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旅行哲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何單車旅行(why)?曾經夢想騎單車環遊世界,2010日本單車旅行回來後,旅行的重心轉為登山,後來又因畢業、當兵、研究所、工作、家庭、疫情等因素,越來越少長途旅行,不管是單車旅行、登山(上次登大山已是退伍後的2014)或出國(上次出國已是2019)。這次的單車旅行又讓我墜入記憶,喚起旅行的感覺;即每天不斷向前、越來越接近目標、一步一腳印、充滿新的、希望的、未知卻又充實的感覺。


  這是單車旅行的魅力與危險所在,它讓人遠離原先的生活(人事物),讓旅行成為生活的全部。當初在日本48天沒帶手機或筆電,只透過電話與網咖報平安,彷彿遺世獨立、與世隔絕。然而,這種生活是可持續性的嗎?


  當旅行成為一種日常,旅行也就喪失了它不同於日常的獨特性。旅行中不斷看見新的風景、遇見一面之緣的人們,與人、土地皆快速的分分合合,便無法培養可長可久、深刻的關係;不管是對人或土地,這種蜻蜓點水式的生活,在內心雖然還是有留有漣漪、留有許多值得分享的故事,如:在神戶港遇見身穿洋基40號球衣的台灣人,最後獲得免費一晚的收留。然而,卻難以作為延續、創造新經驗的可能。雖然在回國後有聯繫一陣子,如:加FB或寄賀年卡,如今已不再聯絡。單車旅行的記憶像是被鎖進箱子,彷彿與現在的生活沒有關係。而唯有與人、土地培養深刻的關係;即透過不斷來回於自我行動與思考的關係,如此的經驗才是具有延續、創造性的。


  接著,何謂單車旅行(what)?單車旅行之於我的意義是什麼?以前一個人的單車旅行,為的是將故事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放到最大,永遠不知道下個轉角會突然看到什麼或遇見什麼樣子的人,如:之前在台東大武原本想搭帳棚睡覺,最後卻被熱情的居民請進去房裡住(剛好有空房間);或是在日本時有卡車司機停在突然路邊,為的是拿咖啡請我。旅行中迷路了也不必慌張,因為我知道我還在旅途中,即便在時間內繞遠路也沒關係,如:當初為了朝聖金澤21世紀美術館,特地從名古屋上切至金澤。如同人生,沒有任何路是白費的,真正的白費是沒有走過。


  旅行的溫度除了回憶的溫度,還有做為幫助下一個人與自我踏出舒適圈之動力的溫度。人生追求的不是他人看過的風景,而是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現在這種沒有手機就彷彿殘障的智慧旅行年代,與過去的智障旅行(相對於智慧型手機與智障型手機)的最大差異在於,旅行的重點從自己轉向他人。智慧旅行讓每個人都看到同樣的風景、吃著同樣的美食、排著同樣的隊伍、拍著同樣的照片。然而,旅行不是為了與他人分享,而是與自己分享。透過冒險、短暫跳脫自己既有的生活,回望、思考既有的生活,以創造更理想的生活。如:在日本旅行時,雖然早睡早起,每天還是會留時間給自己寫寫日記或自問自答,回首自己的過去,不管是今天剛發生的事,或過去已發生許久的事,透過自我的對話,聽見內心深處的聲音,從而更堅定、明確地邁向未來。


  最後,如何單車旅行(how)?除了說踏出去就成功一半的廢話之外,古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然而,若行前未讀書、未做功課,旅行淪為走馬看花,便難以作為延續、創造自我的可能。對我來說一趟出去的旅行有三次:第一次旅行是行前規劃時;腦海中先對這次旅行有一初步的想像。第二次旅行是實際行動時;享受各種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三次旅行則是沉澱回憶時;上坡時看著自己的影子、聽著自己的換氣聲時,腦袋是放空的,頂多心理咒罵幾聲,旅行結束後,回到家靜下心來將回憶轉為滿滿的能量。


  這次單車旅行的獨一無二有三,第一,第一次與內人單車旅行,且平均一天騎75公里。第二,平日在辦公室穿長褲上班,小腿慘白且體能逐漸下降33歲,回來後有黑一點及持續復健中,印證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不是不會做,而是要花更多時間、金錢做(騎好、吃好、住好)。第三,疫情下的單車旅行,除了口罩濕了又乾乾了又濕與許多餐廳無法內用外,並不影響行程,警察杯杯一樣好心的讓我們借廁所&借水,期望旅遊業與餐飲業能度過這波疫情寒冬,讓單車的聲音持續回盪在大街小巷。

