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Apple to Source Billions of US-Made Chips in Supply Chain Shift
一、主要內容摘要
1. Apple 將採購超過190億美元的美製晶片
- Apple 2025年計劃從美國境內採購超過190億美元的晶片,重點是從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TSMC Arizona)。
- 這是配合供應鏈去中國化,以及符合美國製造政策的戰略轉移。
2. 印度將成為iPhone主力生產基地
- Cook 表示未來美國市場銷售的 iPhone 將多數來自印度工廠。
- Apple 已有約20% iPhone 產量在印度生產,並持續提升。
3. 中國銷售下滑,風險升溫
- Q2 中國銷售不如預期,引發投資人擔憂,股價盤後一度下跌4.2%。
- 中美貿易緊張與川普政府擬議的新關稅構成潛在風險。
4. 台積電與 Corning 是主要美國供應商
- Apple 也在美國採購螢幕玻璃(如 Corning)。
- 擴大與台積電的美國先進製程合作,有望替代部分中國供應鏈。
二、對投資與市場的意義
(1)蘋果供應鏈轉向美印,是長期趨勢
- 有助降低地緣風險,強化與美國政策的契合度。
- 對台積電(TSMC)來說,是美國本地化投資正逐步獲得回報的訊號。
- 對印度,是一個國際資本加速流入與製造升級的機會。
(2)半導體與設備股可能受惠
- 台積電(TSM)、美光(MU)、應材(AMAT)等美系製造商受惠。
- 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背景下,Apple 投資增加有助整體美國製造擴張。
(3)中國市場風險加劇
- Apple 在中國的銷售疲弱,或反映消費信心下降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
- 若川普政府擴大關稅至消費性電子產品,Apple 將面臨更直接壓力。
三、對投資人的建議觀察指標
- Apple 與台積電在美國的新產能開出時程
- 川普政府的關稅進展,是否延伸至 iPhone 等產品
- 印度 iPhone 出貨量是否穩定提升、良率是否趨穩
- 蘋果相關供應鏈(如 Hon Hai、鴻準、立訊、和碩)在全球產能佈局的變化
- 美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供應商股價表現(如 LRCX, K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