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舞思愛在特展開幕中獻唱。(記者曾金萬/攝)
【記者曾金萬/基隆報導】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今(6)日上午舉行《海洋未來式-新正常特展》開展儀式,由歌手舞思愛獻唱揭幕,保育專家珍古德也出席開幕式,呼籲國人一起愛護地球,重視海洋生態保育工作。

海科館王明源館長(右)與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賴秀如(左)理事長在保育專家珍古德(中)博士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照片由海科館/提供)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揭幕儀式中同步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及「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共同簽署永久合作備忘錄(MOU),為臺灣在地海洋教育與全球永續目標接軌(見圖)。簽署儀式於珍古德博士親自見證下,未來海科館與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將攜手投入「海洋與環境教案開發」、「校園推廣計畫」、「教育成效評估」、「海洋與環境國際研討會」等合作項目,呼應珍古德博士全球倡議《我們的海洋 Oceans Are Us》計畫,推動本土與國際融合的教育實踐平台。
海科館長王明源指出,珍古德博士在參觀潮境珊瑚保種中心時,一同種下象徵希望的珊瑚苗,將共同啟動《珊瑚,是海洋的森林》繪本珊瑚復育的教育推廣合作,充分展現對海洋保育的認同與支持,此次海科館也個別與海洋大學及珍古德協會簽訂「永久合作備忘錄」,象徵著海科館除了博物館角色外,也從展覽場域進一步成為跨界行動的實踐者。王明源並且表示,《海洋未來式》特展,以氣候變遷與海洋永續為核心,從今日海洋所面臨的危機出發,引領觀眾進入包含科學、設計與公民行動的感知旅程,邀請大家一起面對、想像,並共同創造下一個世代的藍色星球。《海洋未來式-新正常》特展以擬人化的「氣候娃娃臉」開場,情緒化呈現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從發燒、乾渴、暴雨到融冰,直觀傳遞海洋正在承受的苦痛。此外,透過動畫、互動裝置與原創角色「Bloop」,觀眾可以藉由感官體驗塑膠污染、酸化優養化等環境壓力,以及海洋與人類命運的深刻連結。

海洋未來式特展現場。(記者曾金萬/攝)
特展也同步邀請國家太空中心、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培育館藻類資源實驗室、國立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等協辦單位,分享展示國際科學研究珍稀儀器設備模型、研究素材、藻類碳匯應用與綠蠵龜、玳瑁標本典藏品等。展場更設有「許願樹」、「碳的終結者」等任務挑戰區,讓觀眾可實際參與寫下行動目標。《海洋未來式-新正常》特展自即日起開展至115年5月3日,另為響應世界海洋日,展覽至6月13日止只要持主題館門票皆可免費參觀,邀請民眾透過沉浸式展區與互動科技,從海洋出發,擘劃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