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實一直都在你我生活裡,從白宮的童言童語談起 最近我看了一部影片,2025.05.20是美國白宮的「帶子女上班日」活動。畫面裡,一群孩子天真無邪地向白宮新聞秘書提問,問題也五花八門,有點可愛又充滿童趣。像是:「川普最喜歡吃什麼糖果?」、「除了他自己,他最喜歡哪位總統?」、「他開除了幾個人?」 我看著看著,有一種奇特的感受湧了上來。原來,政治離我們那麼近,近到小孩都能提問,也近到它其實藏在我們每一個平凡不過的日常裡。 政治,不只是那些看起來很嚴肅的事 大多數人聽到「政治」,第一反應都是:我不懂、我不想管、太複雜了、太骯髒了。 但其實,政治的本質是「權力如何被分配,以及誰可以對誰說話」。你的一張選票、你被扣的稅、你看到的新聞、你喝的咖啡甚至你搭乘的捷運,背後都牽涉到政治的影響。 那場白宮的親子活動讓我意識到,在一個健康的民主國家,孩子也有權利提問,即便問題聽起來很無厘頭,但「能夠問」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自由。 古代的政治是刀劍,現代的政治是話語 過去的政治很直觀,就是誰能保衛疆土、誰能平定盜匪。那時候的英雄,是能打仗的人,是能犧牲自己護國家的人。 但今天,國家邊界雖然還在,取而代之的是資訊的戰爭、經濟的戰爭、話語權的角力。 我常常在想,權力這件事,最可怕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它一旦失去了監督,就會成為可以為所欲為的工具。正如在影片中看到的那樣,有些孩子用幽默的語氣問出了一個政治現實:「總統開除了幾個人?」這問題表面看是玩笑,實則投射了大家對權力使用方式的關注與不安。 權力到底是什麼? 簡單說,它是某種「特權」,讓你在法律、規則或倫理的框架之外,可以說話比較大聲、做事比較直接,甚至能推翻一般人不能違抗的制度。 而這樣的「特權」,若被錯的人握在手裡,就會變成壓迫與不公的工具。這正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官僚」、「政治黑箱」的根源。 更可怕的是,我們對於這樣的現象太過習慣,久而久之,會忘記權力本該是人民授予。 民主的起點,從提問開始 孩子的提問雖小,但卻是民主最基本的樣貌。 當我們能夠不被恐懼、不被審查、不被壓抑地說出自己的問題與觀點,這社會才有機會前進。就像影片中那位問糖果的小孩,她可能只是想知道總統喜歡吃什麼,但她也潛意識地在問:「他跟我們一樣嗎?」 這是一種天真的追問:誰在做決策?這些人了解我們嗎?他們願意被我們理解嗎? 你可能不在政治圈,但政治一直都在你身邊 當我看到那群孩子時,我想到了我們自己。我們常常覺得政治很遠,其實它從未離開。 當你在公司裡被不公平對待,當你為了一條不合理的交通規則吃上罰單,當你發現某個地方經費多年都沒到位,這些都與政治有關。 你也許不是政治人物,但你是公民;你也許沒坐在議會,但你是制度的受影響者。 如何開始關心政治?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憲法,但每個人都應該問:「這樣合理嗎?」 關心政治,不是要你每天追立法院打架的直播,而是從你日常最在意的事開始: 為什麼我家附近一直沒公車? 為什麼學校營養午餐費用逐年調整卻仍有食安事件發生? 為什麼我們繳了這麼多稅,醫療資源卻不足? 當你開始提問,你就已經在參與。 民主是一種習慣:不停止追問、不放棄思考、不習慣麻木。 有時候,一個小孩的問題比一百個政見還來得真實。 我們不必把政治當作高不可攀的聖殿,也不該視它為骯髒的禁忌。政治應該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是每一個你我都可以參與的日常。 我們可以用玩笑問一個總統吃什麼糖果,也可以嚴肅地問,這些糖果,是不是人民的稅錢買的?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或是你也曾對「日常裡的政治」有過疑惑、觀察或思考,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也可以轉發這篇給你身邊總說「我不懂政治」的朋友。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像這樣的文章,也歡迎追蹤我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