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兩年多前看到Stacy獨自單車露營遊玩歐洲的文章,邊看邊顛覆自己的想像,當下反應是
- 一個人耶!帶公路車去到歐洲耶!睡帳棚耶!太酷了吧!
- 原來帶腳踏車去歐洲騎旅是可行的
- 未來的某一天,我是不是也能把公路車帶出國?(但是又有點怕怕的)
後來陸續看到國外自行車旅遊的YT、去日本阿蘇山旅遊時看到自行車路線好漂亮,種種因素 push 我此生一定要體驗把公路車帶出國騎,2025年5月成真一半了,這次是把公路車帶去金門,契機是:國內線超重費好便宜!剛好當作練習,也趁這次把一些資訊記錄下來給需要的人。
這篇獻給
- 想帶出境卻躊躇不前的人
- 想帶出境卻不知道怎麼打包、安排的人
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裝箱選擇
本文章會以紙箱介紹如何裝箱

拆裝公路車 & 紙箱裝箱

拆電池/輪胎洩氣
- 航空公司會要求所有腳踏車上有電池的產品都必須拆下放置隨身行李,包含:車燈、各種 sensor、車錶、電變的電池、功率計等
- 航空公司會要求輪胎要洩氣,無內胎洩至30-40 psi 即可,洩太多有可能打不起來
變速調整
- 將變速變到最內側,可以防止後變速器外凸不好塞到紙箱中,也可以防碰撞
- 建議在拆把手前、拆電變前調整,否則無法變速

拆坐管與座墊
- 拆座墊前標記座墊高度(我是用透氣膠帶)
- 我的坐管固定方式為座管夾芯(右圖)
- 使用六角板手鬆開座管夾芯,鬆開至坐管可取出的鬆度即可
- 建議螺絲不要全部鬆開, 才不會讓 座管夾芯分離, 也比較好收納

包裝坐管與坐墊
- 我都是使用紙箱(瓦愣紙)進行包裝,如果是碳纖維材質,更需要保護唷
- 下方為坐墊的包材規格(長度單位為公分),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取用唷

拆踏板
- 拆裝方式為:一隻腳踩著踏板,一手按著煞車,另一手使用六角板手向身體方向將踏板螺絲鬆開
- 因為踏板有分不同形式,拆裝方式也不同,可以觀看小宇的教學影片會更清楚
- 若六角板手比較長,要小心力氣太大一不小心刮傷車架,心會很痛~
拆前輪
- 使用六角板手鬆開後貫通軸後即可取出
- 若是油壓碟煞,一定要放入碟煞卡鉗擋片,若沒放,輪子拆了又按下剎車,就會影響煞車功能(詳細前因後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問 chatGPT)
包裝前輪

- 包裝概念為刈包,三層肉是輪子,紙箱是外餅皮
- 將紙箱其中一邊的接合處拆開,輪子就可以直接被兩片瓦愣紙保護住了
- 如果是碳纖材質,建議保護一下以免碰撞到框或輻條,碰傷了就要花錢換輪組(?),可能還比機票錢貴,心會淌血!
保護前叉
前叉細長又脆弱,因此也需要好好保護,以下提供兩種方式
- 使用襪子(腳指頭開洞),腳跟可以保護凸出來的地方(碟煞卡鉗)
- 使用小紙盒,紙盒內放入緩震材料(毛巾、泡綿都行)

拆手把
- 建議最後再拆,才可以按煞車拆卡踏,也才不會被晃來晃去沒固定的手把干擾
- 非一體把者,拆之前紀錄一下龍頭角度(好笑的是,我有拍,直到寫這篇文章時才發現裝錯了 🤣

