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永遠都不是好事。
然而,成功的防衛總好過流血的慘敗。因此,古代兵法家孫子告訴我們,面對敵人時,一定要「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同樣的道理,放諸四海皆準。為了保衛家園,堅強的防禦工事確實不可或缺。戰時,軍士考量的是居高臨下的戰略位置;平時,百姓想要的則是登高望遠的最佳去處。
聖維吉利奧城堡
從上城的亞歷山大城門附近搭乘纜車,登高九十公尺,只消幾分鐘,就可以抵達聖維吉利奧(San Vigilio)城堡。(特別說明,這部纜車與下城的纜車並不相同,下城的纜車只能通往上城,而不能前往此處,要前往此處必須在上城的亞歷山大城門附近搭乘纜車。)

前往聖維吉利奧城堡的纜車站
聖維吉利奧城堡的海拔大約五百公尺,位於山脊的頂部,居高臨下,是為守護上城的戰略門戶。早在羅馬時代,就己經在這裡興建了一座小型瞭望塔。十五世紀,威尼斯王國統治時期,堡壘的規模與形式大勢底定,透過興建碉堡、設置槍砲,並以多邊形城牆與護城河相連接 ,形成一個完整且鞏固的防禦堡壘。
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索雷加羅利(Soregaroli)家族大手筆買下了這整個地區,同時開設餐廳,並於一九一二年建造了一條長約六百公尺的纜車車道,提供纜車運輸服務,也因此將聖維吉利奧城堡與上城的亞歷山大城門廣場連接起來。後來,索雷加羅利家族又將整座城堡賣給了貝爾加莫市政府。經過市政府重新整修之後,一九六二年,聖維吉利奧城堡再度向眾人開放。

纜車

纜車車站附近米其林級的餐廳
如今,從亞歷山大城門搭乘纜車來到聖維吉利奧城堡,走出纜車車站,左手邊是一家看起來很不錯的米其林級餐廳,此時只需朝右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聖維吉利奧城堡園區。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由厚重岩石砌成的「粗獷」圓形碉堡,再往內走,則可以看見早已廢棄不用的大面積蓄水池,因而顯得相當荒涼。相較於熱鬧的上城街區,還真有天壤之別。

已廢棄不用的蓄水池
行路至此,不免令人懷念起流水潺潺的生命活力。想像著有朝一日,城堡修復工程更加完善之後,說不定就可以聽到嘩啦嘩啦的水聲、看到清綠澄澈的活水,屆時的風貌,將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想像總歸想像,現在就只能品味一下軍事要塞的「冷峻」了。
話說從頭,猶記第一次造訪此處時,看見圓形碉堡底下有一處洞口,好奇地跑過去向內打探,這才發現原來有個通道,可以循著階梯走上碉堡的頂端。在這通道中,不時透進陽光,因為沿路的牆壁上,多處鑿有大小不一的孔洞,不難猜想,這些孔洞都是當年為了架設槍枝,擊退敵人之用。

碉堡內用於架設槍枝的孔洞
爬上碉堡頂端,堪稱別有洞天,山下景緻一覽無遺,貝爾加莫下城與上城的景緻盡收眼底,一處處古老的別墅與房舍,好一幅人間煙火的幸福景緻。

居高臨下的景致
然而,在久遠的中世紀,義大利仍是各地城邦各自為政的局面,當時轄有貝爾加莫的威尼斯王國,在此處興建碉堡、建置防禦工事,絕對不是為了居高臨下、欣賞風景,而是為了抵禦敵國來犯。事實上,就在十六世紀,此處確實遭受過米蘭公國的軍事圍攻。
如今,只要在碉堡上四處走走、仔細觀察,還可以看見修築暗道的痕跡;甚至還可以發現一個金屬圓盤,精確地標示出四面八方各個山脈的正確名稱,想來是藉此辨別戰略方位。

在碉堡上方發現的暗道

標示著四面八方山脈名稱的金屬圓盤
看看這些歷史陳跡,相當有意思。然而,此處也有很不錯的餐廳、咖啡館,何妨坐下來啖大餐、喝咖啡、賞美景,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義生活‧陳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