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的芙莉蓮》第一季:不只是奇幻冒險,更是關於告別與理解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0 分鐘

⚠️ 內含第一季劇透,建議完整看過再閱讀。

適合兩種人:
▸ 看過《葬送的芙莉蓮》但說不上來哪裡被打中的人
▸ 第二季快出了,想重溫第一季的人

這不是影評,而是用心理與人生視角拆解她的旅程。
如果你也曾因為某些情節莫名哽咽、落淚, 但說不出到底為什麼—— 這篇,寫給你。


🧭 為什麼是芙莉蓮?為什麼我看著看著會哭?

《葬送的芙莉蓮》不是一般的奇幻冒險動畫。

它從第一集就告訴我們——這趟旅程是從「告別」開始的。

魔王早就被打倒,冒險已經結束,世界恢復和平。

但對芙莉蓮來說,她真正的旅程才剛開始。

身為一位壽命長到接近永恆的精靈,
她對「時間」的感覺與人類完全不同。

人類說的十年,對她來說,只是一次午睡的長度。

她可以記得每一個魔法細節,
卻不明白情緒是什麼——因為沒有人教過她。

她太習慣獨處,
太習慣把一切都當作數據記下,
卻不知道,有些東西是要「感受」的,不是背下來的。

直到那天,勇者欣梅爾死去。

那個陪她走過十年旅程的人,
那個總是讚美她、等待她、和她說話的人,不在了。

她才開始問自己:

「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

🌿 記得,是因為有人曾讚美那些瑣碎的小事

芙莉蓮原本只是收集魔法。

各種小魔法、生活魔法,不為戰鬥,不為榮耀,
只是打發時間。

直到有一天,欣梅爾忽然對她說:

「這件事一點都不無聊,妳收集的魔法真的都很有用呢。」

她愣住了。

從來沒有人告訴她,這些自己也不覺得特別的事,竟然有人會覺得有價值。

從那之後,她開始記得。

不是記得那些強大的魔法,
而是那些微小、卻實用的日常:

  • 能讓茶壺永遠有熱水的魔法
  • 雨天鞋子不會濕的魔法
  • 讓信紙長出花紋的魔法

因為那不是在紀錄「魔法有多強」,
而是在紀錄——「有人曾經注意到我。」

有人覺得,她做的這些小事,是值得記住的。


那一刻我哭了。

我也曾經為了很微小的事努力,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看見。

當有一天,有人認同你的行動,
那份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 日出 × 她終於看見,那年錯過的風景

還有一次,他們來到海邊的城市。

完成任務後,委託人笑著說:

「記得明早看日出,這裡的日出很有名喔。」

這句話,喚起了芙莉蓮一段塵封的記憶。

當年,欣梅爾也曾邀她一起看日出——但她拒絕了。

她說太累了,說沒興趣,說再晚點也一樣。

而他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露出一貫溫柔的笑容。

這一次,她依舊差點睡過頭。

還好,費倫來敲她的門,叫她起床。

她披著外袍,跟著大家一起坐在海邊的岩石上。

海風輕輕吹過,她靠在費倫的肩膀上,
看著太陽緩緩升起,臉上浮起一絲笑意。

這不是懷念誰,
也不是為了重溫當年的旅程。

只是這一次——她沒有錯過。

🧩 她終於看見那三人曾一起經歷的日出,
也補上了心中那個沒說出口的遺憾。

有些風景不是看不見,
只是你當時,沒有準備好去看。

有人等了一輩子,只為讓你一起看一次太陽升起的模樣。
這一次,她終於懂了,那句話的溫柔。

🌀 幻影怪 × 她們斬斷的是「還想再見一次」的念頭

那不是什麼大場面。

沒有強敵,沒有爆發式的戰鬥,
但我卻覺得喘不過氣。

出現的是一種非常惡劣的魔物——幻影怪

牠不靠力量,也不靠速度,
只會變成你最放不下的那個人。

用他們的聲音、語氣、眼神靠近你。

然後在你動搖的那一刻——吞掉你。

幻影怪不會強迫你選擇。

牠只站在你面前,讓你自己決定:
你要相信?還是出手?

