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回憶
2003年,我在龍洞漁港安檢所當兵,待了一年多。
半夜裡,巡邏的範圍,北起鼻頭角燈塔,南至和美國小,監視著龍洞灣的海岸動態,防止走私偷渡。
2008年單車環島時,我曾在台二線公路上,俯瞰龍洞灣。
接著再訪龍洞,就是十多年後的今天了。
2025年5月3日,我再度從台二線左彎,彎進了小漁村。
昔日純樸的小漁村不見了,到處都是我不曾見過的浮潛業商家。
只有安檢所的建築,還是當年那個味道。

遊客眾多的龍洞灣
從和美國小,沿著海岸線往南行走,前往攀岩地點「長巷」。
和美國小以南的海岸線,我沒有走過。
因為那不是我的巡邏範圍。
夜裡,偷渡船如果在和美國小以南海岸線靠岸的話。
他們只有兩個選擇,其一往北走,抵達和美國小。
我跟弟兄就在這裡守株待兔,比較輕鬆,而且安全。
其二是往南走,那就是友軍的責任範圍了,不關我的事。
(我們兩哨所,曾經一個堵北邊,一個堵南邊,合力抓到19個大陸妹。我因此放了榮譽假3天。)
回憶結束,該攀岩了。
長巷
前往「長巷」時,我邊走邊跟CEO聊天,提到今天是我第一次到龍洞攀岩。
CEO隨口問起我,去年九月怎麼沒有來?
(中搜溯攀部,每年五月、九月都會辦理龍洞攀岩活動。)
我想了想,去年九月,我剛好去溪仙大會啊,已經先報名那個活動了。
所以沒辦法來。

漂亮的海岸線 義工淨灘中
下午攀完岩後,從「長巷」走出來,我跟CEO補充說。
如果去年九月,我沒去溪仙大會的話,其實也不會報名龍洞攀岩。
因為那時候我對攀岩很挫折,還在東海岩場底下四板玩耍。
30人左右的隊伍,我走在最後幾個。
抵達「長巷」時,大多數人都進到「長巷」裡面,我就在外面待著。
部長要阿斌學長先鋒「長巷」口,一條攀岩路線。
我有點震驚,如同井底之蛙看著大岩壁,這個大岩壁,真的可以攀上去喔?
那是電影才會有的畫面吧,我充滿黑人問號。
我回想中搜20期去過的麗陽岩場。
在岩壁的體量及視覺效果上,根本小巫見大巫。

阿斌學長攀爬中
阿斌學長咚咚咚就上去了。
我感覺我好像看到了一頭「神獸」。
部長接著要我頂繩攀登,我說不敢,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其他人攀登後,我深吸一口氣,才硬著頭皮上了。
上岩壁之後,居然沒有恐懼的感覺,只覺得有趣。
因為「一直在找手腳點、一直在找往上爬的方法」。
找到了,就可以往上,找不到,就繼續找,直到力竭。
我有一種走迷宮或者拼拼圖的感覺。
每一次的找到,都是喜悅、都是成就感,直到完攀或力竭。
我最多曾在一個位置上,摸索了五六分鐘,最終得到了甜美的結果。
只是對幫我確保的學長,有點不好意思,時間太久了...。
這裡,我要說明一下∶我真的沒有恐懼了嗎?
其實,我是害怕的,只是不去想而已。
一個明顯的證據是,我不敢回頭往下望。
我怕我看了之後,就失去了往上攀的勇氣。

長巷內
「長巷」裡有五六條路線,我爬了一條後,就出來到「長巷」口。
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長巷」口。
因為「長巷」口緊靠海洋,有著無敵霹靂厲害的海景。
而更重要,更賞心悅目的是∶
在海景的襯托下,我看著東火學長,先鋒那個二十幾公尺高的大岩壁,我感到無比震撼!
東火學長的身軀很渺小,但力量卻很強大,始終堅定不移地往上攀登。
我心想著:這真的是免費能看的表演嗎?

