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人生就是一場流浪,有時你在台北車站捷運裡找方向,有時你卻在莫斯科的阿巴特大道上迷路。這不是那種Google地圖能救你的迷路,是那種你站在異國街頭,突然覺得自己靈魂有點空、有點滿、有點不知道為什麼鼻子酸酸的那種迷路。
我來到阿巴特大道,原本只是為了吃一家有人推薦的俄式薄煎餅。結果沒想到,這條街,比薄煎餅還厚重,比俄羅斯的冬天還有味道。阿巴特大道(Арбат)原本是14世紀時的古老商道,一開始是連接克里姆林宮和外城的交通要道,後來慢慢變成貴族和文人的居住區。到了19世紀,更是文化人、詩人、革命家的集中地。普希金,這位俄國詩神,文學界的周杰倫,他和老婆住過這裡,現在那棟樓變成博物館,門口還有他們兩個的雕像並排站著。
走在阿巴特大道上,有一種時空錯置的奇妙感。這裡雖然是觀光區,但它不膩、不假掰,不是那種為了遊客硬湊出來的街道。地磚踩起來扎實,每一塊彷彿都踩過革命者的腳印。街道兩旁有咖啡館、畫廊、紀念品店,還有一堆街頭藝人。這些人不是裝模作樣,是一種真正的生活力在流動。

走著走著,我被一個畫家攔下來,他說可以幫我畫速寫。我問他多少盧布,他聳肩說:「隨便你。」這種回答最可怕,但我還是失心瘋的坐了下來。十幾分鐘後,他遞給我一張紙,我看到自己的臉,好像比自己照鏡子還了解自己一點。那張畫像,我想我應該會好好的珍藏著,提醒我,我曾在莫斯科的一個午後,被一個陌生人真誠地看見過。
阿巴特大道的魅力,不只在建築,不只在歷史,更在那些你不認識的人。他們對你微笑,他們對你冷淡,他們生活在這條路上,像一種厚重的存在感,讓你覺得自己就算是過客,也參與了一點什麼。
還有那家咖啡館,叫做「Кофе Хауз」,我坐在窗邊點了一杯俄式黑咖啡和蜂蜜蛋糕,窗外下著毛毛雨。隔壁桌是一對老夫妻,女的嘴角有顆痣,男的戴著老派帽子。他們兩人什麼都沒說,就靜靜地喝茶。我看著他們的背影,突然明白,有些愛情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卻像阿巴特大道一樣,歷經滄桑後還穩穩地在那。
阿巴特大道有種魔力。你以為你來這裡是為了拍幾張照、買個冰箱貼、打個卡,但你會發現你其實是來這裡和自己對話的。你走過普希金的故居,會想:我有沒有這樣愛過誰?你路過那家賣老唱片的店,會想:有沒有什麼東西是我願意一直收藏、不捨得丟掉的?你在街頭藝人的歌聲裡駐足,會想:我什麼時候也曾這麼不顧一切地唱過?
阿巴特大道不是景點,它是一面鏡子,把你照得赤裸裸的,但又溫柔得不像話。
回旅館的路上,我突然想起那位畫家最後說的一句話,他說:「這條街永遠都在,只是人來了又走。」我笑了,然後回頭多看了阿巴特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