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波號驅逐艦
清波號(IJN Kiyo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在二戰期間執行過多次護航任務,尤其是在科隆班加拉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幫助擊沉了美國驅逐艦格溫號,並擊傷了輕型巡洋艦檀香山號和聖路易斯號。然而,1943年7月20日,清波號被陸基盟軍飛機擊沉,除一名水兵外,其餘船員全部罹難。
▪︎船艦特徵
排水量:2560噸
長:119.15公尺(390英尺11吋)
寬:10.8公尺(35英尺5吋)
吃水:3.75公尺(12英尺4吋)
航速:35節(40英哩/小時;65公里/小時)
編制:228人
武器:6 × 127 毫米(5.0吋)/50 口徑 DP炮、28 門 96式 25 公釐(0.98吋)防空砲、4 × 13.2 公釐(0.52吋)防空砲、8 × 610 公釐(24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 93式魚雷、36枚深水炸彈

1943年7月,清波號停泊在拉包爾附近
|設計描述
夕雲級是前身陽炎級的改進型,提升了其防空能力,船上共有官兵228人。該艦全長119.17公尺(391 英尺),艦寬10.8公尺(35英尺5英吋),吃水深度3.76公尺(12英尺4英吋)。她們在標準負載下排水量為2110公噸,在深負載下排水量為2560公噸。這些船有兩台齒輪蒸汽渦輪機,每台驅動一個螺旋槳軸,使用由三台水管鍋爐提供的蒸汽。這些渦輪機的總額定功率為52000馬力(39000千瓦),設計速度為35節(65公里/小時;40英里/小時)。 夕雲級的主要武器包括三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六門三式127毫米 (5.0英寸) 火砲,一對位於艦尾和一座位於上層建築前方的砲塔。這些火砲可以仰角達到 75°,以增強其對抗飛機的能力,但是它們的射速慢、迴轉速度慢,以及缺乏任何類型的大角度火控系統,意味著它們作為高射砲實際上是毫無用的。這些艦隻配備了四門九六式 25 毫米(1.0英寸)高射砲,安裝在兩個雙聯裝砲架上,但戰爭期間增加了更多此類火砲。這些艦隻還裝備了兩個四聯裝橫向發射架,魚雷發射管共八管 610 毫米(24.0英吋)深水炸彈投擲器,可攜帶36枚深水炸彈。

碧藍航線 清波
|艦歷
清波號於1943年1月25日竣工,並被分配到第31驅逐艦隊(與長波號和卷波號一起),其首次服役是在3月份護送輔助巡洋艦曼谷丸號和西貢丸號從橫須賀前往各個佔領區,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參與了護航任務。
▪︎科隆班加拉戰役
7月9日,清波號作為日本部隊運輸護衛部隊的一部分出發,該護衛部隊由自己和驅逐艦雪風號、濱風號和夕暮號組成,由輕巡洋艦神通號和老舊驅逐艦三日月號領頭。12日,當這支艦隊仍在航行時,她遭到了由三艘盟軍輕型巡洋艦(美國海軍檀香山號、美國海軍聖路易斯號和英國皇家海軍利安德號)組成的艦隊攔截,艦隊中還有十艘驅逐艦提供支援。在科隆班加拉戰役的開始階段,神通號開啟了探照燈,使三艘盟軍巡洋艦全部擊中攻擊她。數枚 6 英寸(152毫米)砲彈主要從檀香山號和聖路易斯號發射,將神通號破壞到無法航行,隨後被驅逐艦泰勒號的魚雷擊沉。 然而,清波號和其他驅逐艦並未被發現,並迅速轉向射擊陣型與敵人交戰。清波號、雪風號、濱風號和夕暮號都發射了多枚魚雷,幾分鐘後,雪風號的一枚魚雷擊中了利安德號,利安德號受損嚴重,無法及時修復以繼續參加第二次戰鬥,並被迫退出戰場。清波號等人隨即急忙撤離戰場,重新裝填魚雷,大約花了十分鐘的時間,然後迅速返回與敵方編隊作戰。當被偵測到時,每艘美國艦船都瞄準了雪風號,該艦多次遭到跨艦攻擊和近距射擊,但沒有被一枚砲彈直接擊中。反過來,清波號再次與其他驅逐艦同時發射魚雷,並看到多枚魚雷命中目標。長矛魚雷迅速找到了目標,擊沉了美國驅逐艦格溫號,一枚擊中聖路易斯號的船頭,還有一枚徹底炸毀了檀香山號的船頭,使兩艘巡洋艦都失去了戰鬥力。清波號隨即毫髮無傷地撤出了戰場。儘管這場戰鬥的代價是神通號的損失,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一場勝利。除了所有被擊沉或受損的盟軍艦艇外,所有驅逐艦運輸艦都未受攻擊地完成了任務。

