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麥特的話
02 下週事件
03 財報更新 - CFLT / ANET / CEG
04 持股比例
---
【麥特的話】
因為小兒子病情需要長期到醫院追蹤,經過半年的等待,我們終於被安排到了溫哥華的兒童醫院。因為要追蹤以前開刀的結果是否良好,所以本次要做核磁共振,一開始小兒子聽到要打針全身麻醉,就感到很不安,連我都幫他緊張了起來。後來醫生覺得小兒子的表現很穩定,也能很順利的溝通。所以醫生就跟小兒子討論,希望他可以在做核磁共振的時候,可以完全不動,就不需要打針麻醉。
接著醫生就帶小兒子到一間診療室,裡面是做核磁共振的模擬室,並且耐心地跟小兒子解釋,他會在過程中一直聽到不同的聲音,在這段時間內都要完全不動。醫生看小兒子都能夠配合檢查,也很乖的一動也不敢動,極度害怕打針,所以就決定試試看不麻醉進行核磁共振。因為這間是專屬兒童的醫院,所以他們還可以讓這些小朋友選擇要看什麼電影,小兒子挑完電影後,就很有活力的進去挑戰看看了。
在三十分鐘的過程中,我也在裡面陪小兒子,也不斷回想起,他不到一歲的時候,也有做過核磁共振,那時候都還不會走路,沒想到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這一路上的確有很多波折,但是幸好他發展的一切都很順利,也很感激這一切,想一想還真的是鼻酸。後來檢查順利完成啦,護士還特地去拿了禮物給小兒子,說這是他今天表現好的獎品。

本週會提到CFLT / ANET / CEG的財報,原本想要連CELH都一起寫一寫,不過時間真的是不夠了,所以讓我拖稿到下週吧,註:CELH基本面不變,我繼續持有著。
---
【下週重要事件 (5/12至5/16),如表1】
*** 我是利用軟體查詢各公司財報日期,實際還是要看公司公布日期 ***

表1:5/12 – 5/16 重要事件
---
【CFLT FY2025Q1 Earning Review】
財報發布時間:20250502
【本季營收】
總訂閱收入年增 26% vs. 共識 23%,其營收也擊敗了營收指引上緣 $254M。而雲端業務年增 34% vs. 共識 34%,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指出,雲端業務為公司帶來了大量新客戶,這與市場的增長預期一致。CFLT報告顯示,自三月起,一些重要客戶在雲端業務方面開始減緩新專案的添加速度,並將重點放在成本優化上。相較之下,較小的客戶群的消費活動保持穩定。
比較意外的是,本次的平台業務年增 18% vs. 共識 11%,超出市場預期許多。CFLT在去年九月中啟動了OEM計畫,首波合作夥伴包括阿里雲智能、Infosys 跟 Mindgate Solutions。而在今年三月初新增了沙烏地雲端運算工作這個夥伴。簡單來說,CFLT目前公開的合作夥伴大多以國際市場為主。

本季的亮點表現是超過一百萬美金的客戶,一口氣增加了16家,也是最高的紀錄。而新客戶增加了340家,是CFLT這三年來最高的客戶增加數量。

【下季指引】

【麥特結論】
本次管理層為了因應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所以下調之前提供的全年營收,從$1.117B至$1.121B的範圍,下修至$1.1B至$1.11B。雖然有些券商的論述是,財報後大跌是因為下修了全年營收指引,但是我從電話會議中的逐字稿看到的,是謹慎的預期管理。根據上述的新資訊進入,我認為其CFLT基本面沒有改變,仍然看好CFLT的發展並且繼續持有4%的份額。
---
【ANET FY2025Q1 Earning Review】
財報發布時間:20250506
【本季營收】
本季ANET仍是繳出很好的成績單,其營收結果大於自身指引上緣跟市場共識。

【下季指引】
本次管理層為了因應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所以沒有上調全年營收指引。可能是因為這點出現了失望性賣壓。