龍頭/手把與車架固定
- 手把拆下來後會晃來晃去,因此需要固定
- 將手把放至車架側邊,可以縮小體積,參考照片放置位置(照片分別為車架左右兩側)
- 但將手把放至車架側邊會碰撞到車架,因此需要隔一層泡棉保護(很重要!)
- 黃色魔鬼氈固定位置說明
- 龍頭轉180度,龍頭與上管下把固定
- 右把手與上管
- 左把手與下管
- 把手中段與下管

裝箱打包
- 各個組件放置位置可以參考下方照片
- 裝箱後最後可以用魔鬼氈束帶加固

組裝
- 組裝順序與拆卸順序相反
- 組裝時要注意各零件螺絲的扭力值(零件上會寫),太鬆太緊都會有風險,建議可以買個扭力板手(便宜的幾百塊就有)
拆裝公路車 & 紙箱裝箱用品清單
這裡整理上述拆裝公路車 & 紙箱裝箱會用到的用品
包材清單
- 成車紙箱(車架的紙箱較小,會放不下)
- 數個紙箱(保護輪組、後變用)
- 可以包住上管、下管前叉的成形泡綿(我向車店索取紙箱時,店家貼心的幫忙保留,非常實用!)
- 寬5cm的大魔鬼氈束帶(固定紙箱用)
- 小魔鬼氈(固定手把龍頭用)
拆裝工具
- 因不同公路車而異,我這次用到的如下
- 六角板手
- 扭力板手(組裝時會用到,每個部位上鎖時都會有建議的扭力值, 鎖太緊或太鬆都可能會出事
- 小型高壓打氣筒
- 再次提醒這些工具要託運!要託運!要托運!這次過安檢時被攔下來告知不應該放在隨身行李(但打氣筒安檢人員卻說可以),還好因為是國內線,重新排隊托運、安檢還來得及上飛機
交通

- 台北住家 - 松山機場來回 UBER
因箱子體積較大且有兩個,選擇叫 uber 樂聚6人座,剛好叫到的車款都能放平第二排其中一邊的座椅,兩個箱子都能卡得好好的
- 金門機場 - 民宿來回 民宿機場接送
到日本或其他地區,交通可能就更複雜了,還要考慮到紙箱要放哪裡等問題,如果帶出國了,再整理資訊給大家~
航空公司規定
這次金門旅遊是搭乘立榮的A321、AT7 兩種機型,都有辦法托運特殊行李,不過每間航空公司規定還是有些微不同,注意以下項目
- 事先通知航空公司有特殊行李,告知行李的長寬高、重量
- 電池不能託運!電池不能託運!電池不能託運!
- 電變(電子變速器)的電池、車燈、功率計等 sensor 記得拆下
- 工具類只能托運!工具類只能托運!工具類只能托運!
- 這次將六角板手與扭力板手工具放在手持行李中,安檢時被攔下來告知這類型的工具必須托運!還好是國內線,還有時間處理
- 輪胎需洩氣
- 無內胎洩至30-40 psi 即可,洩太多有可能打不起來
- 重量

- 立榮航空國內線可以合併其他行李計算,這次是兩個人托運三件行李共33kg
- 腳踏車 A 13kg + 腳踏車 B 12kg + 其他托運行李 8kg = 總重 33kg
-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航線的超重費不貴,扣除每人托運 10kg 的額度後,超重13公斤,兩個人的超重費用是:13x18=234
- 其他注意事項
- CO2氣瓶不能帶
- 長寬高限制
- 件數限制
後記
這趟旅程下飛機後,開箱自己的公路車時,都非常緊張,還好車子都是完整沒有傷痕的!關鍵部位都有保護到。
以下狀況我們都無法控制,因此裝箱時要盡可能的保護好公路車,事先測試看看倒放、直放、晃動時會不會有讓你車子受傷的可能。
- 托運行李掃X光機時,地勤人員會將你的箱子倒下
- 行李從機艙進出時,有些地勤人員會比較粗魯,不會輕放你的公路車
- 機場的手扶梯或是電梯可能寬度不夠,因此會需要將箱子直立放才能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