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思維:中國內捲!台廠淨利暴跌!對中國經濟依賴加深惡性循環!攻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產業經濟面臨的核心結構性風險約為:1.台商資金、技術的外流中國與遭吸納、反噬(如面板、LED,太陽能模組等)!2.中國產能過剩與傾銷競爭(如石化、水泥、鋼鐵、汽車等)!3.中國政府補貼產業與扭曲競爭(如半導體、太陽能、鋰電池、電動車等)!


南僑(1702)3日舉行股東會,副董事長陳正文會後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尚未復甦、內卷嚴重,觀察到消費明顯降級,但也強調,公司布局全球,重視分散市場,因此影響不大。(See:2025/06/03,Yahoo財經,中國經濟尚未復甦、內卷嚴重 南僑:重視分散市場、財訊,南僑注重分散市場,關稅衝擊影響不大,旗下中國餐飲業績優於去年)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財報顯示,去年營收勝過特斯拉,共7771億人民幣(約3兆5434億元台幣),比亞廸近日發動最新一波價格戰,旗下22種車款全面降價,降幅之大,震驚同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還因此站出來指控:比亞廸是「恆大第二」。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直言,「中國內捲正捲向全世界」。
(See:2025/05/28,太報,比亞廸大降價!打趴敵手 謝金河:中國「內捲」正捲向全世界、新聞,比亞迪瘋狂降價震驚同業股價重挫!謝金河:中國內捲正捲向全世界、三立新聞,電動車巨頭比亞廸大降價!打趴敵手 謝金河示警:中國內捲正捲向全世界)

事實上,關此中國電動車補貼政策,導致產能過剩,遭歐美加等關稅的抵制,乃習近平受林毅夫影響,堅持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林一直認為:「政府可以撬動的資源有限,所以應該把有限資源配置給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這種行為就是產業政策。」


台灣部分上市櫃公司布局中國,卻隨著中國各產業內捲競爭,也讓這些公司獲益嚴重影響,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日就發文表示,他發現這些被中國捲到的行業仍然持續惡化中,沒有見到明顯的改善,中國產能過剩捲向世界,台灣除了傳統產業的石化、水泥、鋼鐵、汽車受到影響,高科技產業過去20年來,從面板、LED,到太陽能電池模組一直捲,導致這20年來,這些產業從來沒有好起來過!今年,自行車也加速內捲,巨大過去兩年在中國都賺超過50億,今年首季剩下3.67億,今年會如何影響巨大?值得關注,美利達去年在中國淨利10.99億,首季只剩5612.4萬元,看起來也不太妙。並直呼「現在碳化矽、矽晶圓、電動車、成熟製程半導體,接下來機器人、AI(人工智慧)相關產業也會被捲進去⋯⋯」。
(See:2025/06/01,FTNN新聞網,內捲「慘業」不斷!謝金河盤點一票台廠赴中全虧錢 點名「2新興產業」逃不掉、民視新聞,中國內捲持續惡化!謝金河點名「2新興產業」逃不掉、2025/06/02,風傳媒,中國內捲「慘業」再加1!謝金河曝這台廠淨利暴跌:看起來不太妙了、被中國卷到行業再+1! 謝金河喊不妙:連機器人、AI都被卷進去、Newtalk新聞,台企被中國內捲「看來不妙」謝金河:機器人、AI產業也會被捲進去、三立新聞,被中國內捲的產業仍在惡化中 謝金河點5大慘業)

中國補貼產業、擴大出口,導致不公平競爭。但中國經濟低迷,在拉動投資無果後,中共政府將出口確定為經濟增長的關鍵進而大幅提高出口退稅,通過變相降價推動出口增長。然而,這一決策誤判使中國經濟再遭沉重打擊,在美中關稅戰升級下,當局通過財政補貼拉出口、穩經濟的企圖化為泡影。中國經濟的本質問題: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當局決策誤判將使中國出口行業遭遇滅頂之災。中共財政擴張難以為繼:入不敷出,強弩之末。(See:2025/04/27,大紀元,中共經濟決策誤判 政策難以為繼)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在香格里拉安全論壇上5次提到台灣,他強調:「中國構成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面對這些威脅,許多國家都想尋求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和與美國的防務合作,但要警惕中共試圖利用這種糾葛來取得籌碼」。他說,這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只會加深其惡性循環,緊張時期的國防決策空間變得複雜。「沒有人知道中國最終會做什麼,但他們正在做準備,因此我們也必須做好準備」。
(See:2025/06/01,今周刊,美國防部長演說5次提台灣:川普不會讓中共入侵!點名習近平正準備2027,若犯台「絕對這樣做」)(關於雙重依賴模式,See:2025/04/26,上報,邱泰達:台灣應面對「中國製造賣美國」雙重依賴模式的脆弱點)


中國以產業補貼撐起出口,卻導致內捲加劇、產能過剩,最終不但重創本國企業,也波及台灣產業與全球市場。同時,值此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之際,台灣等產業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正反噬台灣等各國的經濟安全與決策自主性