選錯了,你就死。

選對了——你得親手斬斷那個人。


費倫看到的是海塔。

她停下了。

那不是遲疑,而是震動。

她再一次看見了那位早已離世的親人。

幻影怪用熟悉的語氣喊她的名字。

像從前一樣,溫柔、平靜。

她的手微微顫抖,眼神飄了幾秒。

不是因為沒看出破綻,
而是——她真的太想再見他一次。

但最終她出手了。沒有喊叫,也沒有哭。

只是一擊,把那幻影炸成碎片。

她沒有說這不是海塔,
但那一擊,已經是她親手斬掉的念頭:
「夠了。」


芙莉蓮看到的是欣梅爾。

幻影怪模仿得極其完美。

聲音、神情、動作都無可挑剔。

但她沒有一秒遲疑。

一擊、斷首、結束。

幻影倒下,用他的臉微笑說:

「妳果然很果斷呢,真不愧是你,芙莉蓮。」

她也對他笑了,沒回話。

那不是勝利的笑容,
而是「我懂了」的回應。


那一刻,她不是在對抗魔物,
而是在送別過去那個——
不理解欣梅爾的自己。

她終於明白,欣梅爾從來不是留戀回憶,
他只是想在人們還沒放棄前,

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樣子。

這場戰鬥不是關鍵事件,
但是芙莉蓮這趟旅程中,最深的一次照見。

她不是斬掉幻影,
她是在斬掉——自己以為已經放下的情感。

🧩 她們沒有戰勝誰,
她們是斬斷了那句:
「如果還能再見一次就好了。」

而對芙莉蓮來說,
那也是她走上理解欣梅爾這條路的起點。

🛡️ 斷臂 × 他用一隻斷臂,對她說:「對不起,讓你一個人承受這麼久。」

還沒打倒魔王的時候,北方的一個村落。

那裡藏著一個魔族,看起來像個孩子,卻已經殺過人。

芙莉蓮站在眾人面前,只說:

「他會再動手。那不是意外,是本性。」

但沒人真正相信。

「妳是不是太冷漠了?」

「他看起來不像壞人啊。」

「是不是活太久,連信任都忘了怎麼給了?」

他們沒有惡意,卻用看著怪人的表情及語氣懷疑她。

她沒回嘴,也沒再解釋。

只是靜靜站著,像過去無數次一樣——
又一次,被推到一旁。

結果,那孩子真的再度動手。

這次,欣梅爾衝出去保護村民,
一隻手臂被砍斷,血灑當場。

海塔急著替他接回斷肢,欣梅爾搖頭:

「不用接回去了。」
「這條胳膊,就讓我記得,這次錯得有多徹底。」

他不單單是在懲罰自己。

他是第一次,看清楚——
芙莉蓮的無感,是怎麼來的。

她的冷漠表情,
是太習慣在無人支持的時候,還是得撐下去。

久了,就連情緒都不再往外放。

他走到她面前,低聲說:

「妳一直一個人承受這種孤獨吧?」
「我真的錯了,不只是這一次,是很久以前就錯了。」

但她聽不懂。

她只看著他斷掉的手臂,問:

「不接回去?這樣之後會很麻煩吧。」

她不是拒絕道歉,
是根本沒聽懂那是在道歉。

沒有人教過她,什麼是「感到抱歉」。

從那天起,她說的話,大家會認真對待。

🧩 他失去的是一條手臂,
她回收的,是一段以為早已無人能懂的自己。

這不是一場錯誤,
而是對那份被忽視太久的情感,第一次有人誠實面對。

那條斷臂,不是痛苦的象徵,
而是欣梅爾對自己,也對整個世界說出的一句話:
「從今天開始,不准再讓她一個人承受。」

🕰️ 時間感 × 她不是急性子,是怕來不及說再見

費倫進步得很快,
什麼任務都搶著做,什麼魔法都拚命練,

她總是在趕。

不是為了變強,
是因為她知道——海塔可能明天就會死。

他的身體一年比一年虛弱,
有些日子甚至站不起來。

她不說出口,卻一直知道:

「我沒有十年,也沒有五年。
也許,只有這一年,也許——只有這個月。」

所以她什麼都拚,連自己都不給喘口氣的機會。

她不是在練魔法,她是在跟時間拔河。

芙莉蓮卻說:

「魔法不是一天兩天就學會的。你可以慢慢來。」

她不是不懂費倫的努力,
只是她看時間的方式,和人類不一樣。

幾十年對她只是一次午睡,
但對費倫來說,一年錯過,就可能再也見不到。

🧩 她用盡全部力氣練習,不是因為有野心,
而是因為——她想趕在還來得及的時候,
讓那個養她、教她的人,親眼看到:「我已經可以了。」

這不是「想變強」,是「想讓你放心」。

🎭 修塔爾克 × 當你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冒牌英雄

修塔爾克出生在「戰士之村」。

那裡的孩子從小就為戰鬥而活,沒有選擇。

他的哥哥,是村裡最有天賦的戰士,也是家族的驕傲。

父親對哥哥寄予厚望,對他,則幾乎沒放在眼裡。

他從小就知道:這個家,不接受他這種沒有才能的人。

直到魔族來襲。

整個村子被屠殺,只有他活了下來。

他能活下來,是因為哥哥擋在他前面。

那個一直守著他、從不苛責他的哥哥。

「你不用變得像我一樣厲害也沒關係。」
「你現在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所以他活下來後,最放不下的是一句話:

「為什麼活下來的不是哥哥?」

後來他被矮人戰士艾冉收養,
但心裡的聲音從未消失:

哥哥才該留下。
他才是最有能力、最值得被肯定的人。
我根本沒有「天分」
為什麼活下來的是我?

這就是冒牌者症候群

你不是怕別人懷疑你,
你是自己早就不相信自己了。

修塔爾克深知自己沒有身為「戰士」的天分,
但他每天早起練劍,從不鬆懈。

守在一個被惡龍攻擊的村莊十年,但不曾主動去打龍。

費倫初次見到他時曾直白地說過:

「膽小鬼。」

那不是玩笑,是失望。

她沒從他身上看見任何能撐起一線希望的東西。 還一直問芙立連這人真的可以嗎?

同一天,她們路過他練劍的地方,
看到城牆被斬劈出巨大的痕跡深且高,
那不是膽小鬼能留下的痕跡。

那是——一個不被看好的人,選擇不放棄自己的證明。

後來在他再次猶豫的時候,
她走上前說:

「你要勇於面對,修塔爾克。」
「我相信你,你也要學會相信你自己。」

因為她很清楚:

真正的自信,不是你做得到,
而是你選擇相信,自己有可能做得到。

🧩 他不是想超越誰,
他只是想走完哥哥沒能走完的路,
成為那個——也能撐傘,也能保護人的人。

他第一次來到這座村莊時,惡龍出現過一次。

他出手擋下了攻擊,龍撤退了。

從那天起,惡龍再也沒來過。

村民們說他擊退了惡龍,
他沒有否認,只是虛心接受,說那應該只是僥倖。

他留下來了。

十年之間,他沒有主動出擊,
只是每天練劍、巡邏、靜靜守著這裡。

他不是沒能力,
他只是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力量能成為答案。

這次,芙莉蓮對他說:

「我要準備魔法,撐住幾分鐘就好。」

她沒有解釋什麼,
只是把事情交給他,像是在說:
「你可以。」

他走進惡龍的巢穴。

不是因為比十年前更強,
而是因為——這次,他願意相信別人相信的他。

戰鬥爆發。

他撐著身體與惡龍對峙,劍幾乎握不穩,仍然不退。

撐到極限,他吼:

「到底好了沒啊!我快撐不下去了!」

芙莉蓮淡淡回應:

「你回頭看看。」

他轉身——惡龍已經被他獨自擊退了。

芙莉蓮還在蓄力,費倫也沒出手。

🧩 村民常說:
自從他擊退惡龍並住下來後,
惡龍就再也沒來過了。

原來那一天,並不是僥倖。

他不是靠運氣贏的,
而是——他真的有能力,把惡龍擊退。

⚔️ 勇者之劍 × 他不是被選中的人,但選擇踏上那條路

他們來到一座偏遠的村莊,
在村中心,看見一把插在岩石中的劍。

那就是傳說中的「勇者之劍」。

大家說,那是欣梅爾當年拔起的——英雄的證明。

修塔爾克看著那把劍,心裡升起一個疑問:

如果這是真的,為什麼從沒有人說過這個地方?

