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台股下跌了52 點,收在21,730點。台積電昨天則是下跌了 6 點,收在 993,在開盤時有一度上到千元之上。最後開高走低收在993 元。台股的大盤昨天也是上下振盪。聯發科的部分,昨天上漲了10點,收在1370元,鴻海昨天則是下跌了 3.5元,跌幅有 2.14%。昨天的金融類股相較電子股的表現則相對比較好。台新金上漲了1.52%、兆豐金上漲了 1.75%、元大金上漲了 1.36%、國泰金也上漲了 1.36%、玉山金上漲了 0.84%、金融股龍頭富邦金也上漲了 0.63%。

市值型ETF
在台積電的表現不佳之下,昨天的市值型ETF的漲勢稍歇,大都與大盤一致,在平盤附近的小跌,0050 收在 182.5; 006208 收在107.3,今天我多列出了一檔00850,00850也小跌了 0.05%,收在42.75。

高股息ETF的部分
高股息ETF因為沒有台積電,大部分還是維持著一下上漲的趨勢,昨天的 0056 下跌了 0.15%、00878 下跌了 0.14%。但是00919因為前幾大成份股,聯發科、長榮、聯電、長榮航在昨天都有不錯的表現,上漲了 0.54%。而00713 因為其主要成份股表現不錯、遠傳大漲了 4.29%,站回了 90元,還有統一、台灣大和台新金昨天也都有 1 %以上的漲幅,讓00713昨天也上漲了 0.68%,在高股息中,算是表現的不錯的。
美股指數的部分
昨天的道瓊上漲了 252 點,收在42,303,道瓊最近在股災反彈完之後,在年線與上方的最後一個半年線之間盤整。NASDAQ 昨天則是小跌了 0.37%,S&P500則是在平盤附近小漲了 0.29%。費城半導體則是跌的比較重一點,跌了 0.84%。

因為之前的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13 日參加由美國總統川普率團的美沙投資論壇宣布,將出貨沙烏地阿拉伯 Humain 公司超過 18,000 顆最新人工智慧(AI)晶片。 NVidia上漲了 4.17%、美超微上漲了 15.66%、AMD 上漲了 4.69%。
最近業績不錯的 Google 推出了全新AI系統AlphaEvolve,AlphaEvolve的核心特色在於其自我進化機制,透過反覆試驗、評估與優化,它能找出更快的數學與計算解法。相較於前一代模型AlphaTensor,AlphaEvolve在矩陣乘法演算法的效率上有顯著突破。Google 新的AI Deep Learning 的技術,也讓昨天 Alphabet 的股價上漲了3.67%。Tesla 昨近也在持續地反彈,昨天又上漲誕 4.07%。持續表現良好的有 Netflix ,股價又站上了1150,昨天上漲了 1.1%。
之前 Intel 有說,他們1.8奈米(18A)的先進製程有客戶通過測試 但18A尚未贏得任何客戶的「重大」訂單,消息一出,Intel的股價昨天大跌 4.57%。Meta的部分,則是因為AI 功能遲遲無法有進展,最近的股價也是相對的掙扎,昨天小跌了0.92%。
台積電ADR 的部分,昨天則是小跌了 0.58%。

鮑爾指出供應衝擊使政策面臨挑戰
美國聯準會主度鮑爾,在昨天在Thomas Laubach 研究會議上表示:
「由於結構性經濟變化,長期利率可能會維持在高檔。」
鮑爾警告:
「未來供應衝擊可能更加頻繁,使通膨變得更具波動性。雖然長期通膨預期仍穩定在聯準會2%的目標附近,但過去接近零利率的時代不可能回來。」

