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分析師怎麼說, 並不是要被他們牽著走. 這是我用來訓練思維, 鍛鍊判斷力的方法之一.
分析師的評論
- 儘管面臨一些挑戰,蘋果報告稱,2025財年第二季營收年增5%,其中iPhone銷量恢復成長,Mac營收超出預期。該公司還宣布了一項重要的10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並增加了季度現金股息,這些對投資者來說都是正向的信號。
此外,蘋果正在積極透過將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來優化其供應鏈,這是應對持續貿易緊張局勢的戰略舉措。儘管存在與地緣政治風險和監管阻力相關的不確定性,但蘋果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以及強勁的財務狀況支持其買入評級。布萊恩懷特承認這些努力以及公司應對宏觀經濟挑戰的潛力,並對蘋果未來的表現感到樂觀。 - 雖然 3 月份季度業績和 6 月份季度指引基本符合預期,但我們認為管理層的基本評論好於預期,包括 (1) iPhone 升級用戶數量同比增長兩位數,(2) 中國區收入同比持平,(3) 蘋果在中國城市智慧型手機銷量排名前二,(4) 3 月份季度沒有需求或指引提前,6 月份季度指引中提前,6 月份季度指引中也沒有。此外,儘管蘋果的關稅成本與中國進口額呈高位掛鉤,但 6 月季度蘋果僅面臨 9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這表明東南亞生產多元化正在發揮作用。話雖如此,管理層無法為 6 月份季度提供任何細分領域的指導(甚至服務部門也沒有,但他們實際上總是會這樣做),無法承諾 9 月份季度及以後有多少產品來自印度/越南(導致關稅成本影響懸而未決),沒有解決定價或其他關稅緩解工具,也沒有提供新 Siri 推出的最新時間表。
- 蘋果的服務收入成長令人印象深刻,達到創紀錄的 266 億美元,成長 12%。此外,該公司決定批准 1,0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並將股息提高 4% 至每股 0.26 美元,這表明該公司致力於為股東帶來價值回報。此外,勞拉馬丁 (Laura Martin) 對利潤率的擴大以及 Mac 和 iPad 收入的強勁增長表示讚賞,這兩部分收入分別增長了 7% 和 15%。儘管人們擔心關稅導致業績指引減弱以及來自中國的收入略有下降,但這些正向方面,加上該公司 47.1% 的強勁毛利率,支持她對蘋果股票的買入評級。
- 蘋果表現強勁,iPhone 銷售創下紀錄,尤其是受到 iPhone 16e 的推出和關稅風險預期的推動。 iPhone 16 Pro 引入 AI 功能預計將增強高階機型組合,有助於在即將到來的財年增加出貨量並擴大獲利。然而,挑戰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來自本土品牌的競爭導致 iPhone 銷售下滑。此外,Apple Intelligence 除美國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版本的推出延遲可能會影響消費者情緒和銷售。儘管面臨這些挑戰,蘋果在半導體設計方面的進步和強大的用戶忠誠度支撐了其長期成長潛力。
- 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蘋果能夠透過將很大一部分 iPhone 生產轉移到印度來降低關稅相關成本,這有助於減少潛在關稅上調的影響。此外,iPhone 的需求與先前的預測一致,而該公司的供應鏈靈活性預計將緩衝任何進一步的關稅影響。支持買進評等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的需求穩定,中國是蘋果的重要市場。儘管來自中國的收入略有下降,但與前幾季相比情況有所改善,新的AI功能的推出可能會進一步推動設備更換。此外,蘋果在越南的 Mac 和 iPad 等其他產品線的生產能力確保該公司即使面臨潛在的關稅挑戰也能有效滿足美國的需求。
- 多種因素凸顯了蘋果強勁的財務表現和策略舉措。該公司公佈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季度業績,銷售額達到 954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每股收益也略高於預期,顯示獲利能力強勁。此外,蘋果多樣化的產品陣容表現出韌性,iPhone、Mac 和 iPad 的營收均顯著成長。該公司強勁的現金流產生和股東友好行動(例如增加股息和大量股票回購計劃)進一步增強了其財務狀況。馬利克也認為,蘋果的戰略重點是擴大其服務領域並應對關稅和中國競爭等市場挑戰,這是未來成長的正向指標。
另外,在這次財報中,高層也有提到這則新聞。下面是分析師對這新聞的看法.
- 針對蘋果應用商店行為的裁決確實給其股價帶來了壓力,但 Rakers 認為這是一個可控的問題,不會掩蓋該公司整體強大的市場地位和創新能力。 Rakers 承認法院的裁決可能會對蘋果的服務收入產生影響,但他認為蘋果強大的生態系統和忠實的客戶群將繼續推動成長。此外,該公司適應和應對監管挑戰的能力被視為其韌性的證明,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有利的投資機會。
- 美國銀行表示,美國聯邦法官對蘋果 (NASDAQ:AAPL) 應用程式商店做出的裁決給該公司的高利潤收入流帶來了增量風險。
以 Wamsi Mohan 為首的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他們維持對蘋果 (NASDAQ:AAPL) 的買入評級,理由是該公司盈利具有彈性,毛利率有上升空間,並且可選擇隨著時間的推移開拓新市場。
週三,加州法官伊馮娜·岡薩雷斯·羅傑斯 (Yvonne Gonzalez Rogers) 裁定,蘋果違反了一項法院命令,該命令要求該公司允許其應用商店 (App Store) 中的應用下載和支付方式進行更激烈的競爭,並將此事提交聯邦檢察官。
分析師表示,這項裁決將使開發商能夠引導消費者遠離蘋果應用商店,轉而選擇其他應用商店/購買機會,而蘋果將無法在這些地方收取佣金。
分析師補充說,目前此事僅限於美國,但如果這項標準在全球範圍內成功實施,所有在 App Store 之外進行的交易都將導致蘋果損失佣金。
根據 SensorTower 關於開發者收入的數據,分析師估計 App Store 每年為蘋果貢獻約 310 億美元的收入。據分析師稱,其中9%來自歐盟,35%來自美國,24%來自中國,32%來自世界其他地區。
莫漢和他的團隊表示,這項裁決顯示影響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分析師援引法院命令稱,“因此,蘋果估計,在無佣金模式下,客戶採用該模式將對收入產生數億至數十億美元的衝擊,幅度在 10% 至 25% 之間。”
分析師表示,總體而言,美國 App Store 營收約 110 億美元。鑑於該業務的高利潤率性質,每轉移 10 億美元的收入就會造成每股收益近 0.05 美元的損失。
分析師指出,如果我們假設所有大型開發商都選擇這種方式而不是在 App Store 上營運(大型開發商的收入約佔 50%),那麼收入損失將達到 50 億美元(佔總收入的 1.2%),每股收益損失將在 0.25 美元左右或 3%。
Mohan 和他的團隊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這將導致約 160 億美元的收入損失(4%)和每股收益 0.80 美元(10%)。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都是相當激進的假設,上訴程序仍可能對結果產生重大改變。
分析師補充說,蘋果打算遵守法院命令,但也打算上訴。
分析師的目標價: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使用者若欲參考各資訊而進行任何投資或其他特定目的行為,仍應審慎評估後為獨立判斷,若因而導致任何直接、間接、附帶損失,皆應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作者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