股神華倫·巴菲特嘗言:「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正點出此等深層危機本質。


當全球需求收縮、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時,那些依靠補貼與價格戰撐起的經濟體系終將無所遁形,赤裸裸地暴露了其虛弱根基。台灣與世界都必須警惕這場「中國式產能過剩浪潮」所帶來的深層衝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nnis Lee(阿丹哥)的沙龍
6會員
318內容數
EMBA研究;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2025/06/03
台中市長盧秀燕拋出震撼彈,台中大巨蛋將落腳水湳經貿園區。總質詢時,遭到市議員批評。周永鴻再追提案廠商提案日期,運動局表示4月7日民間提案,市府4月30日成立推動小組開會,當次有會議紀錄;周永鴻質疑,市府高效率宣佈地點,「究竟是鼓勵民間參與,還是照民間廠商的程序走」,批評市府決策過程根本急就章、粗糙。
Thumbnail
2025/06/03
台中市長盧秀燕拋出震撼彈,台中大巨蛋將落腳水湳經貿園區。總質詢時,遭到市議員批評。周永鴻再追提案廠商提案日期,運動局表示4月7日民間提案,市府4月30日成立推動小組開會,當次有會議紀錄;周永鴻質疑,市府高效率宣佈地點,「究竟是鼓勵民間參與,還是照民間廠商的程序走」,批評市府決策過程根本急就章、粗糙。
Thumbnail
2025/06/02
美國川普公布對等關稅,造成股、匯、債市衝擊,國際貿易、金融次序、企業投資腳步大亂,經濟繁榮景象恐怕回不去了;據美林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有62%比率認為關稅戰會引發經濟衰退。 據路透社的分析,貿易戰,已造成全球企業損失逾三四○億美元。且隨著關稅持續不確定,將導致全球大公司的決策癱瘓,預估損失將再擴大。
Thumbnail
2025/06/02
美國川普公布對等關稅,造成股、匯、債市衝擊,國際貿易、金融次序、企業投資腳步大亂,經濟繁榮景象恐怕回不去了;據美林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有62%比率認為關稅戰會引發經濟衰退。 據路透社的分析,貿易戰,已造成全球企業損失逾三四○億美元。且隨著關稅持續不確定,將導致全球大公司的決策癱瘓,預估損失將再擴大。
Thumbnail
2025/06/01
《路透社》報導,美方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未來四年批准的對台軍售,但藍白刪減國防預算引起美方擔憂,美國官員說:「我們向反對派發出了非常強硬的信息:不要擋路,這不是台灣的黨派問題,這是台灣的生存問題」。美方官員表示,政府官員和川普本人都承諾會為台灣「加強硬嚇阻」,「這是總統的立場,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立場」。
Thumbnail
2025/06/01
《路透社》報導,美方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未來四年批准的對台軍售,但藍白刪減國防預算引起美方擔憂,美國官員說:「我們向反對派發出了非常強硬的信息:不要擋路,這不是台灣的黨派問題,這是台灣的生存問題」。美方官員表示,政府官員和川普本人都承諾會為台灣「加強硬嚇阻」,「這是總統的立場,也是我們所有人的立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台灣電子產業是全球科技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力和競爭力遍及世界各地。憑藉卓越的技術創新、高效的生產能力以及完善的供應鏈,台灣在半導體、電腦及週邊設備、電子零組件和光電產品等多個領域中佔據了領先地位。 這些產業不僅推動了台灣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全球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台積電營收-24.05.13 *台股周線連三紅。外資持續賣超,主要是內資支撐,股價回檔、連季線都沒有碰到。 *目前內資的買盤,還屬於第一波資金,還不是末升段,還沒到泡沫破滅的階段。 *台積電1-4月營收,呈現復甦趨勢,顯示目前景氣持續在復甦格局。 *台灣、韓國的出口值高於預期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台積電營收-24.05.13 *台股周線連三紅。外資持續賣超,主要是內資支撐,股價回檔、連季線都沒有碰到。 *目前內資的買盤,還屬於第一波資金,還不是末升段,還沒到泡沫破滅的階段。 *台積電1-4月營收,呈現復甦趨勢,顯示目前景氣持續在復甦格局。 *台灣、韓國的出口值高於預期
Thumbnail
據報導,台灣重電族群,受惠強韌電網計畫及美國基礎建設供應需求,首季財報表現亮眼。重電軍團甚至可再旺十年,未來展望看好。另外,謝金河也指出,台灣錢淹腳目有望再現,將重寫台灣經濟傳奇。 資金與人力回流,台灣經濟成長!企業倘若能搭配政府的措施,將資金投入於人力知識成本與技術創新上,台灣經濟必然會持續成長!
Thumbnail
據報導,台灣重電族群,受惠強韌電網計畫及美國基礎建設供應需求,首季財報表現亮眼。重電軍團甚至可再旺十年,未來展望看好。另外,謝金河也指出,台灣錢淹腳目有望再現,將重寫台灣經濟傳奇。 資金與人力回流,台灣經濟成長!企業倘若能搭配政府的措施,將資金投入於人力知識成本與技術創新上,台灣經濟必然會持續成長!
Thumbnail
台積電ADR自四月高點下跌14%;台積電現股同期則下跌9%。台積電帶著科技島(台灣)股巿主要權值股下修。台積電現股會繼續跌嗎! 目前是中期拉回修正的進場點? 亦或是逃命點呢?
Thumbnail
台積電ADR自四月高點下跌14%;台積電現股同期則下跌9%。台積電帶著科技島(台灣)股巿主要權值股下修。台積電現股會繼續跌嗎! 目前是中期拉回修正的進場點? 亦或是逃命點呢?
Thumbnail
近年來,台電的虧損一直呈現擴大趨勢。截至2023年,其累積虧損已達3820億元,而預計今年的淨損將超過2000億元,使得累計虧損可能接近6000億元,這一數字相當驚人。
Thumbnail
近年來,台電的虧損一直呈現擴大趨勢。截至2023年,其累積虧損已達3820億元,而預計今年的淨損將超過2000億元,使得累計虧損可能接近6000億元,這一數字相當驚人。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