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復活劫》比較不理解,對我而言它像小品,如果想思索死亡的可能性可以看看。《跳進部落的孩子》是非常棒的紀錄片,對於喜歡真誠的我,看沒多久就眼眶泛紅。《看我今天怎麼說》則是感人值得關注的粵語片。
復活劫

挪威的微驚悚劇情片,觀看時會覺得有時候活著可以比死還死寂,在一次異像之後,墓地裡死者突然再度回到親友身邊,這些回來的人是什麼呢?
如果死亡沒有在活人世界劃下界線,那還能算是死亡嗎?它跟受傷有何不同?這些是本片讓我再再思考的哲學問題,片中復活的媽媽冷酷笑著在兒子生日時把禮物兔子捏死,另一名復活的兒子與老婦人幾乎沒有任何生氣,緩慢的行動甚至攻擊人,讓人省思活著時究竟是什麼跟行屍走肉產生區別。結局是湖上道別,但或許是重聚吧。
跳進部落的孩子
南投羅娜部落的一群孩子與老師在街上討論舞蹈課程與日常,這是本紀錄片的切入鏡頭。故事旨在敘述布拉瑞揚舞團的創辦者排灣族的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原本在雲門舞集有機會登上世界級舞台發光,選擇回鄉創辦舞團帶領新苗的艱辛路。
影片除了劇場表演、在街上練舞和後台汗水與身體交織的苦練,剛開始看到他們一開始獨特樂天的口氣和鄉里宴席桌上的特色舞蹈就覺得有種感動,因為舞者有傳遞出他們投入的熱情,而這點正是靈魂人物布拉瑞揚老師最在意的,他12歲的時候看到雲門舞者在舞台上颯爽的模樣,震撼不已自此習舞,路途在14歲時前往高雄就學,回頭看自己當時學國語竟然從外來者身上學得異樣的優越感,感嘆過去文化精神因為侵略消磨,如今努力不懈的用教育進行復甦,起初不被家人理解,他甚至曾覺得「爸爸你為什麼不說出來?你覺得很丟臉嗎?」從此更堅定他練舞想獲得肯定的信念,這不只發生在老師身上,許多同胞都難免經歷這樣的家庭衝突,甚至有「不會讀書才去跳舞」的陳舊過時觀念,「從那一刻起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父親接受」就形塑他們改變自己與夥伴命運的決心。
「自由派我會欣賞,不一定到羨慕」、「這些學生我會很欣賞,因為我達不到」的思緒是布拉瑞揚有識才且惜才的思考證明,而與國小同學陳寶蓮在家鄉台上的舞動有讓我想起曾經的跳舞感動,他在台上致詞表達媽媽有來但爸爸沒到場的遺憾(金峰鄉郭福連),但老父親「我也沒想到你會變成舞者」一語反映家人仍然是關愛孩子的,只是在大環境與世道變遷下不知所措,最後變得好像盡在不言。
布拉瑞陽舞團成立六週年在雲門舞集有五個舞作,背後的靈魂布拉瑞揚秉持:「人跟人合作一起完成轉換有一種振奮的感覺」、「當我們一起時這個模式會變得很珍貴」、「可能我都一個人,所以看到在一起的狀態都會很滿足」等等信念,也因這些想法堆疊獲得人生成就第22屆國家文藝獎,和張艾嘉等人一同受勳,儘管看完覺得這個頭銜跟他投注在舞蹈事業的人生相比微不足道。
「可是我衛生紙用過了欸」(還是去拿新的
「今天雖然才第二場,可是我已經表演兩百場的感覺(顯示藝術家創作時的全力
「我覺得我可以撐五年,我好厲害(反映舞者的自我鼓勵
「你們到底把我當什麼?「我好想哭,我好想自殺(反映老師用情之深
「身體雖然是自己的,但他也是工作注意自己的私生活(論紀律
「祖先有保佑你,不然會更嚴重,不要亂講祖先的壞話(論樂天
種種歡愉血淚中看到學徒和朋友樂天的一面,就算受傷也索性去市區賣宵夜維生,另一方面更看到老師視孩子如己出的心情。
2011年跨年的時候布拉瑞揚很徬徨,沒有愛情沒有工作,但覺得沒有關係就回家吧,灑脫的逆流決心,反映戲劇中都會有終極高潮,現實人生卻是不斷的起伏,那麼我們如何認清現實闖蕩世界呢,他們的旅程就是可以幫助尋求解答的故事。
(2025-5-3,喜樂)
看我今天怎麼說
我蠻喜歡本片的,可以與先前的日本聾人父母養育的健聽作家之子傳記片《我生活的兩個世界》對照。過去香港有聾人政策,即使聾人也要靠助聽器輔助聽力,在學時學習用口語表達而不能用手語,有點像過去台灣學校不能用台語一樣。
健聽仍會漏聽
手語是邪教
我以聾人為榮
我寧願跟魚游泳
手語我母語 祖宗都手語
女主角助聽器大使素恩的處境竟然很像殖民社會中的弱勢,與叫囂被宵小利用的陰沉解讀稍微不同,本片素恩代表一種處在強弱衝突之下希望維持本心的搖擺人,略去企業、群體或國家賦予的包袱,我覺得其中「自由」與「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苦」這些點很值得看,好幾度都令我對素恩的幸運與不幸感同身受,推薦對這種衝突有興趣的人。
(2025-5-1,秀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