他懷疑過,也動搖過。

難道連欣梅爾,也曾說過謊?

他試著拔劍。

拔不動。

芙莉蓮只是輕描淡寫地說:

「這把劍啊,欣梅爾真的沒拔起來過。」

那句話,靜得像一記耳光。

原來欣梅爾不是被選中的人,
他甚至沒拔起那把劍。

但他還是成為了「勇者」。

不是因為劍認可了他,
而是因為——他自己選擇要走上那條路。

他沒有神血加持,也沒有命運安排。

他只是看見世界需要被改變,然後站了出來。

修塔爾克站在那把劍前,低下頭。

他不是氣餒,是羞愧。

他終於明白:

原來成為那樣的人,
不需要被選中,
只需要你自己選擇去守護——那個你想守住的人。

🧩 真正的勇氣,從來不是拔起誰的劍,
是在沒人肯定你之前,

🧙‍♀️ 賽莉耶與費倫:你選的是魔法,還是某個人教你如何面對世界的方式

一級魔法使考試結束後,通過的考生可以從賽莉耶那裡選一個魔法作為獎勵。

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試煉:

你會選最強的?最稀有的?還是最有戰鬥價值的?

費倫選了——
「讓衣服不用洗也能變乾淨又芳香的魔法。」

賽莉耶愣住了。

她沒有多說什麼,但眼神明顯一震。

她教過無數弟子,從沒有人在這種場合選過這種魔法。

這不是禁術,也不是高階戰鬥咒式。

在她眼中,魔法是力量,是知識的極限。

她看得懂潛力,也能測得出資質,但她——從來不理解人類的情感。

但費倫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不是隨便選的。

這是她師父芙莉蓮願意花上三個月研究的魔法。

不是為了打敗誰,只是為了「哪天或許用得上」。

「旅途中衣服很難洗,這樣就不用煩惱了。」
「這是件值得學習的理念。」

這個選擇,不是為了展示實力。

這是一種延續,也是一種模仿。

是費倫在心中默默說出的一句話:
🧩 「我想成為,像她一樣的人。」

她不是選一個魔法。

她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用魔法回應日常的困難,靜靜幫助別人。

那份選擇裡有喜歡、有認同,也有深深的仰慕。

人總會模仿自己最嚮往的人,而費倫,正在走上那條路。

對賽莉耶來說,這仍然難以理解。

她教過的弟子,
有人沒有魔法天分卻一生追求她的肯定,
有人根本不在乎她的認可卻成就非凡,
但她從未真正認可過任何人。

因為她要找的,不是徒弟,
而是「第二個自己」——
一個願意攀上魔法極限之巔的人。

芙莉蓮不是,她選擇離開那條路。

費倫也不是,她選了一個毫無戰鬥力的魔法。

但也正因如此,賽莉耶終於明白了芙莉蓮那句話:

「到時妳會知道,我的弟子是誰。」

她知道了。

眼前這個女孩,安靜而堅定地說:「我想成為像她一樣的人。」

她「知道」了答案——但她仍無法理解。

為什麼不是最強的?
為什麼不是追逐極限的人?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人?

她認為「傳承」的是力量,力量就是一切。

但芙莉蓮教會費倫的,從來都不是這些。

🧩 她留下的,從來不是法術或武器,
而是一種態度——
一種生活的態度。

賽莉耶知道這樣的傳承發生在眼前了,
但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在權力與榮耀面前,
選擇記住——
那個人活著時,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

也許,有些東西真的不是靠知識就能理解。

🧩 真正的繼承,
不是力量的延續,而是——
你選擇記得誰,然後怎麼活下去。

🫱 不要害怕,有我守在旁邊

這不是魔法的力量,卻能讓人真正安心。

芙莉蓮發燒的那一集,沒有戰鬥、沒有魔族,甚至沒有真正的危機。

她只是生病了。

高燒、頭痛,整個人虛弱無力,連坐起來都很吃力。

魔法治不了。

這不是詛咒,也不是重傷,而是——一場普通的感冒。

坐在她床邊的,是欣梅爾。

他沒有試圖找解法,也沒有說什麼動人的台詞。

他只是伸出手,輕輕握住她的手,說:

