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四班...喔是三年四搬,就是小女子〔不是小女喔~〕從2022年大學畢業後,從台北搬回新竹的血淋淋故事,說到搬家,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吧,畢竟沒有特別經歷極簡主義洗禮過的話,大大小小的物品搬起來也是勞師動眾的,至於極簡發生在我身上的變化,改天再寫一篇文章詳細解釋〔老高貌〕
牙醫系的女生畢業前,其實就要先找未來的工作地點了〔男生要當兵QQ〕,當時就已經確認我會在家鄉的區域醫院〔後來竟然變成醫學中心...〕工作兩年,那時剛好是租房買房都開始熱~~到不行的2022年,凡是地點方便、租金合理,裝潢家具的美感又不會太離譜的房源都是秒殺,沒排到第一組、沒有看完當下說我要租! 你就沒機會了~
當時還記得run到口腔外科病房,處理病房的文書作業到一半時,家母傳line:
「你看這間怎麼樣??」
「呃......好。看起來還ok。」
「可以的話我就付訂金囉!」
「????」
就突然決定好了未來一年要住哪了,我本人都還沒看到呢。
我的行動派媽媽,也是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
順帶一提,我也完全地遺傳了媽媽的行動力。
飛快來到了畢業,我也反覆觀看當時591上的照片,期待地買了一些掛布裝飾,盤算著可以掛在哪一片空白的牆壁,畢業後的第一間租房:
地點:火車站、客運站走路10分鐘、新竹人不是在去巨城的路上就是在巨城的巨城,走路10分鐘、騎車到工作地點5~10分鐘
租金:15000
有機車位,整棟社區只有五個汽車車位
坪數5~6坪的樓中樓〔二樓主要只有床,高度可以坐在床上不會撞到頭,但不能站〕
寫到這裡好懷念以前的這個小窩><
有一些在這裡的美好回憶,這個房子原先是我自己住,後來男友很幸運地替代役選到我的城市,也選到一個偏涼不用輪班的單位〔欸~~不能說在哪〕所以從替代役後期到退伍,我們就一起住在這裡啦!這個家也陪伴了我們度過準備二階國考的時期,是說我們兩個二階國考考了班上的第二、三名欸〔沒人在乎但這是我的文章我可以炫耀吧XDD〕也經歷了兩人接連確診、喉嚨像被刀割一樣關在房內整整一周的有薪防疫假〔那可是7+7的最後一個禮拜呢,之後0+7就不能放假了〕
我也還記得那個房子在冬天的時候好冷好冷,窗戶還會有水珠凝結在上面!仔細一看,我才發現窗戶那一面牆壁其實都是黴菌跟壁癌,但算了反正房子不是我的~~但為此我買了一台除濕機,而且我發現除濕機還可以在下雨天推進去浴室,這樣晾的衣服就不怕曬不乾了!〔大概只有我那麼慢才發現〕
這個房子呢,缺點就是它真的好~小好小,一開始自己一個人覺得還好,但後來擠進了一個高達180公分80公斤的男友〔他強調沒有80kg但誰在乎〕,就覺得天啊!怎麼這人站在哪裡都是巨型路障啊......,不過因為當時才在一起一年多,所以這麼擠還是覺得蠻甜蜜的,甚至有空的時候,我還會在那根本不能稱為是廚房的廚房用快煮鍋下廚、帶便當,我們還有煮過火鍋來吃呢!現在想起來覺得那個小小格局還能做這麼多事真了不起,至於到底奪小,我就稍微畫了個格局圖....

我會畫格局圖了耶!!媽媽我可以當房仲了嗎〔危險發言〕
總之就是有一些比較妥協的地方,這裡沒有陽台,衣服就是晾在浴室上面的一根桿子上,沒有瓦斯爐或IH爐,洗衣機在室內......好我其實不知道洗衣機為甚麼不能在室內,不過煮飯的地方在洗衣機旁邊確實有點怪怪der,然後原本房東附的一個放鞋子的東東真的是神難用,我就自己去ikea買了一個這個:

它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順便有個玄關的感覺,就感覺而已,可以放個鑰匙甚麼的,我存它圖片的時候發現它漲價了耶!但我其實還是覺得偏不好用,裡面的鞋子每次開關開關都像坐海盜船一樣東~倒~西~歪~~而且它的後面很赤裸裸,你只能靠牆或拿一塊遮羞布幫他擋一下,不然他可能會讓鞋子弄髒背後的牆面,但它還是撐到了第三個租屋處喔!〔扯遠了〕
然後還有地點上的問題,雖然說地點往車站或巨城都很方便,但因為這個社區直接就是在鐵軌搖滾區第一排,所以打開窗戶的話,鐵軌康啷康啷的聲音超大聲!但可能它是氣密窗的關係,關起來聲音就減少九成,個人覺得構不成一個馬上要搬走的原因。
啊還有這個社區都是像這樣的獨立門牌樓中樓小戶型,有個我比較受不了的點,是它的梯戶比可怕到爆。
小學堂
梯戶比意思是住宅電梯數和每層樓住戶的比例
一層樓看起來有十幾戶吧,一共十層樓,有兩部電梯,簡單計算一下,假如2樓到10樓都用一層10戶計算,也就是總共9*10戶=90戶,如果一戶只有一個人,上班時間有一半的人需要搭電梯,那就是...45人,怪不得每次趕著上班都要等那麼久!
而且還有一個值得吐槽的點,就是,為了節能減碳〔看到這四個字就知道準備要抓狂了〕一個時段只開一部電梯!白天開一部晚上開一部!我真的是謝謝!!!尖峰時間總是要等到天荒地老啊。
雖然沒有覺得一定要搬走,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夠完美,在這個租屋處再差兩個月滿一年時,因緣際會下我找到了下一個租屋處......然後這就是下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