學會了頁漫的分鏡方式,之後再轉條漫好像會更容易,但條漫轉頁漫似乎是比較困難的。




2. 我比較喜歡「頁漫」
我喜歡看條漫,但我更喜歡看頁漫,感覺從頁漫中獲得的震撼和感動比較多,所以初步就決定選擇頁漫的形式了。

3. 黑白頁漫技術門檻高
我也試過黑白漫畫的形式,但在人物也是黑白、背景也是黑白之下,視覺焦點其實更難控制。即使是黑髮的角色,有時候還是要會變灰、變白。
每一頁的每一個物件的黑白都必須「視整體去配置」,其實更花腦力,我覺得這已經是一門獨立的學問了。
以我目前的完稿方式,上色的人物,頭髮、衣服、皮膚的固有色和陰影色都已經固定配好了(儲存色盤),不用另外構思整體配置。
上陰影的時候也只要「參考3D人偶」就好,整個完稿過程其實很無腦,但效果可能比黑白漫畫更好、人物可以更凸顯、更吸睛一點。
但這是在背景是黑白的情況之下,才能凸顯這個效果。






4. 全彩漫畫完稿流程複雜
如果是全彩的條漫,又必須再配置背景和人物的資訊量比重,又變得跟黑白漫畫一樣,必須燒腦地控制視覺焦點。而且上色和光影也變得像是在畫插畫,完稿的流程複雜度太高,如果沒有助手或是熟練的經驗,根本畫不來。
我感覺頁漫好像也不太適合全彩,一頁內放入太多的資訊,感覺顏色會彼此打架,會有點干擾閱讀。
所以最終我就選擇了這種「半色彩、半黑白」的頁漫風格。



我的背景基本上就是用3D模型直接轉黑白線稿和網點,所以在人物線稿畫好之後,後續的完稿就是無腦進行了。
在故事分鏡還在練習、基本功也還不太行的情況之下,畫太多細節可能也是白搭,不如先熟悉說故事的方法。
身為漫畫新手,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先求有,再求好」,所以目前完稿流程能夠簡化就先簡化。
想要練上色的時候,再好好去畫插畫就好,目前漫畫就是先學習好好說故事這樣。


5. 我想畫網路漫畫
我目前主要是想在網路、社群上發佈自己的作品,感覺還是有上點顏色的話,比較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畢竟我那麼新手,更容易滑手機就被滑掉了。



綜合以上考量,這就是我第一部漫畫的選擇,畫到目前為止,畫得很開心!當然,這只是目前的選擇,之後還會有什麼變化也不知道。
大家都是怎麼選擇頁漫或條漫呢?考量了哪些因素呢?你比較喜歡看頁漫還是條漫呢?留言跟我講!那我們就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