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雖然沒有經過道德教育,但本身就象行走的道德典範 有的人滿嘴仁義道德,卻盡做缺德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提出的這句話,簡潔卻深刻,道出了人性與道德教育之間的張力。這個現象可以從幾個層面來探討:


1. 道德感:天生 vs 後天

  • 有些人天性中就帶著共感力、羞恥心與責任感,即使未經正式道德教化,也能自然表現出高尚的品格。他們或許來自良好的家庭氛圍、早期的情感連結穩定,內在建立起一種「不需要被提醒,就知道什麼是對的」的直覺倫理。
  • 而有些人,雖接受過所謂的「道德教育」,甚至口口聲聲宣講仁義禮智信,卻只是將其當作手段、面具或話術,用來操控他人、獲得利益。知識與行為斷裂,道德被工具化,也就是孔子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

2. 言行不一的現象:假道學與雙標

  • 在現代社會中,「說得好聽」常常比「做得正直」更快獲得認可。於是,一種空洞的道德語言浮現出來:看似高尚,實則虛偽,變成一種偽裝、宣傳、自我形象管理
  • 當道德淪為表演,行為就不再需要一致。這種人或許很懂得道德用語,但卻用它來掩飾貪婪、自私與不負責任。

3. 真正的德行,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 德行在於潛移默化,不在喧囂標榜。」真正令人敬佩的人,往往不是那些高談闊論道德的人,而是那些默默做事、行止有度、遇事有擔當的人
  • 他們的言行一致,自律、寬容、有原則、不傷人,這樣的人可能從沒背過什麼道德經典,但在生活的選擇中,活出了道德的核心精神。

4. 結語:口中的道德,不如腳下的路

所以,判斷一個人的品德,不看他說什麼,而要看他怎麼做、如何對人、怎麼處理權力與慾望。


道德若只存在於語言中,那它是空的; 道德若化為實踐,才會在人與人之間發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是的,人類非常擅長使用「譬喻法(比喻、隱喻、類比)」來理解抽象或陌生的概念,這是一種極為自然且強大的認知策略。以下是更深入的解釋: 為什麼人類會使用譬喻? 大腦的運作特性 人類大腦偏好具體、形象的資訊。 抽象概念(如愛、自由、命運)很難直接理解,但如果說「愛就像是一場春雨」,人就能迅速產生
2025/05/17
是的,人類非常擅長使用「譬喻法(比喻、隱喻、類比)」來理解抽象或陌生的概念,這是一種極為自然且強大的認知策略。以下是更深入的解釋: 為什麼人類會使用譬喻? 大腦的運作特性 人類大腦偏好具體、形象的資訊。 抽象概念(如愛、自由、命運)很難直接理解,但如果說「愛就像是一場春雨」,人就能迅速產生
2025/05/17
這是一個極深的問題,也觸及了命理學、哲學與科學之間的本質差異。命理學之所以有這麼多種類,而難以出現「最沒爭議、最準」的那一種,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 一、文化背景差異,造就不同命理系統 命理學並不是單一傳統的產物,而是各個文化對「命運與宇宙秩序」的獨立觀察。 中國有:八字、紫微
2025/05/17
這是一個極深的問題,也觸及了命理學、哲學與科學之間的本質差異。命理學之所以有這麼多種類,而難以出現「最沒爭議、最準」的那一種,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 一、文化背景差異,造就不同命理系統 命理學並不是單一傳統的產物,而是各個文化對「命運與宇宙秩序」的獨立觀察。 中國有:八字、紫微
2025/05/17
這是一個洞見極深的觀點。當一門學科發展到極致,會不自覺地觸碰到其他學科的核心,甚至提供更高階的「通解框架」來整合不同領域的問題。以下列出一些經典且具代表性的例子來說明這種「觸類旁通」的現象: 1. 數學 → 物理 → 工程 例:微積分的誕生解決了自然運動與工程設計問題 牛頓與萊布尼茲獨立
2025/05/17
這是一個洞見極深的觀點。當一門學科發展到極致,會不自覺地觸碰到其他學科的核心,甚至提供更高階的「通解框架」來整合不同領域的問題。以下列出一些經典且具代表性的例子來說明這種「觸類旁通」的現象: 1. 數學 → 物理 → 工程 例:微積分的誕生解決了自然運動與工程設計問題 牛頓與萊布尼茲獨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正義,就是正確的付出,而沒受過教育、不會思考的人們,就連學習模仿也被認為是野蠻時,自由、平等、博愛,是怎麼在人類個體之間,不同程度的文明與野蠻中,成為普世價值?
Thumbnail
如果正義,就是正確的付出,而沒受過教育、不會思考的人們,就連學習模仿也被認為是野蠻時,自由、平等、博愛,是怎麼在人類個體之間,不同程度的文明與野蠻中,成為普世價值?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有一個人,個性單純但是沒什麼主見,有人找他逛街他就去,找他看電影他說好,約他飆車他也同意,人家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這樣單純的人,如果福緣深厚,成長過程中就會遇到比較多善知識牽引,牽引他去做好事,行善積德。萬一缺德少福,成長過程中就會有諸多惡緣來勾肩搭背,帶他做違法的事,從小惡開始,慢慢放膽成大惡。
Thumbnail
有一個人,個性單純但是沒什麼主見,有人找他逛街他就去,找他看電影他說好,約他飆車他也同意,人家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這樣單純的人,如果福緣深厚,成長過程中就會遇到比較多善知識牽引,牽引他去做好事,行善積德。萬一缺德少福,成長過程中就會有諸多惡緣來勾肩搭背,帶他做違法的事,從小惡開始,慢慢放膽成大惡。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身心要光明,做人要本著良心做事,做好本份的事,不要貪意外之財、不要做犯法的事。」   「為官或在公部門工作,不能貪污,想要自保,則自己身心要光明正大,心識保持得正;犯法的事不要做,意外之財不要拿,做該做的事,保持自己的原則........   
Thumbnail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身心要光明,做人要本著良心做事,做好本份的事,不要貪意外之財、不要做犯法的事。」   「為官或在公部門工作,不能貪污,想要自保,則自己身心要光明正大,心識保持得正;犯法的事不要做,意外之財不要拿,做該做的事,保持自己的原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