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時事筆記】2025/05/02 《GTA VI》延期震撼市場,Take-Two 股價暴跌 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7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時事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含 AI 應用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宗的筆記
5會員
395內容數
我的學習筆記,用來記錄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所有的筆記會動態更新來完善。 用 AI 補助整理重點,所以文章格式不會迎合大眾,主要是自己要複習用的。
宗的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Source:Apple to Source Billions of US-Made Chips in Supply Chain Shift 這篇《彭博》(Bloomberg)的報導透露出幾個對金融市場與供應鏈重組具有重大影響的訊號,以下是重點整理與深層解析: 一、主要內容摘要 1.
2025/05/02
Source:Apple to Source Billions of US-Made Chips in Supply Chain Shift 這篇《彭博》(Bloomberg)的報導透露出幾個對金融市場與供應鏈重組具有重大影響的訊號,以下是重點整理與深層解析: 一、主要內容摘要 1.
2025/05/01
美國重要數據公布 時間:00:30 事件:亞特蘭大聯儲 GDPNow(第二季預估) 重要性:★★ 公布值:2.4% 預測值:無 前值:無 解讀: 經濟成長放緩但仍穩健,顯示經濟動能仍在,但高通膨與高利率可能開始壓抑成長。 時間:20:30 事件: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重要
2025/05/01
美國重要數據公布 時間:00:30 事件:亞特蘭大聯儲 GDPNow(第二季預估) 重要性:★★ 公布值:2.4% 預測值:無 前值:無 解讀: 經濟成長放緩但仍穩健,顯示經濟動能仍在,但高通膨與高利率可能開始壓抑成長。 時間:20:30 事件: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重要
2025/05/01
Source:中國五一假期旅遊熱潮 第一天數據不斷增長 - Global Times 這份有關中國「五一黃金週」出行與消費數據的報導,透露出若干可投資參考的趨勢與潛在受惠產業與股票。根據這些具體成長數據與政策支持,以下為潛在受惠方向整理: 一、旅遊與交通運輸受惠股 1. 鐵路與城市軌道交
2025/05/01
Source:中國五一假期旅遊熱潮 第一天數據不斷增長 - Global Times 這份有關中國「五一黃金週」出行與消費數據的報導,透露出若干可投資參考的趨勢與潛在受惠產業與股票。根據這些具體成長數據與政策支持,以下為潛在受惠方向整理: 一、旅遊與交通運輸受惠股 1. 鐵路與城市軌道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一篇文已分享過 280買進正2並且質押6成的投資人, 跌到218,維持率130%就會斷頭, 今日大盤跌幅千點, 正2最低為219, 即將斷頭。 當然,有做好資金控管, 例如50/50、 質押再買入、 質押不開滿6成等等的人, 還是扛的住的。 另外,期貨多單的投資人,
Thumbnail
上一篇文已分享過 280買進正2並且質押6成的投資人, 跌到218,維持率130%就會斷頭, 今日大盤跌幅千點, 正2最低為219, 即將斷頭。 當然,有做好資金控管, 例如50/50、 質押再買入、 質押不開滿6成等等的人, 還是扛的住的。 另外,期貨多單的投資人,
Thumbnail
本週內容:(1)推薦國產遊戲「活俠傳」/遊戲過程投資感悟、(2)如何調整心態因應大幅回檔的股市?、(3)「打炒房聯盟」的示警合理嗎?淺談「流動比例」與「速動比例」、(4)有些事情只有市場能教…、(5)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40728)、(6)潛力股追蹤:新美齊、台耀、八方雲集、鈺齊-KY
