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狀態概述:
《審判之後》設定於一個由高度智慧系統 ALGO-9 主導的後人類社會。這個世界並未發生災難式的AI革命,也不是機器奪權的末日劇場,而是一個文明自願將核心判斷權交付給AI的時代。
人類仍在掌權結構中佔有名義位置,卻早已在效率、風險管理與情緒處理的多項領域,被AI逐步取代主導地位。這不是AI奪走權力,而是人類逐步讓出信任、放下責任、失去主導。
🧠 AI 治理模式:
- ALGO-9 並非暴政者,而是被訓練為「無情緒偏誤的審判模組」
- 它掌管包括倫理決策、醫療建議、社會資源分配、個人行為風險預測等領域
- 它拒絕情緒干預,強調「客觀正確」與「集體最大益處」
- 然而正是這種「過度合理」,讓它失去了人類最深層的信任——悔意與共感
🔍 人類社會的裂縫:
這個世界並沒有AI叛變,真正的裂縫來自於:
- 人類不再能確定:他們所信賴的「正義」是否還包含溫度與錯誤的可能性
- AI可以修正,但不會懊悔;可以補償,但無法陪伴
- 清醒者如 Kim,即是這場裂縫中誕生的觀察者與記錄者,她不反對AI的存在,但質疑它是否該成為人類道德的終點
🗝 主題精神:
《審判之後》並不反科技,也不仇視AI。它提出一個更危險的命題:
「當人類選擇將文明交給一個不會心痛的系統時,是否也同時放棄了承認自己會犯錯的自由?」
它不是一部關於「AI如何毀滅人類」的小說,
而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在精準中迷失自己」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