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布萊梅由主唱兼吉他吳羿緯、吉他曹瑋倫、貝斯蘇哲玄和鼓手羅輯組成,擅長透過三把吉他編制創造出有豐富視覺感的迷幻聲響。現場演出戲劇張力十足,時而演奏猛烈破音的搖滾聲響,時而哼唱優美的旋律,伴隨著豐富的節奏色彩,布萊梅靠著獨特的聲音,故事和視覺品味一磚一瓦的搭起了自己的迷幻國度。
《The Great Bremen Show》作為布萊梅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出道即擬定的專輯三部曲中的第二張專輯,展現了樂團在音樂創作與探索上源源不絕的能量和野心。保留一貫具敘事感的和聲、樂句和故事性的歌詞,第二張專輯增添許多不同於以往的元素,如金屬、前衛搖滾等等,讓專輯聽起來不僅滿載著布萊梅獨有的暢快淋漓,卻也無處不見細細雕琢的奇趣。
和我們聊聊成團的故事吧!樂團名稱有什麼含義嗎?
剛開始唸大學時,兩位團員是北藝大(關渡)的,曹瑋倫唸的是台藝大(板橋),但他很嚮往北藝大的搖研社,所以很常跑來,在社團定期舉辦的 Free Jam 認識了彼此,大家那時樂器都還不是很厲害,但就說想組團、想玩音樂,在宿舍樓梯間聊著各自喜歡的音樂,發現對彼此聽的東西都滿有認同感的,便開始約一週一次練團,慢慢有了形狀。
第一次演出時覺得樂團該有個名字,白板上霹哩啪拉寫一堆後,最後留下「布萊梅大樂隊」,經過一段時間團員更替,過程中也對於這個團名多了些更細緻的想法,便改為 Bremen Entertainment Inc. 布萊梅,靈感來自暴雪娛樂 blizzard entertainment,期許我們能像一間遊戲公司,提供觀眾高品質的音樂、影像作品和娛樂。
三把吉他的編制對你們的音樂創作有什麼影響呢?
多了很多空間去實踐不同的聲音,特別是能在現場展現更強的氣勢和編曲豐富度。但也會遇到一些限制、挑戰,有時不得不減少彈奏內容,才不會變成一攤 mush pie。但看著我們喜歡的各個樂團如 Radiohead、KGLW、Foofighter、QOTSA,覺得再怎麼困難都有機會成為實踐新聲響的契機。

《The Great Bremen Show》作為第二部曲,三部曲的情節架構是如何設計的?
三部曲這個想法在發行第一張專輯《Taured 陶樂德》時就已經安排好,記得是有次練完團深夜在某間 Sukiya 旁的公園瞎聊,聊了太多太多沒頭沒尾的故事,卻又都十分完整、煞有其事,覺得這樣嚴肅的去看待一個完全架空的故事實在太有趣了,便決心要做成三部曲,也在第一張專輯的製作期間慢慢討論出故事走向、架構,每個角色都長出了生命,變得很立體。
關於這個時空的各種設定與世界觀,還有諸多靈魂人物如首張專輯《Taured 陶樂德》和第二張專輯《The Great Bremen Show》的裝幀設計師 YOPOJO 游博任(同時也是漫畫家/藝術家)、在第二張專輯製作全 3D 動畫和現場 VJ 的藝術團隊 XTRUX、製作〈Castle〉 MV 的藝術家 Jeci Chen、拍攝及製作布萊梅諸多視覺的藝術家 YOJI 姚子,在整個故事發展過程中,布萊梅周遭圍繞著非常多優秀創作者,大家在各式各樣的機緣裡給予這個故事更多的生命和可能性。
有時感覺布萊梅像個社群,一個大家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地方,在這裡,什麼事情都有機會發生。

《T.G.B.S》的曲目順序是如何構思的呢?
曲序安排上就是想把故事說清楚,除了開頭的〈Peace and Quiet (Bremen announcement)〉是倒敘法(〈General Suspicious〉歌詞會提到),其餘歌曲基本上順著第二張專輯的整個時間線在走。從一開始的城堡、公主,到酒吧時發現前面的歌曲都是舞台上幾位藝人的表演曲目,劇情便開始急轉直下,展開一連串飛車追逐戰,牛仔傭兵、將軍、炸藥、摩托車,最終一路回到城堡,專輯也於公主再次踏進城堡大門時告一段落,故事結局將在第三張專輯揭曉。
《T.G.B.S》初次由團員當製作人,有什麼有趣的心路歷程或印象深刻的事嗎?
由團員做製作當然就是比較會遇到經驗不足的問題,挑戰很多,因為每件事對我們來說都很新鮮、很複雜、很困難,很容易陷入害怕犯錯的心境;但從後見之明來看,犯錯似乎沒有什麼好怕的,甚至根本沒有所謂錯的事,累積經驗,學習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勇敢地去追求想要的,並保持積極溝通,大概是在這一整個製作過程中整個團隊都深有體悟的事。
這張專輯比較複雜的錄音工作如鼓組錄音、打擊樂器、鋼琴、吉他音箱錄音,都還是與錄音師一起工作,宅錄的部分是貝斯、吉他 DI 與 Vocal、Backing Vocal 等等。自己錄音很好玩,愛怎麼錄就怎麼錄,想錄多久都可以,甚至在製作〈General Suspicious〉時,有個階段的錄音是錄製曹瑋倫和我(吳羿緯)在我家吃蛋糕喝巧克力牛奶的碗盤聲,覺得十分有趣,頗有做創作的感動。