2021/9/26

7會員
53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三百評論之斜槓思維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百評論之自我辯證的運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6歲的我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3歲生日之宜花東騎秋之旅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簡單生活,簡單美。【文字背後企劃|腳踏車旅行 × 眾人的艸食】秋雨午後,午後Bike,Vegan關於眾人的艸食市集有很多好多想分享給日日們的店家,就跟生活不能一次全部擁有,只有慢慢體會,秋雨午後,午後Bike,Vegan,連假不一定要很精彩,但要有很屬於你自己,自己的生活態度— life style。
Thumbnail
avatar
羽昊/ 日青總編
2023-10-08
當溫成為自由人|202307-單車環島、馬來西亞自助旅行所謂成為自由人的生活,正如旅人即便在島嶼上結識了多少心靈相通的友人、擁有了習以為常的日出和日落,仍有一天,會因為心中的追尋,再次投奔偉大的航道。 告別常軌生活後迎來的七月,是早就計畫好新體驗們。
Thumbnail
avatar
溫蒂思 Wendis
2023-08-31
鐵路旅行〉人生就像一趟單程火車之旅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avatar
遠見雜誌
2023-01-17
一個人的畢業旅行:單車縱騎花東從歐洲交換回國之後,終於實踐了這趟兩百公里的花東單車之旅!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四天的行程安排、幾個我印象最深的旅行片段,以及我的裝備清單。
Thumbnail
avatar
艸臾
2023-01-04
有什麼比單車旅行還省的?西班牙四個月只花500歐元帶著帳篷單車旅行,在花費上就會省下交通費與住宿費,這是花費很低的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餐餐都自煮,而且基本上不吃肉類。我吃西班牙食物的機會,都是在當地人餐桌上,所以,吃外食的預算,不是那麼重要。
avatar
Hengo
2022-08-22
看完這七點,就知道你適不適合單車旅行!HOLA!!!! 1.你熱衷某項運動 單車旅行時會有大量的時間與自己相處,也會在路上遇到其他旅行者,或是透過單車的APP認識更多同好,認識新朋友以及獨處的時間,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平衡。 #女生單車環歐 #現正騎乘中
Thumbnail
avatar
Hengo
2021-12-20
從單車旅行到單車抗癌;從Alpe d'Huez到Alpe du Zwift在患癌的兩年後,我終於再次爬上了阿爾卑斯山。這是一段非常艱辛的旅程,但我還是一直覺得很幸運一路下來有親愛的家人朋友陪著我,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也正在經歷這種考驗,希望我的故事能帶來一點動力幫助更多人跨越這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個陡坡,畢竟一步一腳印,山頂總是會到的。
Thumbnail
avatar
Casper Lei
2021-04-22
忘記憂愁的地方-忘憂谷(單車輕旅行)            忘憂谷,在觀光局介紹這景點時開宗明義地寫著: 「大地以稻穗與雛菊,助世人忘憂」。 閃電般的稻田 沒錯,這正是我單車探訪她數次後,她給我的體會。            四季有這她不同的美。「春天的新綠,夏天的稻浪與香氣,秋天熟成的金黃,冬天也有著波斯菊與油菜花搖曳」。 人稱
Thumbnail
avatar
凱西旅開心旅
2021-04-05
島內旅行---一個人的單車環島在台灣是幸福的。 你可以隨時來場島內旅行,甚至不小心就能環島,走過台灣的美麗人文與風景。如果你也嚮往著自己的旅行,整一個簡單的行囊,來一場獨享的旅行吧!
Thumbnail
avatar
蕭蕭
2020-09-30
騎遇記 Ubike Tours:Taiwan ─ 騎著單車來趟輕旅行吧今天要來介紹一款名為《騎遇記》的遊戲,設計師是陳智帆,繪師是Yifun。適合8歲以上,支援2到4位玩家一起同樂,遊戲時間為30至45分鐘。七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在嘖嘖集資平台擁有75位玩家贊助支持,創下95,723元的集資金額(638%),今年(2019)由大玩桌遊所出版。
Thumbnail
avatar
小智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