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第一季財報已於114年5月16日公布,精選13檔成分股
核心持股:統一、台化、正新、佳格、寶成、中宇、中華食、中碳、大成
衛星持股:晶采、力泰、僑威、東洋
權值指數799.55,大盤指數21843.69,台灣50指數183
相較114年4月2日數據:
權值指數809.95(跌幅1.3%,累積報酬率65.1%)
大盤指數21298.22(漲幅2.6%,累積報酬率117.2%)
台灣50指數176(漲幅4%,累積報酬率138.5%)
註:累積報酬率自102年第一季開始計算。


空中樓閣已然形塑,隨時有崩塌可能,惟時機總出人意料,僅能防範,無法完全規避。權值指數不敵大盤與台灣50指數,此結果對本人研究方向與策略規劃具象徵意義:投資,就是驗證判斷的過程,思維邏輯與心理素質決定成敗。
累積報酬率仍遠落後前兩項指數,幅距達52.1%~73.4%,評估1年內無法顛覆!惟現階段市場側重「價格泡沫」與「價值膨脹」,資金偏移至單一個股/族群的機率較高、輪動迅速,資產增值隨時可能因系統風險而反蝕,危機漸增的同時,長期投資者不妨落袋為安,備妥銀彈伺機再戰。
貿戰衝突(關稅制裁)、政治變局(俄烏/以哈/印巴戰爭)、石油/黃金/原物料/晶片價格波動等風險未減,一般投資人對此無抵抗能力,僅能良性應對;行情居高震盪,貪婪之際不免疑慮,資金換手動能隨時可能終止,應靜候流動性與心理因素隨週期循環,「價值彰顯」與「存續概率」終將是獲利關鍵。
鑒於市場指數仍處相對高檔,政策利多、科技發展及兩岸情勢衍生的蓬勃產業抵銷景氣疑雲,與國際金融(匯率、關稅等)及人為災難/風險(戰爭、產業移轉等)呈拉鋸走勢,致行情隨時可能反轉,惟仍可視為「均值回歸」,崩盤尚屬未定之天。建議維持「選股不選市」、「分批持有」、「逢高變現」策略,保留進退彈性。

第一階段避險108年5月20日起案,第二階段避險114年4月2日起案,帳上現金仍足,可因應未來系統性風險,批次建構資產護城河,晉升造市(勢)者。凜冬將至,市場裡的對手是人,「不確定性」遠比「風險」更值得關注,卻難以界定與掌握。
唯有發掘與投資「價值」,洞悉市場趨勢,長期持有與精確轉換,才能規避或抵消風險,提高財富蓄積的可能性;惟不代表盲目低價搶進,應分批承接跌幅相對較深且具投資價值標的,俟行情走穩或價格回升後變現,該投報歷程通常較短、獲利頗豐。
目前市場依舊背負高基期原罪,充斥法人較勁、股匯震盪、國際征戰、政治動盪、科技創新、產業迭代等不確定因素,建議適時調整操作策略,站穩趨勢奇點的最佳區位。


113年第一季報告建議「實驗對象」---晶采(8049)
113年6月3日持有成本40.2元
113年8月15日除息2.7元,還原權值37.5元
屆至114年5月16日 股價31.05元
合計總投資天數348日 報酬率-17.2%
年化報酬率=總報酬率/總投資天數X365
=(296.5%-17.2%)/(6503+348)X365=14.9%
絕對報酬達成率40/41=97.6%
113年第二季報告建議「實驗對象」---晶采(8049)
113年9月4日持有成本34.85元
屆至114年5月16日 股價31.05元
合計總投資天數255日 報酬率-10.9%
年化報酬率=總報酬率/總投資天數X365
=(279.3%-10.9%)/(6851+255)X365=13.8%
絕對報酬達成率40/42=95.2%
113年第三、四季報告建議「實驗對象」---中華食(4205)
113年12月2日持有成本88元
屆至114年5月16日 股價92.2元
合計總投資天數166日 報酬率4.8%
年化報酬率=總報酬率/總投資天數X365
=(268.4%+4.8%)/(7106+166)X365=13.7%
絕對報酬達成率42/44=95.5%
第七期指數基金113年6月3日起持有3檔,成本53.45元
114年4月2日價格51.43元 報酬率-3.8%






註釋:
(1)上述統計數字為切合「基準投資模式」呈現,僅與本人衛星持股實績相符。
(2)為防杜負向績效、補償衍生性成本,制定「應變投資模式」,可參照112年第一季報告:國泰金(2882)成功案例。
(3)投資年化報酬率13.7%,警訊(新手死在山頂,高手毀在崩跌,老手敗在盤整)仍未停歇!?探索的過程偶有疑惑,但未達恐懼,山頂的壯闊令人回味再三,更期待山腰(指數橫盤)動人的「散戶悲鳴」!
(4)絕對報酬達成率95.5%,再次證明只要企業體質與營利本業沒有結構性窒礙,股價回升終究只是「時間」與「週期」層面因素。
(5)局勢研判不應著重事件本身,更該關注人對此解釋的「集體意識」走向。
(6)106年3月16日啟用指數基金機制,113年4月1日第六期結案,置重點於加速獲利、平衡風險與競逐更大溢酬,該基金將充分發揮時間複利綜效,為整體投資組合之安定基石。

金融市場沒有絕對優劣與趨勢,只要做好投資規劃與風險管控,賺錢就是一門水到渠成的學問。名為金錢的遊戲鮮少長期贏家,卻有滿坑滿谷的階段性輸家,唯有制定策略、遵守紀律、善用心法,理解風險屬性與遞延存續期間,才有資格與機會在市場競逐。
鑒於關稅壁壘與國際爭端等系統性風險,幾乎所有指數均高檔震盪,針對資金再投入方面制定完整策略,分析「週期優勢」、「產業屬性」、「獲利機率」與「存續潛力」,以批次投注達成資產配置目標。本次選股「實驗標的」建議持有晶采(8049),分析如后:

雖說實驗,評估該標的具投資價值,規劃投入10%資金避險,投資人不妨酌量投資。雖說仍存下跌風險,不過依客觀研究數據,理論上不比其它類股差,且下檔具有強勁價格支撐力道。
因應財務自由願景,續執行「無息貸款投資效益評估」、「指數基金槓桿操作」、「財務周轉循環架構驗證」與「S指數基金沙盒試驗」,作為後續去風險化槓桿投資理論基礎。
論及「無息」、「周轉」機制,簡言之,只要策略運用得宜,資金來源不僅毋需計息,交易成本也得以代償,藉此優勢較其他投資人更快達成獲利目標。相關技術層面屬個人智財專利,目前無揭露意願與必要。


本期選股標的異動:
新增:無。
刪除:台化。
還原權值77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