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口的話,海風聽見了
本集重點句:
「有些話,是你不以為意,但別人聽了會記一輩子。」
開頭|爸爸開場
孩子,今天的故事不是打敗野狼,也不是蓋房子,而是一趟旅行。
一段從高鐵出發的冒險,一段在海邊被風帶走的話。
你準備好了嗎?來,爸爸說給你聽。
1|豬家兄弟與黑熊一家一起去旅行
那天,豬剛健帶著三隻小豬,和好朋友黑熊爸爸一家一起搭高鐵去淡水。
兩個爸爸、兩組孩子,一路上有說有笑。
黑熊爸爸是那種很大方的大人,會幫孩子買玩具、買冰、還拍很多照片上傳。
豬輕快看了,眼睛一亮,小聲嘀咕:「哇~你們家好幸福喔,什麼都有…」
他又對熊小妹說:「你爸爸都幫你買東西,我爸都說:『需要的爸爸會買,想要的你可以自己想辦法。』」
大家聽了笑笑,沒當回事。可豬剛健在旁邊聽見了,沒笑,也沒講話。
小豬輕快嘴巴在抱怨,但心裡其實有點懂——只是還不甘心。
—
2|老街散步,風正好,話也還在心裡繞
傍晚時,他們一起走在淡水老街。海風一陣一陣吹過來,輕快拉著爸的手說:
「你知道嗎?熊爸爸買那個爆米花給他們耶~你都沒買給我~」
豬剛健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背,說:「那我們去看海吧。」
沒人注意到,爸爸那天比較沉默。
—
3|夜晚,講故事時,爸爸停了一下
晚上,小豬們洗完澡,躺在床上等爸爸說故事。
豬剛健開口了——
「今天爸爸想說一段小故事,關於一隻豬和一陣風。」
大家都豎起耳朵。
「有一隻小豬,和朋友一起去旅行。他看到朋友的爸爸準備了很多禮物,也幫忙拍照、買東西,他心裡好羨慕,就說了一句話:『你爸爸都好好,我爸爸都不會。』」
他停了幾秒,望著窗外那片海:「那句話,被風聽見了。」
—
4|風,沒有回答,但飄進一顆心裡
「那個爸爸沒有罵人,也沒有生氣,只是靜靜地聽著。
但那陣風,吹進了他的心裡,有一點酸、有一點涼。」
豬輕快翻了個身,小聲說:「他不是故意的啦…只是講出來而已嘛…」
豬穩健說:「可是他有沒有想過,爸爸可能會悶住,不講,不代表沒事。」
—
5|豬剛健語氣平穩地說了一句話
「爸爸不是怕你說實話。
爸爸只是希望,你在說話之前,能看一眼——誰正在為你努力,卻不是用你習慣的方式表現。」
豬將就問:「那應該怎麼說?」
豬剛健說:「你可以說:『我覺得那個也好棒,我也想要。』這樣,聽的人會懂你想要,而不是以為你在嫌棄。」
—
6|風,吹走的,是話;留下的,是感覺
輕快低下頭,小聲說:「我不是不喜歡我們家…我只是…覺得那個冰好吃嘛…」
豬剛健笑了,摸摸他的頭:「爸爸知道。你想說的,下次也可以直接說。
你說得越清楚,爸爸越能聽見。」
窗外的風輕輕吹過,小豬們靜靜躺下。故事說完了,但心裡那句話,正好吹進某個人心裡。
—
情感縫合句|爸爸收尾對孩子說的話
你知道嗎,今天講這個故事,不是想讓你愧疚,
是因為我知道——你已經開始有能力去感覺別人的感覺了。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有些話爸爸也會記得,
但我更記得你願意慢慢懂的樣子。
你不是壞,只是還在學習怎麼說話不刺傷愛你的人。
而我,會一直陪著你,讓你知道這件事——值得你慢慢學,也值得被原諒。
共讀提問三問(三隻小豬角色版本)
1. 如果你是豬剛健,你那天聽到輕快說那些話,心裡會有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做?
→ 引導孩子從「大人的角度」練習換位思考,感受沉默背後可能藏著的情緒。
→ 重點思考:被說「都不會」的感覺是什麼?沉默是不是一種溫柔的受傷?
2. 如果你是豬輕快,你說出「別人爸爸都會買,我爸都不會」這句話的時候,你心裡是真的生氣,還是只是羨慕?
→ 協助孩子拆解「情緒與語言」的關係:說的話是發洩?還是想被看見?
→ 重點思考:語氣與內容能否分開處理?能不能不傷人也說出渴望?
3. 如果你是豬將就或豬穩健,你在旁邊聽見這些對話,你會想說什麼?會選擇沉默還是幫忙轉換話題?
→ 引導孩子進一步練習「旁觀者的智慧」:怎麼當一個情緒的轉運站,而不是火上加油。
→ 重點思考:沉默有時是保護,說話有時是拯救。你選哪一種?
這樣的提問不僅讓孩子更具思辨力,也訓練她從三個角度「說話的人、聽話的人、旁邊的人」去感受話語的力量,進而讓故事留下真正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