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做法是建立在股價總是漲漲跌跌的前提下,要入場的好時機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盤整許久後忽然上漲;第二種則是盤整後忽然大幅下跌的情形。這兩種方法都需要等待時機,所以建議可以建立一個股票觀察池,以觀察下一個輪漲的個股會是哪一個?如果忽然大跌了也可以進去撿便宜。
接續上一篇文章,賣壓是沈重的,不要奢望會有主力出現,將股價由綠轉紅,但有可能因為其他的主力想要進場撿便宜,而將股價抬高一些。而這個將股價抬高的過程,會不會就是獲利的機會點呢?依照一般原則來思考的話,一檔股價會持續下跌,當然就有可能是景氣不好,或是公司獲利不佳等等。月光也逢低買進過個股,這樣的個股要等到股價再度奮起,有的可能要等到半年甚至超過一年那麼久。但如果是利多不漲的話,是不是就有什麼玄機在其中呢?例如蘋果公司每年在9月出會發表新機,但直到9月卻不見股價有何起色,這或許可以解釋說是利多出盡,但如果還反向下跌,那是不是可以期待有上漲的空間呢?
簡言之,在好公司股價相對低點時買入這樣的道理,用在當沖上面,就是可以考慮,在好公司並沒有連日漲過多且當日股價忽然暴跌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入場撿便宜,期待主力也進場買入以增加持股張數。這是基於想要進場撿便宜時可以產生的獲利機會。
這樣的做法是建立在股價總是漲漲跌跌的前提下,要入場的好時機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盤整許久後忽然上漲;第二種則是盤整後忽然大幅下跌的情形。這兩種方法都需要等待時機,所以建議可以建立一個股票觀察池,以觀察下一個輪漲的個股會是哪一個?如果忽然大跌了也可以進去撿便宜。
因為月光也發現目前自己操作獲利的個股也就那幾個,因此對於有效的個股就可以重複找機會去做。況且,大部分上漲的個股,都是漲一波之後就開始漸漸往下,如果一開始沒有跟上,那就沒有介入機會。光是忍住不追高,至少就可以幫自己減少許多虧損的機會。 其實還是會有介入機會的,但那個時間點很短,而且可能在每天九點半之前的轉折點沒上車就沒機會了。因此,要找尋的標的就是漲勢強勁的個股,比較好操作;另一種就是下跌後會有強勁反彈的強勢股。這樣的做法就像是去空方的場子找買點!在個股跌深,空不下去的時候進場買入,當然這跟要在快要漲停時開始進場做空一樣違反人性,因此一樣要慎選標的,也不要期待自己能夠抓到多大的反彈。大體而言,還是要挑選基本面好的個股,這並不代表波動不大難以做多。
就算是高價股,也一樣是跳三個檔位以上就能開始獲利,其實還是要靠企業體質要強健才行。例如以台積電來說,體質強健是無庸置疑的,但身為電子股的一員,上下的波動也還是有的,所以對於不想承受太大的波動的投資人而言,還是會挑選指數型ETF作為投資標的。月光認為,如果以台積電作為當沖標的之一,然後就獲利所得的錢用來增加指數行ETF的持股數量,也是一種操作策略。當沖所獲利的金額,本來獲利就是不固定,且沒辦法每個交易日都可以進場交易的。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累積一筆錢之後放在ETF或是債券上,賺取穩定的收益報酬,這才是被動收入的一種完成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