【麥特結論】
- 公司作風保守:從開始追蹤ANET這間公司,就發現管理層是很保守的。舉個例來說,公司通常會在每年年底給予明年的全年營收指引,公司FY2024年初的時候,公司給予的全年指引是10% - 12%,而最後公司在年底的實際營收成長達到了20%。公司常針對市場進行預期控管,並且在每次財報中,確認營收趨勢正確,再逐步慢慢提高其指引。然而,管理層在此次的電話會議中,明顯表達了對於關稅的不確定性,我自己覺得表現得有點過頭了。鑒於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公司這次維持了全年營收指引,沒有進一步上修。
- 乙太網四大客戶:
- 前兩大客戶 META + MSFT,ANET有35%的營收都來自於這兩大客戶。公司也重申了,這兩大客戶都會在年底前,放量生產50,000至100,000個GPU大型叢集專案。
- GOOG,動作相對慢一點,但是也在進行中。
- ORCL,動作也比較慢一點,並且沒有什麼討論到。
- AI 帶來的機會:公司管理層本次也維持了前端跟後端網路都可以各貢獻$750M的營收,除此之外,也維持了前後端網路1:1的觀點。
- 結論:在看完逐字稿跟券商論述以後,我認為本次財報並無重大資訊更新,電話會議討論的內容也跟上季相近,討論重心還是放在乙太網的四大客戶,並且期待全年營收指引能夠逐步上修。我認為持有ANET的理由依舊存在,因此我保有10%的份額。
---
【CEG FY2025Q1 Earning Review】
財報發布時間:20250506
【本季營收 & 下季指引】

【全年指引 & 市場共識】
CEG只有給予今年的EPS目標,而目前市場定錨在$9.4,其餘的數字則是當前市場共識 (2025/05/07 更新)。

【麥特結論】
- 收購Calpine:
- CEG在上季收購了北美最大的天然氣公司,而天然氣比傳統的石油跟媒更清潔,但是碳排放量還是遠高於核能跟再生能源。
- CEG原先的核能發電量 = 22GW,這次收購會再加26GW的天然氣。建造的是全國最大的清潔、可靠的零碳和低碳資源艦隊。
- 除此之外,管理層提到希望能在今年完成對Calpine的收購。
- 監管問題:
-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重溫一下兩種併網方式
- 前端併網,也就是把工廠接到市區的大電網。
- 後端併網,也就是用戶端儲能,也就是不連接大電網,電廠直送電到資料中心。
- 照理來說,後端併網這種方式,是可以直接給資料中心供電的。但是資料中心的電量太大了,但這樣電網業者就會抗議,因為他們沒辦法拿到利潤,就會變成需要討論的 "灰色地帶"。
- 公司管理層不斷強調,CEG可以依照客戶想要的方式,不論在電表後或是電表前供電,或是有沒有共址供電都可以。但由於FERC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也就是美國能源警察) 討論時間太長,當前也沒有相關法規,因此,客戶正想要選擇前端併網的方式,也就是直接連接到電網。
- 資料中心的電網需求
- 管理層本次也有提到,針對於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評估。他們參考很多方的計算,比如說ERCOT (德州) / MISO & PJM (賓州、紐澤西、馬里蘭) 的預測,到FY2030 資料中心將需要140GW。
- 但是管理層也有發現,這些報告的計算,很有可能是重複計算。比如說在A地要蓋一處資料中心,而兩份報告都重複把該資料中心的需求計算進去。基於上述理由,管理層已經把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打折,發現需求還是很驚人 (第三方顧問則認為是75GW,對於CEG來說還是很多)。
- 整體用電量大幅成長,未來電價也很有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 結論
- CEG擁有美國最大的核電廠機組,業務遍及了48個州,加拿大和英國。本次的財報的新資訊進入,沒有影響到當初的持有理由。我們仍看好在資料中心的蓬勃發展下,其電力需求不斷持續擴張。根據我們之前的討論,可以認定核能是當前的趨勢,各國政府也正在大力推動核能作為主要發電能源。
- 因此我仍持有5%的CEG份額,看好其未來發展。
---
【持股比例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