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記憶中,大約都有那麼幾個年份,格外動盪,格外熾熱,卻又柔軟得令人心疼。對我而言,這一年是2021年。
2021年,世界正處於新冠疫情的第二年。各國的疫情管控政策逐漸放鬆,中國仍在堅持動態清零,但多數人卻以為生活已重歸常態。在奧密克戎掀起那場非常的風波之前,人們只需每隔幾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進出場所出示健康碼,偶爾面對封控管理罷了。就在這陰靄沉沉的不安之中,我進入了深圳中學,懷抱著一個考上牛津大學的夢想。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抵是很狂的。總覺得自己身負使命,蒼天眷顧,定要創造一個「出身公立學校、努力奮鬥、五年圓夢牛津」的奇蹟。於是,我開始積極地背單詞,貪婪地將所見的每一個新詞收入詞典,再囫圇吞棗地一口吃下,消化、吸收進大腦,最終轉化為紙上的表達。我的寫作開始變得複雜,一些艱深詞彙逐漸出現,但文章也開始變得繁瑣、冗長,充斥在文法錯誤。但我並不在意,而是自以為這寫作古樸典雅,並為此沾沾自喜呢。
同一年,LoveLive! 公佈了第四代偶像團體 Liella! 的新企劃。到了第二年,我與她們相識,無可挽回地深陷其中。我追完了第一季動畫的所有劇集,也參與了二巡 Live 大阪場的線上配信。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追星」。我被她們閃耀的身姿所打動,被優美的旋律所鼓舞。心臟砰砰直跳,心情激動不已,那樣的悸動,我從未體驗過,幾乎如夢似幻。同年,我創作了《夢想的軌跡》。我多麼渴望,能像 Liella 一樣,在舞台上躍動,用歌聲將夢想傳遞給更多的人。
只是,「夢想」這個詞或許過於沉重。它飽含一種殷切的渴求,一種終極的慾念,可是誰又能知道這「念」到底是正是非,是實是假! Liella! 在《星光序曲》的羈絆尚未消散時,便宣布加入新成員,風評隨即急轉直下。 A-level 的學習也開始遇到瓶頸。面臨著深不可測的歷史知識、難以捉摸的寫作結構,我只能一個人默默前進。其實那時,我已經開始打退堂鼓,覺得自己可能沒有預期中那麼瀟灑、那麼出眾。不過畢竟還沒有丟掉希望,心裡還是隱隱相信自己是被選中的主角。在一月的錄取結果公佈之後,我就能凱旋故鄉,高唱《大風歌》,巡覲母校,讓所有人都知道──那個曾經叛逆、並不拔萃的學生爬上了那座人人追求的象牙塔。
我並沒有被牛津錄取。
後來,我還是回到了母校,見了昔日的老師、同學。 W老師和X老師仍在搭檔,帶領重點班在中考中廝殺;而同學們神色各異,有些稚嫩不在,大多沉沉浮浮,考入各自的大學,各奔東西。告別之後,我再次出發。 A-level 最終也沒拿到三個 A,但如預料之中,第二志願的學校仍然收錄了我。就這樣,淡淡的、無聊的,我來到了這個海邊小鎮。窗外是白牆灰瓦,天空有時湛藍無雲,而那段始於 2021 年的旋律,已經落下了一段長長的休止符。
之後,我該追逐什麼?追尋什麼?是否還能與好友同行,還是注定獨自上路?夢想的涵義變得模糊。有時,它像一張深藍色的護照;有時,是一頂帶穗的學術冠;有時是講台;有時又是遠處白雪皚皚的富士山。又或許,世上本沒有夢想,有的只是做夢的人。做夢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夢,便把夢想當作現實,再經過悸動與激動的包裝,竟變成一種「高尚」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