「雖然沒有治療效果,
但也許能讓妳好受一點。」

那是一種靜靜的陪伴,不誇張、不戲劇,卻有重量。

🧩 那不是任何魔法的術式,
那是一個訊號:你不是一個人。

人在病痛中會感到脆弱,
如果身邊沒有人,孤獨就會無限擴大。

不是因為身體更痛,而是因為沒人知道你很痛。

欣梅爾做的事情,無法減輕病症,
卻能讓那個晚上,不再難熬到令人崩潰。

多年後,輪到費倫生病。

一向堅強的大弟子,也在病床上發著高燒。

這次,坐在床邊的,是芙莉蓮。

她沒有施法,沒有找藥,也沒有任何咒語。

她只是——學著當年欣梅爾的樣子,靜靜握住費倫的手。

「有人也這樣對我。
那時我覺得有用,我相信你也能感受到。」

她沒說那個人是誰,也沒有說自己感受過什麼。

但這就是她的方式——把曾經收到的溫柔,原封不動地還出去。

🧩 她不是在治癒費倫,
她是在對她說:「不要怕,有我在。」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有行動或結果才有用,
但最讓人記住的,往往是那個「有人陪著」的瞬間。

她一直以為,最強的魔法是能斬殺敵人、守護隊友。
直到那天,她才知道——
有一種更溫柔的魔法,不靠術式,也不靠力量,
它只需要,一雙願意留下的手。

這不是她變得溫柔,
是她終於學會了,把那個人曾經給她的那份好——好好地傳給別人。

🍔 漢堡 × 那是他錯過的在乎

修塔爾克的生日快到了,
芙莉蓮卻忽然表現得很奇怪。

她不像平常那樣冷靜,
只是一聲不響地走進廚房,
一遍又一遍地試做某樣東西。

費倫察覺了異樣,走過去問:「妳在做什麼?」

芙莉蓮停下手上的動作,回了一句:

「漢堡。」

費倫一愣。

「……是因為,那個人吧?」

她知道,這不是芙莉蓮的食譜,這是某個人留下來的遺願。

原來這是修塔爾克的師父,矮人戰士艾冉,託付給芙莉蓮的事。

在旅途出發前,他曾將一份料理的配方交給芙莉蓮,並說:

「在那孩子生日的時候,
能不能幫我做這個給他吃看看。」

「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撐到那天……」

艾冉知道,自己和徒弟之間有過一段誤解。

修塔爾克年少時曾一氣之下離開,兩人從此分別。

他沒有等到和解的機會,也沒能親口道歉。

但他一直在等一個「能表達關心」的時機。

所以他留下了這道料理,希望有一天,能透過別人傳達。

那一天,芙莉蓮照著配方,一絲不苟地做出那道漢堡。

她只是用按照食譜記載的方法將艾冉的生日漢堡再現。

費倫則幫忙備料,一邊壓著鼻頭的酸意。

她知道,這不僅是一份祝福,
也是來自夥伴對弟子——一份遲來的牽掛。

修塔爾克坐在桌前,看著那熟悉的外觀,整個人怔住了。

他問:「這是……?」

芙莉蓮點點頭,語氣平靜,卻像在還債一樣慎重地說:

