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波號辨識圖
卷波號(IJN Makinami)是日本帝國海軍的一艘夕雲級驅逐艦,她的名字的意思是「溢出的波浪」(Rolling Wave)。
▪︎船艦特徵
排水量:2560噸
長:119.15公尺(390英尺11吋)
寬:10.8公尺(35英尺5吋)
吃水:3.75公尺(12英尺4吋)
航速:35.5節(40.9英哩/小時;65.7公里/小時)
編制:228人
武器:6 × 127 毫米(5.0吋)/50 口徑 DP炮、28門 96式 25 公釐(0.98吋)防空砲、4 × 13.2 公釐(0.52吋)防空砲、8 × 610 公釐(24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93式魚雷、36枚深水炸彈

碧藍航線 卷波
|設計和描述
夕雲級是前身陽炎級的改良型,提升了其防空能力。船上可搭載官兵228人。該艦全長119.17公尺(391英尺),艦寬10.8公尺(35 英尺5英吋),吃水深度3.76公尺(12英尺4英吋)。她們在標準負載下排水量為2110公噸,在深負載下排水量為2560公噸。這些船有兩台齒輪蒸汽渦輪機,每台驅動一個螺旋槳軸,使用由三台水管鍋爐提供的蒸汽,這些渦輪機的總額定功率為52000馬力(39000千瓦),設計速度為35節(65公里/小時;40英里/小時)。 卷波號的主要武器包括三座雙聯裝砲塔中的六門三式 127 毫米 (5.0英寸) 火砲,一對位於艦尾和一座位於上層建築前方的砲塔。這些火砲可以仰角達到 75°,以增強其對抗飛機的能力,但是它們的射速慢、迴轉速度慢,以及缺乏任何類型的大角度火控系統,意味著它們作為高射砲實際上是毫無用的。這些艦隻配備了四門九六式 25 毫米(1.0英寸)高射砲,安裝在兩個雙聯裝砲架上,但戰爭期間增加了更多此類火砲。這些艦隻還裝備了兩個四聯裝橫向發射架,魚雷發射管共八管 610 毫米(24.0英吋)深水炸彈投擲器,可攜帶36枚深水炸彈。

碧藍航線 卷波 時裝
|艦歷
卷波號於1942年8月18日竣工,並被指派與「長波號」驅逐艦一起服役。9月6日至10日,卷波號護送戰艦金剛號和榛名號從吳市前往特魯克,然後在當月剩餘時間在特魯克周圍巡邏。10月13日至14日,她護送金剛號和榛名號轟炸亨德森機場,兩天後又護送重型巡洋艦妙高號和摩耶號轟炸亨德森機場。26日,卷波號在聖克魯斯海戰中擔任航空母艦護航,隨後於11月3日至5日護送重型巡洋艦摩耶號和鈴谷號前往肖特蘭茲。11月7日至10日,她兩次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運送部隊,然後在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期間護送日本運兵船。途中,運輸船隊有七艘被擊沉,迫使卷波號從海上上救出了1,020名倖存者。隨後,卷波號於24日護送另一支大型船隊前往肖特蘭。 11月30日,卷波號執行運送補給品的任務,在運送補給品途中,遭到美國巡洋艦艦隊的攔截並襲擊。由於攜帶過多的補給桶,卷波號無法發射魚雷,但其他驅逐艦擊沉了重型巡洋艦北安普頓號,並擊傷了另外三艘。整個12月,卷波號參與了更多的補給任務,然後在1943年1月也做了同樣的任務。2月1日,卷波號參加了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撤離,在那裡,她因近距離炸彈襲擊而船身一半沉入水中,她被拖至特魯克港,經過緊急維修後,才蹣跚地駛回舞鶴港,並在那裡維修到9月15日。 維修完成後,卷波號啟程前往上海,日軍為加強東南地區的防禦,將中國派遣軍轄下的第17師團編入第8方面軍。「T2運輸隊」負責將第17師的第一梯隊(5940名士兵、650輛車輛和 6800 立方公尺的物資)運送到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於9月24日至10月5日護送這支大型部隊前往拉包爾,然後在10月9日返回特魯克。10月17日至26日,卷波號護送聯合艦隊試圖反擊美國航空母艦的攻擊,但由於艦隊返回特魯克而沒有任何進展。11月6日,她掩護了前往布干維爾的部隊運輸任務,然後在美國航空母艦襲擊拉包爾後,她將受損的長波號拖至港口進行維修。19日,卷波號參加了前往加羅夫島的部隊運輸任務,三天後又掩護了前往布卡的部隊運輸任務。

1943年4月,在舞鶴進行維修時拍攝的「卷波號」艦橋和上層建築
▪︎聖喬治角海戰及沉船
日軍將布干維爾西北部的布卡島作為下一個目標,並決定從拉包爾運送第 17 師的部分兵力前往增援那裡的部隊。1943年11月21日,第一支運輸艦隊在第31驅逐中隊指揮官的指揮下從拉包爾出發。運輸部隊由警備部隊(大波、卷波)和運輸部隊(天霧、夕霧、卯月)組成,由第十一驅逐中隊山城勝森大佐指揮。她們於11月22日抵達布卡島。一路上航程很成功,沒有任何遇襲。 11月24日,由第31驅逐隊司令香川清人大佐率領的5艘日軍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在第3魚雷中隊司令伊集院少將的指揮下,再次對布卡島進行了第二次運輸作戰。與上次戰鬥一樣,部隊由運輸部隊(由第十一驅逐中隊:天霧、夕霧、卯月)和警衛部隊(由第三十一驅逐中隊大波、卷波)組成。她們於下午1點30分離開拉包爾。隨後與 9 艘魚雷艇交戰並擊退了它們(沒有美軍傷亡)。護航隊於22時45分離開布卡,卸下部隊和物資,並搭載600名海軍航空兵返回拉包爾。 11月25日午夜,在前往拉包爾的途中,日本運輸船被阿利·伯克上校的第23驅逐艦支隊(由五艘弗萊徹級驅逐艦組成)的雷達在新愛爾蘭島聖喬治角東海岸發現。一直領先於護航隊的第31驅逐中隊(裝備有22型水面監視雷達)遭到了先發製人的魚雷攻擊,一名美國軍官記錄道,這是「一次完美的突然襲擊,是驅逐艦軍官的夢想成真」。日本人認為他們遭到了巡洋艦艦隊、驅逐艦艦隊和魚雷艇部隊的大型艦隊攻擊。「大波號」被魚雷擊中沉沒。第31驅逐中隊司令香川大佐與驅逐艦大波號艦長吉川少佐在戰鬥中陣亡。魚雷擊中導致卷波號向左傾斜 20 度。該船很快就遭到了正在接近的美國驅逐艦康弗斯號(USS Converse)和斯彭斯號(USS Spence)的砲火和魚雷攻擊。作為回擊,卷波號發射了一枚魚雷,擊中了康弗斯號,但沒有爆炸。被多枚魚雷擊中後,其中包括五枚來自康弗斯號的魚雷,卷波號於凌晨1點左右沉沒。艦長人見海軍少佐以及大部分軍官和船員在戰鬥中陣亡(約220人)。倖存者登上一艘快艇,在拉包爾西南方向漂流了45海浬,然後返回日本。此外,夕霧號還被美國驅逐艦隊追擊並俘獲然後擊沉。只有運輸船和驅逐艦天霧號、卯月號倖存下來。 1944年2月10日,卷波號和大波號分別從日本海軍驅逐艦登記冊和夕雲級驅逐艦中除名 。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