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日記 #048|《十年》我終於明白,我們只是錯放了對彼此的期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些,真的是為你而寫的—精、簡、版

你知道嗎?我為了要給你看,
自己精簡,卻還是這麼長。這真的很難欸。
所以不准你再笑我的文章很臭長,我的世界就是這麼龐大。
而這些——只是我想辦法簡化後的情感邏輯世界。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 陳奕迅〈十年〉

跟你分手後再次聽到這首歌,已經透過寫日記拆解情緒一段時間的我,於某個場合下再次聆聽。
我,深刻體悟到林夕這詞的情感份量。

今天之前的我,留在關係裡,是因為真的希望你能回頭看我。

你是第一個開口對我說「我愛你」的人,而我是分手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多愛你。

所以我懂你和我之間還維持聯繫的那種心煩,但同時也無法欺騙自己的感受——我們其實都還想靠近彼此。

我曾以為這樣也不錯,至少你還在我身邊。

我還是能理解你對我的在乎,也明白你撒嬌的方式。

我總是記得那些美好的瞬間,那些卻只是你當下的幸福感受,說忘就忘。

忘了沒關係,我真的有幫你全部記下

還記得那天你曾叫我做一張貓咪被調戲害羞圖作為心靈補償,只因為我之前做過卡皮巴拉被調戲的害羞圖。

你對我在工作上不被看見這件事的憤怒與不捨,用力地守護我,讓我從心底覺得自己是被愛的。

我最喜歡的事,就是和你分享我看到的世界,還有我的作品。

我不是個愛逛網拍的人。

我心疼自己每一分收入,所以我買東西從來不是衝動性消費。

如果真的要衝動,我寧願選擇「讓彼此都開心」這個理由。

而你會花光所有的錢,即使沒錢,也會想辦法買禮物給男朋友。

你曾說:「我賺的錢不是拿來繳費或還債,就是拿來買禮物送給男朋友的。」

這句話我聽了甜在心裡,但你真的說忘就忘了。

所以當你說我「不會為生活增添情趣、這樣人很無聊」時,
我真的很受傷。

那已經不只是質疑我花錢的方式,而是對我的人格下了定論。

我試著學習你那套「看到特別的東西就買來送你」的不拘小節,甚至從中感受到不求回報的快樂。

發現我不就一直這樣做嗎?只是我喜歡的是買吃的。
對我來說,比起那些小禮物,吃的東西更實際,也更能一起分享感受。

我明白,我跟你之間的對話是生活;你和他的對話,更多的是玩樂。

我曾以為我是感性的,你是理性的。

但弔詭的是,其實我是 T,而你是 F。

我表現得感性,但思考是邏輯導向;

你看起來理性,內心卻是情感驅動。

這就是我們長期以來誤解彼此的原因。

你壓抑情緒,所以用理性語氣去講感受;我過度解釋情緒,只是為了得到認同。

我們都沒錯,只是不懂對方的表達方式,也沒看懂彼此真正的驅動模式。

這些無關對錯,只是習慣與保護機制的不同。

你玩遊戲是為了打發時間,我玩遊戲是為了看劇情。

現在想想,這種外顯差異真是我 F 和你 T 的對照,甚至有點好笑。

當我學會不再用 ENTP 定義自己,也不再把你完全當作 ISFP。

人格只是傾向,是某段時間內某些狀況下我們偏向的面向,不代表我們的全部。

我知道你不喜歡下承諾,而我也很清楚自己喜歡對自己說出口的話負責,

這就是為何我們當時在關係中一直產生的矛盾衝突。

我小心謹慎地處理對你的承諾,卻又時常誤觸雷區。

你始終不明白我為何又犯,
更看不懂我為何犯後卻陷入更深的自責行為。

你眼中的我總是那麼奇怪,反覆無常,還時常自打臉。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什麼你說我是你心中「壞掉的菜」。

而如今,連我回頭望,都不得不笑著對你說:
「欸,你說得沒錯,我真的好好笑喔,哈哈哈哈。」

我們唯一相同的只有 P,可惜耐受力不同。

在交往前你就已經開始追求當下的幸福感,
而我,早就踏上了相互理解尋找自己的路途。

我們的相愛不是巧合,當下的我們是真的能夠互相理解彼此。

只是我們在關係中的忍受程度不同。

你那句「你開心,我就開心」,
是你對生命的印證。

我已經確實收到,也學到了。

分手後,我說我能理解,但我還是選擇繼續愛你;
只是我也始終執著你的回頭。

現在,我終於能放下對你的依附,
但仍願意相信——你理解我的那一天會到來。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因為有你的陪伴,
我最後看見了那個努力不想被誤會的自己。

分手後的日子,你卻還是會為我與他人互動吃醋。

你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想法,我也一樣的困惑你的意思。
如今我幫你找到了答案——這些都是出於你對我的信賴。

