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海戰爭的準備》2027年短期決戰計畫的劇本是什麼

《中國對台海戰爭的準備》2027年短期決戰計畫的劇本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5/4/29

在習近平領導下,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將台灣視為自國領土,燃起統一的執念。台灣海峽的大規模軍事演習、軍隊急速現代化,以及透過網路攻擊與假訊息戰展開的「認知戰」,正是為和平統一失敗時所鋪設的軍事侵略前奏。

根據多項軍事分析,中國正以2027年前為目標,構築足以遏制美軍介入的軍事態勢,並計畫以短期決戰掌控台灣。

台灣海峽緊張局勢已達極點,正逐漸成為撼動世界秩序的火種。


中國的戰略是多層次且狡猾的

首先,中國運用外交壓力與經濟影響力,使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孤立。

2024年1月,台灣與諾魯斷交,使台灣的邦交國銳減至12國。同時,中國透過網路攻擊與假訊息擴散發動「認知戰」,意圖造成台灣社會分裂並動搖民心。

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灰色地帶戰略的一環。

然而,根據接近當局的消息人士指出,中國正為和平統一失敗作準備,計畫在2027年前完成足以遏制美軍介入的軍事態勢,並以約一週左右的短期決戰掌控台灣。

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反覆進行針對台灣登陸作戰的演習,加速整備衛星與人工智慧(AI)輔助的精密武器體系。


美軍的應對成為中國作戰構想的關鍵

根據美國國防部2023年報告,中國已針對台灣侵攻編成6個可實施兩棲作戰的合成旅,其中4個部署於東部戰區。

而美軍則透過在菲律賓北部的聯合演習、對台軍售等行動,強化威懾力。

然而,在台灣海峽相關的軍事分析中,有觀點指出,中國可能利用台灣海峽淺水深及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削弱美國航母打擊群的戰力,對美軍介入的效果提出質疑。

此外,中國極音速飛彈與無人機的增強,也正提升突破美軍防空網的能力,成為改變戰局的重大威脅。


問題不是會不會爆發,而是什麼時候爆發

中國的軍事預算在2024年度達約1兆6655億4000萬元人民幣,是台灣的約17倍,實際支出差距更大。

習近平政權也被傳出可能會觀察美國總統選舉(如川普政權的再起)及日美政局動向,伺機在2025年前「軟弱政權」出現時下手。

中國還與俄羅斯、北韓加深合作,嘗試以多戰線作戰分散美軍注意力。

可能出現的情境包括,在侵攻台灣的同時,在南海挑釁或於釣魚台列嶼近海進行示威行動,藉此分散美軍兵力資源。

這樣的行動將成為考驗美軍即時反應力與同盟國團結力的試金石。

如果和平統一失敗、軍事侵略無可避免,局勢將急速惡化。

中國將在東部戰區部署極音速飛彈、隱形無人機與電磁脈衝武器,提升瞬間癱瘓台灣防空網與指揮系統的能力。有觀點認為,中國早已將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與報復行動納入考量,自信能在短期決戰中取得勝利。



台海有事將超越地區衝突,成為美中霸權爭奪戰的引爆點

台灣有事不再只是地區性衝突,而是將成為美中霸權爭奪戰的火種,並對全球供應鏈與能源市場造成毀滅性影響。時間正一刻一刻地逼近,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正將世界推向臨界點。國際社會正屏息以待,試圖洞悉中國的下一步動向。


文:草の実堂



avatar-img
東京裏物語
31.5K會員
248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近期,因網路上流傳「2025年7月日本將發生大災難」的謠言,香港等地赴日旅遊需求明顯下滑。這個傳聞起源於一部日本漫畫,被YouTuber、風水師廣泛擴散,至今在YouTube和TikTok上的相關影片播放已破億。儘管氣象廳強調無法預測地震時間與地點,但不安情緒仍蔓延,連旅行社都感受到實際影響。
台灣2023年出生率僅0.89,低於日本。儘管社會普遍珍惜孩子與孕婦,但教育競爭激烈、照護負擔沉重、家事育兒責任多由女性承擔,加上社會保障制度薄弱,導致年輕人對生育卻步。要解決少子化,台灣需改革教育壓力、建立公共照護體系、改善家庭內性別分工,並強化社會整體對育兒家庭的支持。
福井地方法院判決指出,町內會退會者需年繳1萬5000日圓以使用垃圾收集站,首次為地區基礎設施標上價格。隨著居民對隱私、負擔等考量增加,傳統社區組織面臨瓦解,地區服務正從「所有」轉向「付費使用」。此趨勢將重塑都市生活的基礎結構與社區連結方式,引發未來共享型地區運營的新模式。
近期,因網路上流傳「2025年7月日本將發生大災難」的謠言,香港等地赴日旅遊需求明顯下滑。這個傳聞起源於一部日本漫畫,被YouTuber、風水師廣泛擴散,至今在YouTube和TikTok上的相關影片播放已破億。儘管氣象廳強調無法預測地震時間與地點,但不安情緒仍蔓延,連旅行社都感受到實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