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不只是台灣最高峰,
對愛山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場與天地的約定,一次與自己的對話。
這次挑戰,從西峰出發,延伸到主峰,每一段路,都是靈魂與體力的淬鍊。
D1 玉山西峰|3518M的大草原,心靈的原鄉
第一天,我們攀向玉山西峰,高達3518公尺。
步數,31200步;高度爬升,相當於210層樓。
數字冰冷,腳步滾燙。
沿途的景致讓人目眩神馳,尤其是那片寬闊大草原,
像是闖進了童年夢境裡未曾命名的國度——
空氣清澈,天空壯闊,連呼吸都變得輕盈。
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心靈的原鄉。
途中偶遇大學的學弟,竟是挑戰一日「前鋒+西峰」的強者,
佩服之餘,也更加敬畏這座山的力量與人心的堅定。

D2 玉山主峰|3952M,風雨之中,彼此照應
第二天,目標是玉山主峰,3952公尺。
凌晨兩點起床,外頭細雨綿綿。
三點四十分,我們裹緊外套出發。
一路上,擦肩而過的是一波又一波撤退的隊伍——
有人說雨太大、有人說霧太濃。
領隊來興淡淡一句:「當作運動,慢慢爬吧。」
話語樸素,卻像一根拐杖,支撐著心志。
到了著名的「風口」,風大如獸,水氣迷蒙,
但老天給了我們一個奇蹟:霧,散了。
最後五百公尺,刺骨的冷風拍打著臉頰,心臟狂跳, 但兄弟們互相照應,這半年來的自主訓練,在此刻全部綻放。
登頂的那一刻,感動,不是來自征服山巔,
而是來自這一路走來,彼此守護的溫暖。

(登頂時的氣候非常不好,希望下次有緣上來,能遇到好天氣)
與MIT台灣誌的嚮導們同行|走入山林,走入文化
如果你熟悉《MIT台灣誌》,
就會知道,這些年我挑戰高難度山行時,身旁總有當中那群原民嚮導的身影。
他們知道我愛山,卻不執著登頂;
因此沿途,他們分享的不只是路徑, 還有山林的故事、原民的傳說、自然的呢喃。
這一次帶我們攀上玉山的,是志平。
從去年聖誕夜望鄉露營認識後,一起走過六順山、七彩湖。
如果你問我:「志平的廚藝如何?」
我只想說:在山巔之上,每一口飯菜,都是人間極品。
七彩湖的夜晚與晨曦,最期待的不是日出,而是志平奇蹟般變出的料理。 在疲憊中,吃到暖心的一餐,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幸福。

(我們三兄弟出發前和志平合照)
專業嚮導,不只是帶路的人
真正的嚮導,不只是會導航,更是團隊的靈魂。
從登山口到排雲山莊,8.5公里的山路,志平掌握著團隊節奏,讓我們行進輕鬆,卻絲毫不慢。
他細心觀察每個人的體能狀態,適時調整步伐,沿路回答我們無盡的好奇——
那座山是誰?這棵樹有何故事?那片雲,預示著什麼天氣?
在他的引領下,走的不只是路,
更走進了這片土地的故事與靈魂。
每座山,都是一個不同的國度
我曾問志平:「你心中最美的山是哪一座?」
他笑著說: 「台灣每座山,都是一個不同的國家,不同季節去,每次都有不同的樣貌,所以每一座,都很美。」
聽完,心中一震。
或許,登山最大的收穫,從來不是征服什麼, 而是學會以謙卑之心,欣賞世界無盡的美與變化。
(2020.4.26登玉山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