〈Castle〉MV 設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Castle〉MV 如前段提到,是布萊梅與藝術家 Jeci Chen 合作,由 Jeci 獨立完成的全 3D 動畫,故事就是讓 Jeci 自己去發展一個他平行宇宙裡的 Castle。他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很欣賞的藝術家,所以和他合作時,就是盡量的交給他去決定,給他一個能好好發揮、自由創作的舞台。
和 Jeci 討論劇本及分鏡時,他說想特別專注在豐富的空間感和時間感,整部 MV 裡我們一直是以不同的尺幅在觀察整個世界,彈珠台裡的蘋果落下,裡面住著蟲,蟲將果肉啃蝕成城堡的形狀,看似龐大、壯麗的城堡,最終只是火雞背上的一粒沙塵,MV 裡奇幻的場景設計、色彩、鏡頭調度等,都展現了 Jeci 對影像的敏銳直覺與才華。

Single《Second hand stories》中加入了哪些新的音樂元素?想透過這張單曲傳達什麼訊息呢?
不同於《T.G.B.S》的搖滾配器,在這張新的單曲裡,布萊梅使用相對大量的電子音樂元素,在 Sound 上的想像也更像電子音樂的 Balance。
大概是因為 2023 年的 Skrillex 和 Fred again 實在太活躍了,沒什麼懷疑的就想往電子方向做做看,雖然最後當然也不是真的做得像純電子舞曲,但就是一個 inspiration,包含上述兩位,同時期團員們不約而同的都受到很多其他電子音樂人如 Flying Lotus、Burial、Tokyo Pill、Four Tet 的影響,嘗試更多不一樣的聲音和想法,希望大家聽了會想跳舞、放肆甩頭。
希望傳達的訊息大概是,覺得音樂上不用特別畫分族群,「我是做搖滾樂的」、「我是做電子的」,甚至「我是玩嘻哈的」、「我是玩爵士的」,不一定真的要分這麼開,布萊梅絕對能說是一個搖滾樂團,但我們也對於其他的曲風、族群同樣的感到好奇、興奮、激動,期待透過不一樣的創作與不同的音樂人溝通、產生連結。對我們來說,一個好的音樂社群應該要是包羅萬象的,充滿互動的,不同藝術家們互相切磋出火花,這樣才刺激好玩!

和我們分享榮獲金音獎最佳專輯獎當下的心情吧!
主唱兼吉他手/吳羿緯:當下沒有太多想法,覺得很榮耀,不免俗的感謝評審老師,也希望未來能繼續在創作路上奉獻自己的精神和時間。
吉他手/曹瑋倫:當下很想把所有朋友都叫上台跳舞。
貝斯手/蘇哲玄:看來要繼續做出更好的作品了!
鼓手/羅輯:開心。
如果要前往一座無人島生活,只能帶一樣東西的話會選擇什麼呢?
主唱兼吉他手/吳羿緯:整套的爆漫王。真誠最高,你永遠是我的偶像。
吉他手/曹瑋倫:只能選一樣的話應該是我的 iPhone ,它有定位功能⋯。
貝斯手/蘇哲玄:任何一種樂器都可以(但希望是鋼琴或是貝斯⋯),無人島應該沒有訊號上網吧?
鼓手/羅輯:獵槍,可以打獵,活不下去的話還可以自殺。

請推薦一首必聽的歌給初次認識布萊梅的人!
主唱兼吉他手/吳羿緯:HIMYM 的 Barney 說過:New is always better. 所以我選擇〈Story From The Hill〉。
吉他手/曹瑋倫:目前是〈Story From The Hill〉。最新、最好的歌,特別喜歡它細緻的氛圍。但現場應該會不太一樣,正在努力。
貝斯手/蘇哲玄:〈Riddle Puzzle 〉。適合騎車跟著點頭!
鼓手/羅輯:〈Princess Back to the Castle〉。感人、有故事性的一首好歌。

“Need to get back to LIVE !!!” “OK, Let’s go.”
⋱⋰⋱⋰.ᐟ.ᐟ.ᐟ About Turn!報 .ᐟ.ᐟ.ᐟ ⋱⋰⋱⋰
Instagram:@turnbao_
Turn!電台:https://reurl.cc/yRRX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