一是因為你相信我不會否定你,
二是因為你知道,我聽了會開心。
三是因為你知道——這句話,我一定能明白你真的是出自於真心

只是那時候的我們,都還弄不清這背後的邏輯與原因。

善於隱藏真實感受的你,卻在那一刻選擇對我坦承。

那不只是安慰,更是在告訴我——
我在你心裡,是多麼的特別。

我曾經問你:「你覺得青蛙是什麼?」

你說是鏡子。

而我把你當成鏡子,卻發現你其實是流星。

今天我撕下這些自我安慰的標籤,才發現我們其實是錯看了彼此,
也錯放了對彼此的期望。

之前的我看到你們之間的互動,
是憤怒,是生氣,是心疼。

但你還是很白目地跟我分享你們的點點滴滴。

現在的我看到你們的互動,那是一種有趣的第三人稱視角,
真心期望你別再錯過這樣的好人。

我還在,只是換你要有我隨時可能離開的心理準備。

現在你也不用再擔心哪句話會傷到我——
我已經不是那個會因為你不選擇我就崩潰的人了。

當初分手後,我選擇繼續愛你;
現在,我選擇面對自己,放下對你的追求依附,
但仍願意相信——你真正理解我的那天會到來。

我不再期待你回頭,但我對你的門永遠敞開。

你可以隨時來找我聊天、講幹話、丟迷因,
分享一部爛片,傳一首你剛聽到的歌。

我們可以什麼都不說,各自做各自的事。

偶爾打字、偶爾同步、偶爾無聲地在線上看著彼此「上線」狀態發呆一整天。

林夕寫的這首〈十年〉,我竟僅用了兩個多月走完。

你看,我是不是很好笑?

懷抱既然無法逗留,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這不就是我們這些日子以來所做的事嗎?

十三年前從認識彼此開始,

到近年的熟識——我們在不同的關係中探索、掙扎。

後來從陌生人身上學會的那些,都是在彼此身上練習過的。

那,就是我們曾經愛過的最好證明。

你學會了如何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而我,也學會了如何解釋,為何我會這樣選擇。

這段路,我們都沒白走。
謝謝你這段路途還是陪著我,找到我自己。

我也愛你


雖然遲了很久,但能讓你明白我也是發自於真心
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e Way 情緒日記
2會員
26內容數
『 分開那一天,我開始寫字 』 這裡找不到「堅強」的標準答案,但能陪你誠實面對自己。 《One Way 情緒日記》寫下那些沒被說出口的委屈、被誤解的體貼、以及太晚才承認的在意。 不是為了解釋情緒,只是讓它們不用再一個人扛。 如果你也常說「沒事」,但其實很想被懂,這裡,歡迎你自行體會。
One Way 情緒日記 的其他內容
2025/06/05
這篇文章從心理和人生的角度,深入探討動畫《葬送的芙莉蓮》第一季中芙莉蓮的旅程,並探討劇中角色的成長與轉變,以及他們的情感與信念。文章分析了多個關鍵情節,例如芙莉蓮如何學會感受情感、如何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以及與其他角色之間的互動。透過文章的解析,讀者可以更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並獲得人生啟發。
Thumbnail
2025/06/05
這篇文章從心理和人生的角度,深入探討動畫《葬送的芙莉蓮》第一季中芙莉蓮的旅程,並探討劇中角色的成長與轉變,以及他們的情感與信念。文章分析了多個關鍵情節,例如芙莉蓮如何學會感受情感、如何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以及與其他角色之間的互動。透過文章的解析,讀者可以更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並獲得人生啟發。
Thumbnail
2025/05/30
這是一篇深刻的觀影筆記,從影集《忘了我記得》第二集出發,作者透過劇中角色的情緒轉折,回望自己童年未被理解的經驗。當「沒有人說話」與「被接住」成為情感焦點,文章自然延伸出對關係、支持與內在修復的深度反思。這不只是影集心得,更是一場情緒療癒的自白。寫給那些走過低谷,也終於被溫柔接住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5/30
這是一篇深刻的觀影筆記,從影集《忘了我記得》第二集出發,作者透過劇中角色的情緒轉折,回望自己童年未被理解的經驗。當「沒有人說話」與「被接住」成為情感焦點,文章自然延伸出對關係、支持與內在修復的深度反思。這不只是影集心得,更是一場情緒療癒的自白。寫給那些走過低谷,也終於被溫柔接住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5/30
這篇散文以藤井風〈満ちてゆく〉為引,帶讀者走進一個近四十歲男人,在深夜主動向父母索取擁抱的片段。不是因為難過,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細微恐懼。 文中細膩描寫了一場家庭間的安靜靠近——父母的擁抱、貓的霸佔、愛的錯位與抵達。 在這份溫柔而幽微的書寫裡,我們看見:「有些情感,不靠大聲說,而是靠輕輕地靠近。」
Thumbnail
2025/05/30
這篇散文以藤井風〈満ちてゆく〉為引,帶讀者走進一個近四十歲男人,在深夜主動向父母索取擁抱的片段。不是因為難過,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細微恐懼。 文中細膩描寫了一場家庭間的安靜靠近——父母的擁抱、貓的霸佔、愛的錯位與抵達。 在這份溫柔而幽微的書寫裡,我們看見:「有些情感,不靠大聲說,而是靠輕輕地靠近。」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