美國經濟可能正進入一個供應衝擊更頻繁且更持久的時期,這將使通膨變得更不穩定。他表示:
「我們可能正進入一個更頻繁甚至更持續的供應衝擊(Supply Shock)時期,對經濟與央行政策都是一項艱難挑戰。」
這裡補充一下供給衝擊(supply shock)是指突然增加或減少某種(或總體)商品或服務的供應的事件。 這種突然的變化會影響商品或服務的均衡價格或經濟的總體表現。
經濟學上說的「供應衝擊(Supply Shock)」,指得是整體商品或服務的供給,突然發生變化。像左邊這張圖,就是負向的供應衝擊,比如說戰爭、關稅、原料短缺,會讓生產變得更貴,結果就是物價上升,經濟成長下降。而右邊這張圖,是正向的供應衝擊,像技術進步、生產效率提高,就會讓商品變便宜、產出變多,理論上對於經濟成長是有幫助的。
這種供應面突然的變化,其實對聯準會來說很難因應,因為它不只會影響通膨,也會影響經濟成長,所以像鮑爾最近提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政策該怎麼走,就變得更複雜了。

自2024 年 12 月以來,聯準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4.25%-4.5%,目前交易水準為 4.33%,與疫情後的接近零利率時代形成鮮明對比。鮑爾強調,面對更多樣與頻繁的經濟衝擊時,清楚傳達政策不確定性比以往更為重要:
「在不確定性更高的時期,有效溝通意味著我們必須明確傳達對經濟與前景的理解範圍。」
我總結鮑爾這次的談話釋出三大訊息:
- 聯準會指出高利率可能成為新常態
- 政策決策將更關注供應面風險與政策溝通
- 市場溝通透明度將成為聯準會策略調整的重點之一

Bessent 表示不會有 Supply Shock
對於鮑爾的言論,我想起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四月底曾向記者表示,川普的貿易政策不會像一些經濟學家和執行長所警告的那樣,導致消費品短缺。
「我不認為我們會遭遇供應鏈的衝擊 (supply shock)」貝森特在白宮簡報會上說。「我認為零售商已經在事前妥善管理了庫存。」
貝森特補充道
「我和數十家公司對話——有時是每天,至少每週都會談——他們知道川普總統致力於公平貿易,並已做好相應規劃,」。
但目前為止已有大量證據顯示,運往美國的商品出貨量正在快速下降, 鮑爾或是 Bessent 說的是對的,可能需要時間來驗證了。

四月份PPI指數下跌
根據週四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4月批發物價大幅下跌,創下自新冠疫情打擊經濟以來最大單月跌幅,原因在於關稅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廣受關注的批發通膨指標「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顯示,4月美國生產者收到的價格較前一月下降了0.5%。從年增率來看,通膨從3月的水準放緩至2.4%。3月的原始估計曾顯示月跌0.4%、年增2.7%,但後來大幅上修至月持平(0%)、年增3.4%。
根據FactSet的數據,經濟學家原本預期4月的物價將月增0.2%、年增2.4%。
導致4月物價下跌的主因之一,是「貿易服務」價格大跌1.7%。該分類衡量的是批發和零售業者的毛利率。雖然這是一個波動性較大的分類,但RSM美國公司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週四接受CNN訪問時表示,貿易服務的大幅下滑顯示企業的毛利率正在被川普總統實施的關稅所侵蝕。
Brusuelas表示:「我們開始看到貿易政策的影響滲透到實際數據中,顯然這已經開始影響企業的收入與利潤。」
他也指出「這些更高的成本很快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台股的表現
鮑爾的談話,算是為目前市場的反彈澆了一桶冷水,聯準會希望市場在政策未明確之前,要大家「習慣」高利率的時代。這時候,我們大概也只能期待川普,先好好地處理俄烏的問題,先放棄他想要讓美國再度偉大的關稅戰。讓「政策走向」明確。讓市場有時間來修補,這兩個月來的「關稅亂象」。看有沒有機會減少鮑爾說的 supply shocks。
另外的好消息是,目前全球的AI 需求,仍然是非常的強勁,這樣的好壞並呈,我覺得台股還是會在美國沒有發布對台「不利的」對等關稅前,台股還是會依基本面的反應,在年線之下盤整等待下一個好消息到來。
今天我覺得台股若可以維持小跌或是平盤附近的緩漲,對大家而言就是一個不錯的消息了。

如果喜歡我以上的內容,也歡迎您到訂閱我的 YouTube頻道:
SZ的存股筆記 - 鮑爾警告供應衝擊、高利率將成新常態?AI熱潮撐盤!|美股、ETF最新動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