東火學長的身影
「神獸」衝擊
每個禮拜四的東海攀岩,對我而言,都是一次「刺激」,一次正面的激勵。
尤其是,當我仰望那些在「東海岩場中路」上前進的學長姐。
我把他們視為「神獸」。
(「神獸」在這裡的語境下,是一個高度正面的評價用語。
希望這樣的形容,沒有讓他們覺得不適。)
我期許自己,有一天可以追上他們的影子,或僅僅是,更靠近一些也行。

東海岩場
今天來龍洞之後。
那個「刺激」,那個「正面的激勵」,卻有點不一樣了。
似乎成了「沮喪」?
上遊覽車,前往福隆海水浴場住宿地時,我一直在想∶是沮喪嗎?
抵達全聯補給時,我才想清楚「不是沮喪」,肯定不是。
那麼,到底是甚麼情緒?
我說不出來,但就是一種「自己不是很喜歡」的感覺。
從2024年3月進中搜以來,我在許多中搜相關活動中,就不斷見識各種「神獸」。
可以說是「習以為常」了。
但這個「習以為常」,今天一到龍洞,卻也沒辦法繼續「習以為常」了。
因為眼前許多「神獸」,比我曾經看過的,更加「神獸」。
例如,我透過2024溪仙大會,清煌學長「山花努努溯源大鬼湖」的演講,第一次知道寬哥。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清煌學長的描述是,寬哥是隊伍的攻擊手。
常常先鋒攀爬岩壁上去架繩,繩架好之後垂下來,讓底下的隊友上攀時,有繩索可以借力、可以確保安全。
以我幼幼班的理解,先鋒已經不容易了。
就像今天東火學長、阿斌學長,在我面前所做的事情一樣。
但寬哥不只是先鋒。
隊伍走的是一條探勘路線,因此遭遇到的岩壁,是不會有「人工固定點」的,要自己創造。
這屬於「傳攀」領域了。
隊伍為此做了準備,公裝裡有各式「傳攀」器械,例如活動岩械、固定岩械、岩釘等。
先鋒透過這些器械,在攀爬過程中,創造人工固定點,為自己的安全提供保障。
寬哥顯然是藝高人膽大。
因為清煌學長說∶阿寬太強了,直接 solo 上去。
(恩...言下之意,活動岩械、固定岩械、岩釘有點多餘了...哈哈。)

2024溪仙大會
清煌學長是中搜20期麗陽岩場的教練,教導我們攀岩器械,他在我心中已經是神獸了。
所以,當他溪仙大會演講時,在一眾專業人士面前說寬哥太強了。
對我而言,極具說服力。
但我始終不知道寬哥長甚麼樣子 ?
「感覺」成名已久,年紀應該也不輕吧?
直到今天,我第一次看到寬哥,才知道,我的猜測是錯誤的。
自從我知道那是寬哥,有好幾次,我想過去打招呼,但最後還是算了。
如果我是高中生,還可以過去跟學長討教如何考上大學。
但我是小學生啊,跟大學生開甚麼話題...。
今天我還認識了另一個神獸「老人」。
他的絕活就是穿拖鞋攀岩,拖鞋彷彿有「反地心引力」功能一樣,讓人嘆為觀止。
年齡已經六十幾了,卻依舊自律甚嚴,有每周訓練菜單。
我就聊聊我所能理解的一項訓練∶引體向上。
「老人」每周固定一天拉單槓。
拉的時候,每10下休息一分鐘,拉滿100下收工。
等等,我還沒說完,拉的時候,身體軀幹也就是脊椎、大腿、小腿等,要保持與地面平行。
聽完,我不知道該說甚麼...。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每一個人都懂。
我理智上也知道。
但當我親眼目睹,大把大把的「人外有人」,就在我面前時。
我很難弄明白自己的心情是甚麼?
是下次,不要再出席這種場合,以免相形見拙呢?
還是奮起直追,然後發現縮小差距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我該如何思考、消化,我今天經歷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