碧藍航線 清波 時裝
|下沉
在7月6日夜間的科隆班加拉海戰和庫拉灣海戰中,運輸部隊與巡洋艦部隊遭遇並交戰,因此無法完成其運輸艦艇的主要任務。日軍雖然損失慘重,但認為給美軍打擊更大,再次計劃摧毀敵水面艦艇,並進行護航行動。7月15日,南方遠征軍夜間作戰部隊分為主力部隊、魚雷艦隊及運輸部隊。各部隊的艦艇如下:主力師(熊野、鈴谷)、魚雷中隊(輕巡洋艦川內、第1小隊雪風、濱風、清波、夕暮)、第2小隊(皐月、水無月),運輸隊(三日月、夕凪、松風)。7月16日夜間,主力夜間戰鬥編隊(熊野、鈴谷)和魚雷中隊(川内、雪風、浜風、夕暮、清波)從拉包爾出發。然而,布因的大規模空襲導致驅逐艦初雪號沉沒,同時「望月」、「皐月」、「水無月」、「夕凪」受損,所以夜間戰鬥行動暫時停止。夜戰部隊在布卡島以北折返,於7月17日晚間返回拉包爾。7月18日,重型巡洋艦鳥海號加入了主力夜戰部隊,運輸驅逐艦夕凪號被水無月號取代,而皋月號由於無法及時完成維修,未被允許參加行動。 7月18日夜間,夜戰艦隊啟程前往拉包爾,其兵力包括旗艦/重型巡洋艦熊野號,三艘主力重型巡洋艦(熊野、鈴谷和鳥海),魚雷艦隊(輕巡洋艦河內號,第16驅逐艦隊(雪風、濱風、清波和夕暮),途中和運輸艦隊(三日月、水無月、松風)會合一起行動。 夜間戰鬥部隊離開拉包爾,第二天(7月19日)與肖特蘭以北的運輸艦隊會合,前往科隆班加拉島。夜間,運輸船隊被派往維拉拉維拉島以北,夜間艦隊在庫拉灣巡航以搜尋盟軍艦隊。西村艦隊的這些行動被美國PBY水上飛機觀察到。美軍在雷達上發現西村的夜間戰鬥部隊,並向瓜達爾卡納爾島報告。雖然運輸船成功登陸,但西村司令官率領的夜戰部隊沒有發現任何敵艦,於晚上11點在庫拉灣以北折返。

1943年7月20日,清波號在空襲後船尾沉沒(來自夜間轟炸機的拍攝)
7月20日,美軍接獲偵查報告後,從亨德森機場起飛TBF魚雷轟炸機對西村的部隊進行夜間空襲。準備返航的夜戰艦隊的隊形如下:巡洋艦(河內號、熊野號、鈴谷號和鳥海號)排成一縱隊,清波號和夕暮號位於旗艦熊野號的右舷,雪風號和濱風號位於旗艦的左舷,三列縱隊平行航行。大約凌晨12點35分,航行至熊野號右舷的夕暮號遭到攻擊並沉沒。清波號立即掉頭前往援助夕暮號。然而,凌晨2點30分後便失去聯繫。所有人員被宣布陣亡。「夕暮號」(約228名船員)和「清波號」(約230名船員)都被認定為陣亡。根據美國軍方記錄,清波號是在舒瓦瑟爾島以南被 B-25 轟炸機擊沉的。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