Thumbnail
本週內容:(1)推薦國產遊戲「活俠傳」/遊戲過程投資感悟、(2)如何調整心態因應大幅回檔的股市?、(3)「打炒房聯盟」的示警合理嗎?淺談「流動比例」與「速動比例」、(4)有些事情只有市場能教…、(5)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40728)、(6)潛力股追蹤:新美齊、台耀、八方雲集、鈺齊-KY
Thumbnail
#加權指數 超過指數滿足23127的也就曇花一現 只是讓更多跟屁股投資人賭運氣失敗,這麼多產業題材都到滿足點,還敢賭運氣也只是市場的過客 目前就看這波多頭的10~20周慣性 融資維持率最好來個小恐慌,就是輸家的情緒交易機會 跌到160%只是叫階段回檔 跌破160%大家都有經驗了,叫做
Thumbnail
#加權指數 超過指數滿足23127的也就曇花一現 只是讓更多跟屁股投資人賭運氣失敗,這麼多產業題材都到滿足點,還敢賭運氣也只是市場的過客 目前就看這波多頭的10~20周慣性 融資維持率最好來個小恐慌,就是輸家的情緒交易機會 跌到160%只是叫階段回檔 跌破160%大家都有經驗了,叫做
Thumbnail
因為賺錢而提早鬆懈,事後檢討發現,錯過了很多可以交易的機會。
Thumbnail
因為賺錢而提早鬆懈,事後檢討發現,錯過了很多可以交易的機會。
Thumbnail
4月劇本只剩2個交易日 第二季很快就邁入5月~6月 4月追融卷回補屁股行情跟恐慌在融資維持率153%的投資人 還是會在第二季混亂交易模式,尤其市場資金已經有分散,各自投資組合都已經不是集中舊的電子產業 貪婪與恐慌指數目前還在恐慌邊緣,跟融資維持率一樣雷同去年8月 股王反彈節奏跟
Thumbnail
4月劇本只剩2個交易日 第二季很快就邁入5月~6月 4月追融卷回補屁股行情跟恐慌在融資維持率153%的投資人 還是會在第二季混亂交易模式,尤其市場資金已經有分散,各自投資組合都已經不是集中舊的電子產業 貪婪與恐慌指數目前還在恐慌邊緣,跟融資維持率一樣雷同去年8月 股王反彈節奏跟
Thumbnail
#櫃檯指數 跌破240短期站不回的話,很多在預期降息行情的中小型個股就會有更多難熬過程 第二季4月開始只要沒避開這段舊AI恐慌潮,後面就是差距被拉開 融資維持率如果不是急跌往下那就只能是緩慢跌到150~155%區間機會 急跌的交易情緒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只能每一種都要規劃好投資策略 不
Thumbnail
#櫃檯指數 跌破240短期站不回的話,很多在預期降息行情的中小型個股就會有更多難熬過程 第二季4月開始只要沒避開這段舊AI恐慌潮,後面就是差距被拉開 融資維持率如果不是急跌往下那就只能是緩慢跌到150~155%區間機會 急跌的交易情緒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只能每一種都要規劃好投資策略 不
Thumbnail
完全按照我們第二季規劃走 好好珍惜恐慌 很多的個股都達到我們買回跟進場的位置 #櫃檯指數 如第二季規劃 就會來測試16年支撐的240位置才叫恐慌 非常開心 接下來還早呢 4月還有7個交易日 再來就是銜接5~6月 3月就已經規劃到6月這就是贏家的人性量化經驗
Thumbnail
完全按照我們第二季規劃走 好好珍惜恐慌 很多的個股都達到我們買回跟進場的位置 #櫃檯指數 如第二季規劃 就會來測試16年支撐的240位置才叫恐慌 非常開心 接下來還早呢 4月還有7個交易日 再來就是銜接5~6月 3月就已經規劃到6月這就是贏家的人性量化經驗
Thumbnail
2024/04/01 [今日交易] 第二季的開始強勢股有慢慢轉到新的族群的跡象, 要好好觀察是不是第二季熱門的標的就是現在開始嶄露頭角的這些, 今天也是難以賺到甚麼獲利,沒輸已經是用盡全力了。 當日損益:+1117
Thumbnail
2024/04/01 [今日交易] 第二季的開始強勢股有慢慢轉到新的族群的跡象, 要好好觀察是不是第二季熱門的標的就是現在開始嶄露頭角的這些, 今天也是難以賺到甚麼獲利,沒輸已經是用盡全力了。 當日損益:+1117
Thumbnail
最近股市根本94 拉g 反一昨天沒賣出 今天試單 今年大盤2萬? 還是下1萬? 預言家 一字 割
Thumbnail
最近股市根本94 拉g 反一昨天沒賣出 今天試單 今年大盤2萬? 還是下1萬? 預言家 一字 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