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怎樣的工作?》——給孩子、也給大人的溫暖提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我和孩子一起讀了吉竹伸介的繪本《你想要怎樣的工作?》。

這本書沒有傳統職業介紹的方式,反而像一場溫柔的提問之旅。 我們不是在找答案,而是在一起思考:「什麼是幸福的工作?」

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中迴盪。於是我想,把這份思緒寫下來,分享給你,也留給未來的孩子與自己。


1|工作,其實是人生的延伸

書中提到:「要做什麼工作,和要過怎樣的人生,其實是一樣的事情。」
這句話,我邊讀邊點頭。工作不是一張薪資單或一種職稱,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所以在選工作之前,更重要的問題是:「我覺得什麼是珍貴的?」
是陪伴家人、身心平衡、有創造力的自由?還是穩定、秩序感、為人帶來價值?

我們想過怎樣的人生,就會吸引那樣的工作靠近。

這也是我現在在做的練習——調整步伐、整理內在,讓下一段旅程更靠近「想過的人生」。


2|選工作的關鍵:培養自己的感覺力

書裡說,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但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外在世界會變、內在也會改變。 真正重要的是:要記得那些「有一瞬間心裡亮了一下」的感覺。

當你覺得某個人事物很棒、當你在做一件事時心情特別好,那些都是線索。
記下來,放在心裡。那是你的導航。未來某天,它會幫你指路。
我也慢慢發現,每一次嘗試,每一次的「好像不太對」或「這感覺不錯」,其實都在幫助我們靠近答案。

我們只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就會越來越認識自己。


3|無法做喜歡的工作,怎麼辦?

書裡也說,想法會隨著時間改變,這不是迷惘,而是成長的證明。
我曾經也有過無法選擇工作的時候,只能接受眼前的安排。但現在回頭看,那些「不得不」的日子,也曾累積出我後來的勇氣與能力

你會變、世界會變,方向也會變。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每一段當下做出選擇,然後行動。行動之後,就會更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更靠近想走的路。


4|工作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能失去自己

書中提醒:「工作就是用自己的能力,解決某人的問題。」
這句話讓我重新看見工作的本質——它其實是關於「貢獻」。

但要注意的是:工作不能變成一種過度的犧牲。 如果為了幫助別人而耗盡自己,那就不是健康的循環。

所以,學會幫助別人,也要學會珍惜自己,才是長久的幸福。


5|我們是由「工作裡的自己」和「工作外的自己」組成的

這句話深深打動我。

很多人把自己全部綁在工作成就裡,忘了生活、家庭、個人喜好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能讓兩者和平共處,需要時間、選擇與調整。
我也正在學——怎麼在媽媽、職人、寫作者、朋友之間取得平衡。
有時難免會擺盪,但我相信,只要持續對話與觀察自己,我們都能慢慢找到那個舒服的節奏。


6|每一份工作都是世界的一個拼圖

書裡說:每個工作都是因為有需求才會存在。
每一個職業,其實都是一個「幫助他人」的方式。
藉由工作,我們可以理解世界運作的方式,也能更認識自己在這世界的位置。

所以不管是送貨員、書店店員、廚師、司機,每一份工作都值得被尊重、都很酷!

這樣的想法,我很想傳遞給孩子們。希望他們長大之後,不只會選擇工作,也懂得欣賞每一份努力。


*7|孩子的夢想工作:水陸兩用校車司機 & 行動聯結書車店員

繪本讀到一半,我問兒子:「你想做什麼工作呢?」

他不假思索地說:「我想當書裡面的水陸兩用校車司機,因為車子很帥,可以載小朋友回家。
還有行動書車的店員,因為裡面有很多我喜歡的書,還可以開車!

我聽了之後,一方面覺得可愛,一方面又好感動。
原來對他來說,「幫助別人」和「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是同一件事情。 他用最單純的語言,說出了「夢想工作的模樣」


*8|我的夢想工作:有求必應指引師

如果問我呢?

我想,我最喜歡的工作,是書中的「有求必應指引師」——一個可以幫助別人找到方向、看見自己的人。我希望能陪伴他人在人生的路口稍作停留,看看地圖、問問心裡的聲音,然後再出發。

看著別人因為我的陪伴而走近幸福,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結語:工作,是通往幸福的一種方式

最後,
想留給孩子和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位朋友們:

未來你會遇見很多選擇,也會有迷惘的時候。 但請記得,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你真正的價值,遠比工作表現更寬廣、更溫暖。

你不需要成為「了不起的人」,你只需要成為一個「喜歡自己的人」

就像這本繪本說的:

「工作,是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感到幸福的一種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2025/05/23
讀著讀著覺得好感動,感謝分享!
avatar-img
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4會員
17內容數
這裡是*和睦媽媽的奇幻旅程* 分享個人:「職涯諮詢 X 財商教育 X 育兒啟發」 忙碌的生活中追求平衡的內外在關係 渴望透過文字給予社會更多正向回饋
2025/05/19
當我第一次翻開《致富心態》這本書,其實沒有抱持太多期待。出身為財會本科,同時也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理財書」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投資工具、財務報表與數學計算。但沒想到的是,這本書講得不是「怎麼賺錢」,而是「怎麼思考金錢」,更講到——我們怎麼與「想變有錢的自己」和平相處。 書裡有很多觀點讓我印象深
2025/05/19
當我第一次翻開《致富心態》這本書,其實沒有抱持太多期待。出身為財會本科,同時也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對「理財書」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投資工具、財務報表與數學計算。但沒想到的是,這本書講得不是「怎麼賺錢」,而是「怎麼思考金錢」,更講到——我們怎麼與「想變有錢的自己」和平相處。 書裡有很多觀點讓我印象深
2025/05/06
人生有時像季節,有春天的生長、夏天的奔放,也有秋冬的沉靜與低谷。這些循環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線性過程,而是一種動態的、陰陽交織的節奏。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凡事有正反,四季有不同。」 我最近參加了由「擺渡人生設計」舉辦的《易生涯諮詢引導師認證》兩日工作
2025/05/06
人生有時像季節,有春天的生長、夏天的奔放,也有秋冬的沉靜與低谷。這些循環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線性過程,而是一種動態的、陰陽交織的節奏。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凡事有正反,四季有不同。」 我最近參加了由「擺渡人生設計」舉辦的《易生涯諮詢引導師認證》兩日工作
2025/04/28
從陪伴探索到未來規劃,生活中就能開始的小練習 最近,和三歲多的孩子聊到一個小問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呀?」 他想了想,然後用認真的語氣回答我: 第一個是「火車駕駛員」、 第二個是「高鐵駕駛員」、 第三個是「捷運駕駛員」。 聽著他的回答,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也覺得好感動。 他喜歡火
2025/04/28
從陪伴探索到未來規劃,生活中就能開始的小練習 最近,和三歲多的孩子聊到一個小問題:「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工作呀?」 他想了想,然後用認真的語氣回答我: 第一個是「火車駕駛員」、 第二個是「高鐵駕駛員」、 第三個是「捷運駕駛員」。 聽著他的回答,我忍不住笑了出來,也覺得好感動。 他喜歡火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