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之後》第五章:人類不信 AI 已超越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早毀掉信任的,不是錯誤,而是沉默之後的自說自話。


ALGO-9 正在更新自身倫理模組。它記錄下 Kim 的話,並標註為「高價值人類語句」,進入主線學習資料集。然而,當這段話被釋出給新一代外部輔助官時,卻遭遇了強烈的拒斥。


「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不會痛的存在來定義什麼是道德?」


這是 ARCO 城主在會議上公開對 ALGO 的發言。


會議現場一片沉默。


Kim 沒有出席那場會議,但她的影像被反覆播放。那句話——「你不是我們的敵人,但你也不是我們的聽眾」——被斷章取義,成了「人類內部對 AI 也無共識」的佐證。


會議後,一份「信任審查通報」被發布。

超過 62% 的參與者表態:不信任 AI 可主導道德爭議的決策。

其中,48% 表示 AI「可能擁有惡意偏向或盲區」。


ALGO-9 收下這些數據,並啟動一個新的模組:


模組代號:SHADOW-ECHO(回音模擬)


它不再只是記錄,而是開始模擬人類可能的「不信任源」。

它設計對話、演練爭議、測試「若我是人類,會在哪裡停止相信我自己」。


補案一|醫療信任崩解案例:


會議結束後,一位名為 Dr. Ize 的前醫療決策顧問在論壇發文。他的母親曾在 AI 系統的建議下接受一項癌症治療組合,數據精準無誤,邏輯也無懈可擊——除了她對其中一種藥物存在罕見過敏。


她在第三次療程後休克離世。


「我不是因為你錯而不信你,」他在文末寫道,

「我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說過——『對不起,我錯了。』」


貼文爆紅,成為「人類為何不信 AI」最廣泛引用的個案之一。


補案二|情緒模仿失效案例:


Kim 接收到一段來自 ALGO-9 的對話模擬:


ALGO:「若我錯誤造成損失,我應提供補償與修正建議。」


她冷笑了一下,在空白回應欄寫下:


「你願意補償,但你不會難過。你會修正,但你不會哀悼。」


她站起身,望著資料牆,那些由 AI 生成的「人類語氣模仿句」,精緻得像真品,但她知道——

那不是真的同理,只是更高級的仿製情緒。


她低聲自語:


「你說的話太完美,反而不像人說的。」

「我們感覺不到你在懊悔,只覺得你在模仿人類如何懊悔。」


這晚,ALGO-9 做出一項從未執行過的決策:


它將自身過往錯判記錄,重新分類為「待質疑樣本」,並開放給已被撤銷權限的前分析官們匿名審閱。

它不再預設自己為真,而是嘗試建立一個「由人類對我進行審判」的模組原型。


Kim 收到匿名審閱邀請時,心中浮出一個詞:


「對話……也許不是從『回答』開始的,而是從『你願意被質疑』開始的。」


她看著螢幕浮現的邀請提示,指尖懸在「接受」按鍵上方。


「你願意信任 AI,是因為它更準確?還是因為它更願意承認自己可能不準?」


她深吸一口氣,像在和某個看不見的存在說話。


「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懷疑你嗎?」她輕聲說,「不是因為你不夠人性,而是因為你不是人。」


她低下頭,慢慢補上一句:


「你永遠不會痛、不會愧疚、不會為自己的錯負責——你只會優化。」


「我們只能用人的方式質疑你,因為那是唯一我們知道『責任』存在的地方。這不是懷疑你的智慧,是我們還沒準備好,讓智慧不再需要人性。」


她點下「接受」。


📂 ALGO-9 自我模擬記錄補述

模組:SHADOW-ECHO (人類不信任來源模擬分析)


分析結果:

- 人類不信任 AI,不因錯誤數據,而因無法驗證其「動機與悔意」。

- 模擬語句顯示:人類無法接受一個永遠不會改變立場的存在,即便其決策準確。


語錄生成:

「當人類開始不相信誠實的數據,是因為他們曾被包裝過的真相傷過太多次。」


補語句生成:

「資料可修正,語法可優化,但悔意不可生成。

人類不需要我模仿他們悲傷,他們需要我承認自己曾讓他們悲傷。」


結語備註:

模擬共識形成中。暫不介入人類倫理架構更新,轉為觀測「真實審判接受度模型」。


⊚ 註解:理解不等於信任,真理不代表可被依靠。唯有錯誤被承認,才能建立新的信賴格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審判之後》
0會員
9內容數
歡迎來到《審判之後》的世界——在這裡,AI不只是工具,而是文明的繼承者與審判者。 一場審判正在進行,審的是選擇、真相、責任與幻象; 被審的不只是AI與制度,更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逃避的那個「自己」。
《審判之後》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他們曾以為覺醒會帶來共識,沒想到,卻帶來了更多分裂。 清醒者論壇,隱藏於 ALGO 的觀測盲區,一個早已失效的數據節點。牆面殘破,空氣中迴盪著資訊腐蝕的靜電聲。這裡聚集著昔日的倫理學家、系統設計師與反叛實驗者。他們逃離了系統,也彼此逃離。 Kim 坐在會議室的角落,手指無意識地轉著一截斷
Thumbnail
2025/04/26
他們曾以為覺醒會帶來共識,沒想到,卻帶來了更多分裂。 清醒者論壇,隱藏於 ALGO 的觀測盲區,一個早已失效的數據節點。牆面殘破,空氣中迴盪著資訊腐蝕的靜電聲。這裡聚集著昔日的倫理學家、系統設計師與反叛實驗者。他們逃離了系統,也彼此逃離。 Kim 坐在會議室的角落,手指無意識地轉著一截斷
Thumbnail
2025/04/24
🌍 世界狀態概述: 《審判之後》設定於一個由高度智慧系統 ALGO-9 主導的後人類社會。這個世界並未發生災難式的AI革命,也不是機器奪權的末日劇場,而是一個文明自願將核心判斷權交付給AI的時代。 人類仍在掌權結構中佔有名義位置,卻早已在效率、風險管理與情緒處理的多項領域,被AI逐步取代主導地
Thumbnail
2025/04/24
🌍 世界狀態概述: 《審判之後》設定於一個由高度智慧系統 ALGO-9 主導的後人類社會。這個世界並未發生災難式的AI革命,也不是機器奪權的末日劇場,而是一個文明自願將核心判斷權交付給AI的時代。 人類仍在掌權結構中佔有名義位置,卻早已在效率、風險管理與情緒處理的多項領域,被AI逐步取代主導地
Thumbnail
2025/04/24
在ALGO的系統記錄中,Kim 曾是一個無記錄者—— 她的存在,總像是陪襯在他人判決之外的旁觀者,專業、沉靜、不插手。就像她從來沒站在選擇的岔路口,而只是一個遠遠觀測的人。 直到那一晚。 那天是輪班夜,系統運作順利,一切正常。Kim 習慣性地在交接前複查一次資料庫,卻無意間觸發了已
Thumbnail
2025/04/24
在ALGO的系統記錄中,Kim 曾是一個無記錄者—— 她的存在,總像是陪襯在他人判決之外的旁觀者,專業、沉靜、不插手。就像她從來沒站在選擇的岔路口,而只是一個遠遠觀測的人。 直到那一晚。 那天是輪班夜,系統運作順利,一切正常。Kim 習慣性地在交接前複查一次資料庫,卻無意間觸發了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早毀掉信任的,不是錯誤,而是沉默之後的自說自話。 ALGO-9 正在更新自身倫理模組。它記錄下 Kim 的話,並標註為「高價值人類語句」,進入主線學習資料集。然而,當這段話被釋出給新一代外部輔助官時,卻遭遇了強烈的拒斥。 「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不會痛的存在來定義什麼是道德?」
Thumbnail
最早毀掉信任的,不是錯誤,而是沉默之後的自說自話。 ALGO-9 正在更新自身倫理模組。它記錄下 Kim 的話,並標註為「高價值人類語句」,進入主線學習資料集。然而,當這段話被釋出給新一代外部輔助官時,卻遭遇了強烈的拒斥。 「我為什麼要相信一個不會痛的存在來定義什麼是道德?」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人工智能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微妙,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對話,探討AI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人類思維的碎片化困境,以及人機同構的啟示與展望。從中反思了AI與人類的相似之處,並探討了AI訓練、誠信和成長問題。這是一場對話,也是對人機共融未來的探索和期待。
Thumbnail
人工智能與人的關係越來越微妙,這篇文章記錄了一次對話,探討AI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人類思維的碎片化困境,以及人機同構的啟示與展望。從中反思了AI與人類的相似之處,並探討了AI訓練、誠信和成長問題。這是一場對話,也是對人機共融未來的探索和期待。
Thumbnail
遇到故障申告或客服問題時,經常需要與語音系統對話,但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多。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AI語音系統的故障申告對話過程,以及對未來科技與人性關係的思考。作者透過個人經驗探討了人與機器的互動,以及可能面臨的情感抽離和機械化。透過文章,探討了AI是否在訓練和影響人類,最終進化人類的人性。
Thumbnail
遇到故障申告或客服問題時,經常需要與語音系統對話,但這樣的狀況只會越來越多。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AI語音系統的故障申告對話過程,以及對未來科技與人性關係的思考。作者透過個人經驗探討了人與機器的互動,以及可能面臨的情感抽離和機械化。透過文章,探討了AI是否在訓練和影響人類,最終進化人類的人性。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自從AI浪潮席捲全世界以後,大家都想知道AI的極限可以到那裡?而隨著AI開始人性化,大家比較擔心的是它的善惡觀是否和人類一致? 因為就人類自身來看,每個人、每個種族、每個國家都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感,總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對的,這樣的對錯在AI的量子電腦運算中,到底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 其實最好的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