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腓尼基人(part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七章:沉默者的信仰

夜色如墨,風中夾帶著來自泰晤士河畔的鹹霧。

福克斯與賽西爾來到西區一處隱蔽的會所遺址——這裡曾是「沉默者俱樂部」的舊址,如今外觀像一間破敗倉庫,內部卻保留著某種奇異秩序:壁爐冷卻的灰燼中,排列整齊的灰白石板地磚顯示出一種儀式性空間布局。

牆上掛著幾幅肖像畫,皆為俱樂部創始成員——其中一人,福克斯在調查檔案時早已見過,正是死者赫伯特·梅森的導師:古文明學者歐文·達恩,於七年前神秘失蹤。

他們在會所後廳發現一只上鎖的木櫃,福克斯撬開後,裡面赫然是一冊黑皮封裝的手稿,封面無字,打開後卻密密麻麻寫滿了細密的筆記。

那是俱樂部的信仰備忘錄——福克斯開始翻閱:

備忘錄選摘:

「吾輩之信仰,始於對『聲音』本質的理解——語言未必來自人類,而是人類借用一種更高階的傳達結構。那結構,來自『祂』——沉默的主宰。」

「聲音的排列,是一種開鎖;若以錯誤之匙觸碰,將釋放被封印之意識。其名不可言,其形不可見,故我們以沉默守其名,以火與鹽護其界。」

「梅森認為可控,但達恩知其不可馭,他離去前留下警告:『聲音不是祂的武器,而是祂的延伸。』」

「倘若第二聲響起,沉默者必須重聚,否則第三聲之後,語言本身將無法控制人類,而人類將被語言所控制。」

福克斯闔上手稿,神情前所未有地凝重。

「他們不是邪教,」他低聲說,「他們是……一群語言結構的看守者。」

「而且他們知道,一旦這個『聲音』逃出文字與儀式的界限,它會滲入日常語言,藏在詩句、祈禱、甚至一段戲劇裡。」

賽西爾點頭:「這解釋了那段劇本上的留言……那不是威脅,而是警告。」

他們返回警局,福克斯向總督察提交一份簡略報告,但刻意省略了卷軸與聲音的存在。他明白:一旦這些資訊公諸於世,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聲音的傳播者。

就在他走出警局時,一名年輕警員遞給他一張留言紙條:

「第三位俱樂部成員今晚將死於火與鹽。」

「沉默者之刑,將在國王十字站執行。」

福克斯立刻轉身奔出門外,招來馬車。

夜晚十一點半,國王十字車站。

福克斯與賽西爾趕到時,站台幾乎空無一人,只見一輛無人駕駛的舊型蒸汽車廂停在遠端側軌,火車廂內幽光閃爍。

他們走近,發現車廂內已點燃熊熊火焰,一名男子倒臥其中,喉嚨纏繞紅絲帶,胸口壓著一本書——正是《馬克白》。

福克斯翻開書本,在其中一頁看見那熟悉的字句,再次出現:

「沉默者自會復仇,透過火與鹽。」

但這一次,句子下方多了一行新字:

「第三聲未至,但門已開。」

福克斯望著火光中那句話,眼神沉如深海。

「不是他們要復仇,」他緩緩說道,「是聲音自己在挑選宿主……然後清除障礙。」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第三聲了,」他轉向賽西爾,「我們只能在它響起前,找出誰是下一個說話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赫米特的沙龍
8會員
246內容數
將會分享我的人生瑣碎的事,雖然還很年輕,但請相信,我經歷的事情,不會比活到80歲的老人少。
赫米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4
第六章:第二聲 午夜,倫敦塔鐘敲響第二聲。 福克斯在房間內輕聲數著節拍,他知道這不是尋常的鐘聲——音律略有走調,鐘音中似乎混入某種顫音,如同有人在遠處模仿鐘響的節奏。 他的耳中忽然回響起那三個詞:「Ba’al-Mavet. Melach. Esh.」不是記憶的重播,而是一種內部共振,像是某種聲
Thumbnail
2025/08/14
第六章:第二聲 午夜,倫敦塔鐘敲響第二聲。 福克斯在房間內輕聲數著節拍,他知道這不是尋常的鐘聲——音律略有走調,鐘音中似乎混入某種顫音,如同有人在遠處模仿鐘響的節奏。 他的耳中忽然回響起那三個詞:「Ba’al-Mavet. Melach. Esh.」不是記憶的重播,而是一種內部共振,像是某種聲
Thumbnail
2025/07/05
第五章:影中的證人
Thumbnail
2025/07/05
第五章:影中的證人
Thumbnail
2025/06/05
第四章:火與鹽之儀
Thumbnail
2025/06/05
第四章:火與鹽之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間在他沒有察覺的時候,帶著他的精力與衝勁遠去。他老邁的身軀只剩下意志作為骨幹,以燃燒的仇恨偽裝出強大。
Thumbnail
  時間在他沒有察覺的時候,帶著他的精力與衝勁遠去。他老邁的身軀只剩下意志作為骨幹,以燃燒的仇恨偽裝出強大。
Thumbnail
  他沒有餘力去思考,為什麼前天向他親切問路的旅人,如今卻帶著全副武裝的同伴衝進他的「村子」。   伊爾德維人沒有村落的概念。這是一個「家」,一個「伊瑣」、「肋骨的上方」。   他們循著自然規律,從一塊溫暖乾燥的山凹,到一處河土鬆軟的濕地。整個「菲思古德」就是他們的「家」——
Thumbnail
  他沒有餘力去思考,為什麼前天向他親切問路的旅人,如今卻帶著全副武裝的同伴衝進他的「村子」。   伊爾德維人沒有村落的概念。這是一個「家」,一個「伊瑣」、「肋骨的上方」。   他們循著自然規律,從一塊溫暖乾燥的山凹,到一處河土鬆軟的濕地。整個「菲思古德」就是他們的「家」——
Thumbnail
焦黑的土壤,昏紅的餘暉灑落其上,渺渺霧靄逐漸籠罩,彷彿欲將曾經的美好深藏其中,不將真實展露於任何人面前。這是一個王國興衰的故事,充滿著誤會、衝突和最終的結局。文章描述了主人公愛德華國王以及他與士兵之間的糾葛,是一個充滿戲劇性和宿命感的故事。
Thumbnail
焦黑的土壤,昏紅的餘暉灑落其上,渺渺霧靄逐漸籠罩,彷彿欲將曾經的美好深藏其中,不將真實展露於任何人面前。這是一個王國興衰的故事,充滿著誤會、衝突和最終的結局。文章描述了主人公愛德華國王以及他與士兵之間的糾葛,是一個充滿戲劇性和宿命感的故事。
Thumbnail
  是夜,凡提斯城東門。
Thumbnail
  是夜,凡提斯城東門。
Thumbnail
「文字背後的自由解讀,是我們對靈性冥頑不靈的無知。」
Thumbnail
「文字背後的自由解讀,是我們對靈性冥頑不靈的無知。」
Thumbnail
2018/12/10 02:25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2018/12/10 02:25  雜記日誌 拍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