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追追〉陳明章老師談民謠與文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為什麼我會參加這場講座?

一開始其實我對陳明章老師並不熟悉。是認識的姊姊跟我說,他是台灣民謠界的大師,擅長把台灣在地文化融合進音樂裡。姊姊還提醒我,我即將前往生活的英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底蘊的國家,如果連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又怎麼能真正與世界對話?這句話打動了我,因此我帶著想更認識這片土地的聲音與故事的心情。即使對老師不熟,還是決定走進講座現場,好好聽一次。

現場氛圍與演講亮點

陳明章老師一開口,我就能感受到——這是一位活在音樂裡的人。我自己是理工背景出身,平常鮮少接觸藝術與表演,這次能親身體驗這樣鮮活而有靈魂的講者,真的非常難得。老師在每一次彈奏中,都投注了滿滿的生命力。當他現場示範,如何把南管、北管,甚至佛朗明哥的元素,融入台灣傳統樂器「月琴」時,我的心底真的被震撼了。

透過他的演奏,我看見了台灣音樂的豐富與獨特,也讓我想到那句話:「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台灣本土的音樂,也是無比優美,只是我們越來越少有機會去真正接觸與理解它。

講座中,老師也分享了他從小就立定目標、一路堅持的故事。他說:「要去尋找你自己的目標。」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從小學音樂,到現在成為一位傳承與創新的音樂家,靠著不間斷的練習與信念,才有今天的成果。

讓我印象很深的,還有他講到音準與樂器的自由。他說,很多人以為他的樂器走音,其實是因為南管、北管的音階本就不同於西方的十二平均律。他還說:「二弦琴只有兩條弦,反而比吉他更靈活。就像你用雙腳走路,可以自在前行;三弦琴好比拄著一支拐杖;吉他就像多拿兩支拐杖,雖然穩,但不一定自由。」那種比喻非常貼近生活,也讓我第一次用這麼具象的方式,理解音樂裡的「自由」。從老師的話語與演奏裡,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旋律,而是一整個人與文化的生命力。

我學到的事

陳老師學過東西方樂器,最終選擇從土地出發、用月琴訴說台灣的故事。在他的手中,傳統樂器不只能搖滾,也能擁有鮮活的生命力。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提到為葉門導演 Amr GAMAL 的電影《腹荷(The Burdened)》配樂的故事。導演即使聽不懂中文,卻在每天跑步時聽著老師的音樂。明明語言不通,卻能從旋律中獲得安慰與力量。特別是當陳老師說,他收取非常少的費用,因為「我想把音樂送給這部電影,也希望把祝福送給葉門的和平」,我真的深受感動。

對台灣文化的省思

我們生長在台灣,這片土地孕育著獨特而多元的文化,但在日常中,我們越來越少機會接觸、認識它,認識自己的文化,不是懷舊,而是找回身為台灣人的根本,生命不該只有數理化,還需要音樂、藝術與文化來滋養,這些看似「不實用」的東西,其實能在某些時刻,帶來真正的撫慰與力量,希望我們都能在快速變動的世界中,保有那一份感性與柔軟。

從這些作品開始慢慢認識陳明章

🎥 月琴的前世今生

🎧 陳明章老師深度專訪

🎬 腹荷 The Burdened 電影映後分享


文化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實用」,而在於它是否讓你記得自己是誰。

有空,不妨聽一段民謠、看一場講座,讓我們重新與台灣這片土地的聲音連結起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dette在路上|我的英國生活與打工度假筆記
0會員
2內容數
歡迎來到「Odette在路上」! 這裡紀錄著我從台灣出發,前往英國打工度假的點滴。 每一篇文章都是真實心情的記錄。 如果你也正在準備出走、或想了解英國生活的大小事,這裡會是你最溫暖的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Thumbnail
說我是聽沈文程先生的歌長大的完全不是誇飾。臺語金曲是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我大概在認識沈哥(亂叫人)的名字之前就已經聽過他的很多首歌了。以前家人常播的電台與喜歡開車時播的音樂,有許多都是沈哥的作品,因此今天能看到本人、聽到現場表演,真的很開心❤️ 以下將分享參加演唱會的一些感想。   一
Thumbnail
說我是聽沈文程先生的歌長大的完全不是誇飾。臺語金曲是我童年的很大一部分,我大概在認識沈哥(亂叫人)的名字之前就已經聽過他的很多首歌了。以前家人常播的電台與喜歡開車時播的音樂,有許多都是沈哥的作品,因此今天能看到本人、聽到現場表演,真的很開心❤️ 以下將分享參加演唱會的一些感想。   一
Thumbnail
竟一直忘了來宣傳一下:幾位朋友會參加本周日2024/4/21周日下午14:30在台南文化中心的音樂會演出,歡迎參加。演出者有國際知名的鋼琴家陳瑞斌和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 陳瑞斌是台灣出身最酷的鋼琴家,沒有之一。我聽過他很多場次,他的神奇個人魅力,強大氣場,在音樂廳裡,總令爆滿的聽眾感動莫名。
Thumbnail
竟一直忘了來宣傳一下:幾位朋友會參加本周日2024/4/21周日下午14:30在台南文化中心的音樂會演出,歡迎參加。演出者有國際知名的鋼琴家陳瑞斌和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 陳瑞斌是台灣出身最酷的鋼琴家,沒有之一。我聽過他很多場次,他的神奇個人魅力,強大氣場,在音樂廳裡,總令爆滿的聽眾感動莫名。
Thumbnail
✨又一張全台語饒舌專輯來啦!⁣ 本張專輯,以他的社會經驗出發,把自己的社會歷練寫在歌詞裡,彷彿在夜深人靜的夜晚,一盞燈一杯酒,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心情。使用自己流利的台語,台語的韻腳編排讓人耳目一新,詞彙運用流暢不彆扭,結合西方音樂風格,創作出具有層次感的音樂,聽感極佳。
Thumbnail
✨又一張全台語饒舌專輯來啦!⁣ 本張專輯,以他的社會經驗出發,把自己的社會歷練寫在歌詞裡,彷彿在夜深人靜的夜晚,一盞燈一杯酒,在紙上寫上自己的心情。使用自己流利的台語,台語的韻腳編排讓人耳目一新,詞彙運用流暢不彆扭,結合西方音樂風格,創作出具有層次感的音樂,聽感極佳。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背着結他的Ian陳卓賢,彈奏着既Funky又Soulful的音樂…喂!半個字也未寫出,現在你還要在我的耳窩開派對,是甚麼意思?
Thumbnail
背着結他的Ian陳卓賢,彈奏着既Funky又Soulful的音樂…喂!半個字也未寫出,現在你還要在我的耳窩開派對,是甚麼意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