「今天是你生日。」

「你師父交代我做這個給你吃。」

「他說……雖然你們沒有見最後一面,
但他其實一直很關心你。」

那句話像是一把從背後穿進心裡的劍。

修塔爾克低下頭,咬了一口,沒說話。

但下一秒,他的眼淚就滴到了桌上。

他努力不讓自己哭出聲,但肩膀卻明顯顫抖。

🧩 他以為——這輩子再也吃不到了。

不是因為做不出來,
而是那個做給他吃的人已經不在了。

那一口味道,是他以為再也無法回去的記憶。

是從心底最深處冒出來的——「原來他一直還在乎我」的衝擊。

他一直以為師父對他失望透頂,
以為兩人最後的話語是爭吵,
以為那段關係再也無法彌補。

但原來,那個人從來沒有放棄過他。

那是一份他遲了太久才收到的愛,
也是他從來不敢奢望會再被提起的名字。

「這一口漢堡裡,
有他錯過的關心、沒說出口的歉意、和不曾熄滅的牽掛。」

🧩 在這段旅途中,芙莉蓮替人們完成各自來不及完成的再見。

這一次,她為修塔爾克,保留了來自師父的一道溫柔。

🎁 忘了重要的事 × 有人教他怎麼記得你

那天,是費倫的生日。

沒有人提起,連修塔爾克也像什麼都沒發現。

她也沒說什麼,沒有暗示,也沒有生氣,
只是靜靜地做完晚餐,一個人坐在角落吃飯。

氣氛,悄悄冷了下來。

這本不是她多期待什麼,
但——才剛幫他過完生日而已啊。

她還記得,那天他一臉呆愣地看著桌上的漢堡。

那是他師父曾想做給他的料理,
她和芙莉蓮一起努力照著食譜完成,還在最後偷偷加了他愛吃的醬。

他當時感動得幾乎要哭出來。

她以為——他會記得。

修塔爾克不是不在意,
只是——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別人的心意。

他太久沒過生日,
太久沒有被記得、也沒有被教會要怎麼記住別人。

所以他錯過了。

這時,是芙莉蓮出面了。

她帶著修塔爾克走進村子的小店,
什麼都沒說,只是幫他挑了一樣東西。

「她會喜歡這個,因為她曾經在櫥窗前看了很久。」

「還記得你的生日嗎?那天我們一起做漢堡。」

「今天,是你回禮的機會。」

修塔爾克接過禮物盒,沒有多說話,
只是低著頭,眼神比平常更專注。

🧩 他不是擅長察言觀色的人,
但他願意學,願意記住。

那是一種新的學習:去在乎另一個人,把她的喜歡放進心裡。

那天晚上,他把禮物遞給費倫。

她收下時沒有笑,只是淡淡說了句:「……喔。」

但耳尖紅了,背過身,動作小心翼翼地將禮物收起。

她不是在等禮物,
而是在等——他有沒有把她放進心裡。

他不是忘記她,
他只是——從來沒學過,該怎麼記得這樣的事。

🧩 他們都不擅長表達,但有人用行動教會了他們。

從芙莉蓮的手裡,
修塔爾克學會了怎麼「做一件記得別人的事」。

這就是靠近的開始——
不是一場告白,也不是華麗的轉折,

而是一個人開始慢慢學著——怎麼把對方放進心裡。

🧯 我不是不能被開玩笑 × 只是那一下,真的太痛了

旅途中,他們總是鬥嘴,也常常互相打趣。

但那天出了點意外——
修塔爾克想逗費倫開心,

下意識地拍了她一下,像平常那樣沒想太多。

但他是戰士,力氣遠超常人。

那一下落在她肩上,是真的痛。

費倫的表情瞬間就變了。

她皺著眉,沒說話,下一秒直接一拳揍了回去。

不是鬧著玩,也不是憤怒的反擊,
只是痛到忍不住的反射動作。

修塔爾克當場愣住。

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只是呆呆站在原地,眼神滿是受挫。

那晚,兩人沒再說話。

一個悶悶坐著,一個背對營火,氣氛格外冷淡。

是贊恩看不下去,把兩人分別拉開。

他問費倫:「妳怎麼啦?」

費倫別開頭,小聲嘀咕:

「是他太用力了……那一下真的很痛。
我不是生氣啦……只是覺得痛而已。」

隔天早上,費倫主動走到修塔爾克面前。

她的語氣有點彆扭,但講得很清楚:

「我不是不能被開玩笑,
是你力氣太大了,那一下真的很痛。」

「下次小力一點就好。」

修塔爾克紅著臉點頭道歉,手忙腳亂。

她沒再多說什麼,
只是轉身走回去,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但她耳尖紅了,動作也比平常溫柔了點。

🧩 他們都不擅長說「我受傷了」,
也不習慣聽見「我不是不開心,而是覺得痛」。

但這天,他們各自跨了一小步。

不是道歉或解釋,而是學會了:喜歡一個人,也要懂得收力。

贊恩默默看著兩人,撇了撇嘴,
心裡暗想:「真是一對遲鈍的小笨蛋。」

然後悄悄把水壺遞過去,像是給他們時間冷靜。

旅途最難的,不是對付怪物,
是學會在無意間讓對方受傷後,還能靠近、不尷尬地說出「對不起」和「沒關係」。

愛的起點,不總是轟轟烈烈,
有時只是一句話:
「我不是不能被開玩笑,但那一下,真的太痛了。」

🗿 雕像 × 她終於理解,他活著時的信念,有多溫柔

她帶著費倫重走當年的旅程,
從北國走到海邊,經過無數村莊。

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會停下來,
清理欣梅爾的雕像。

費倫一開始忍不住吐槽:

「他到底有多自戀?怎麼到處立雕像?」

芙莉蓮平靜地說:

「那些雕像——是在打倒魔王之前立的。」

欣梅爾當年說過一句話:

「如果大家能提前看到英雄的樣子,
就會更早看見希望。」

她當時只是聽進耳裡,沒有真正理解。

現在她才慢慢明白:

🧩 他不是為了讓人記住,
是為了讓人願意相信。

那些雕像不是留給後人憑弔,
而是留給「還活在黑暗裡的人」,
讓他們在痛苦當中,看見未來的可能。

芙莉蓮過去並不理解這些。

那時的她旅行,是為了蒐集魔法、研究魔法,
不是為了理解誰的信念,誰的情感。

她會在一個地方停留,
往往只是因為:

「這裡附近,有我沒見過的魔法嗎?」

她眼裡的世界,是魔法的世界——
是實用性、是咒式結構、是研究價值。

不是回憶,也不是陪伴。

但現在不同了。

她會為了一尊風吹雨打的雕像停下腳步,
會施展修復術,只為修補一個她曾經不在意的裂縫。

不是因為欣梅爾是「勇者」,
也不是因為那是「歷史遺物」。

而是因為——她終於懂了:

🧩 那些雕像不是為了證明誰是英雄,
而是為了讓還沒放棄的人有東西可以相信。

當初欣梅爾自願當眾人眼裡的「希望」範本,
不是為了被記得,
而是為了讓人們「選擇相信未來」。

那或許是一種主動的自我塑造,
一種看似「自我吹捧」的舉動,
但那不是驕傲——
而是他願意扮演那個能讓人安心的人。

芙莉蓮那時沒懂,現在才懂。

她花了這麼久的旅程、走過這麼多地方,
才漸漸讀懂了那句話背後的意圖。

🧩 有些人不是天生偉大,
是因為他願意假裝自己夠堅強, 給別人看見一種可以依靠的樣子。

她終於理解,
他真正想留下的,
從來不是雕像、不是榮耀、不是名字——
而是那句他沒有說出口的信念:

「你會好起來的,因為我也曾這樣努力撐過去。」

🧩 那些雕像,
不是英雄的紀念碑,
是她重新理解他的起點。

她終於明白——他活著的方式,
就是他留給這個世界,最溫柔的魔法。

☄️ 或許這世界根本就沒有魔王

這個世界觀裡的魔族,不像傳統幻想那樣是緊密團結的種族。

他們自私、自傲、不合作,
彼此間充滿猜忌,因為他們更相信自己那份壓倒性的力量。

所以我一直在想——
也許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沒有什麼「魔王」。

他只是我們選出來的——
一個方便投射恐懼、方便團結仇恨的「敵人形狀」。

只要能指著某個人說:

「打倒他,一切就會結束了。」

人們就能獲得一種安全感。

但世界真正的混亂,從來不只來自「魔王」。

人類會背叛、猜疑,魔族也彼此算計。

你殺不死貪婪、控制不了恐懼。

魔王只是把這些複雜的問題,
「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的方便選擇。

🧩 真正的敵人,可能從來就不是「他」,
而是——那個讓人放棄希望的瞬間。

所以我後來才理解:
欣梅爾他們或許早就知道這一切。

他們走在旅途的中段時,可能就已經察覺:

「我們打倒的,不一定是世界的根本問題,
但我們還是要讓人相信這場旅途有意義。」

那是為什麼,他選擇在還沒打倒魔王之前,
就一座座地立下自己的雕像。

不是為了死後被頌揚,
而是為了在那個仍然黑暗、前景不明的時代——
讓人先看到「有人還在往前走」。

🧩 那些雕像不是紀念品,
而是「希望的視覺化」。

給那些還沒到終點的人看見,
讓信念,不只是腦裡的抽象詞,
而是街角看得見、碰得到的一張臉、一個姿態。

芙莉蓮當年不懂。

她旅程的目的,是蒐集魔法,不是理解信念。

她只在意:「這裡附近有我沒見過的魔法嗎?」

她眼裡的世界是咒式結構、研究價值。

不是陪伴、不是情感、也不是誰的信念。

但現在的她,會為雕像停下腳步,
用修復術補上裂痕,
為泥濘中的石像輕輕擦拭。

不是因為那是勇者雕像,
而是因為她終於懂了:

他想留下的,不是榮耀, 而是一種讓人選擇相信的力量。

🧩 真正讓世界變得不一樣的,
不是打倒誰,
而是你選擇記得什麼,
然後讓那份記得,讓別人看見。

你問我有沒有真正的魔王?

或許有,也或許沒有。

但欣梅爾教會她,也教會我們——
就算那個敵人不存在,
也要有人站出來,讓人「看到希望存在」。

因為那往往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 後記|寫給這趟意外展開的支線之旅

原本,我只是想重寫《#023|The Emotion Hallow》。

寫著寫著,想補充幾部我很有感觸的動畫,
然後就提到了《葬送的芙莉蓮》。

結果發現——芙莉蓮根本沒辦法一筆帶過。

我越寫越上頭。

每一段劇情、每一個選擇、每一場情緒,都太貼近我了。

她經歷的,不就是我這一生,一直在學習的事嗎?

她是被欣梅爾的肯定啟動了收集魔法的旅程;
在他離世後,才真正踏上理解人類情感的旅程。

而我,則是因為歐比王那句話——

「你寫的真的很好,會有畫面。」

我們分開了,但也正因如此,
我重新拿起筆,開始試著去理解那段關係,也理解自己。

這篇芙莉蓮第一季劇情心得,我沒有重看動畫,也沒查資料。

這些段落,都是憑記憶寫下來的。

那些對白、那些畫面,根本沒離開過我。

今天一段一段慢慢拼湊回來,
我才發現——
我其實也在走一段類似的旅程。

芙莉蓮透過重走旅程來整理記憶、理解情感;
我透過書寫,回頭跟過去的自己說話,
也一一對那些曾經重要的人,道別。

這不只是對一部動畫的回應,
而是一種整理人生的方式。

我不是在寫影評。
我是在照見一種方法——
如何面對遺憾,如何保存信念, 如何不讓「相信」在心裡斷掉。

📘 也許——
這才是我真正想重寫《#023|The Emotion Hallow》的理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e Way 情緒日記
2會員
26內容數
『 分開那一天,我開始寫字 』 這裡找不到「堅強」的標準答案,但能陪你誠實面對自己。 《One Way 情緒日記》寫下那些沒被說出口的委屈、被誤解的體貼、以及太晚才承認的在意。 不是為了解釋情緒,只是讓它們不用再一個人扛。 如果你也常說「沒事」,但其實很想被懂,這裡,歡迎你自行體會。
One Way 情緒日記 的其他內容
2025/05/30
這是一篇深刻的觀影筆記,從影集《忘了我記得》第二集出發,作者透過劇中角色的情緒轉折,回望自己童年未被理解的經驗。當「沒有人說話」與「被接住」成為情感焦點,文章自然延伸出對關係、支持與內在修復的深度反思。這不只是影集心得,更是一場情緒療癒的自白。寫給那些走過低谷,也終於被溫柔接住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5/30
這是一篇深刻的觀影筆記,從影集《忘了我記得》第二集出發,作者透過劇中角色的情緒轉折,回望自己童年未被理解的經驗。當「沒有人說話」與「被接住」成為情感焦點,文章自然延伸出對關係、支持與內在修復的深度反思。這不只是影集心得,更是一場情緒療癒的自白。寫給那些走過低谷,也終於被溫柔接住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5/30
這篇散文以藤井風〈満ちてゆく〉為引,帶讀者走進一個近四十歲男人,在深夜主動向父母索取擁抱的片段。不是因為難過,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細微恐懼。 文中細膩描寫了一場家庭間的安靜靠近——父母的擁抱、貓的霸佔、愛的錯位與抵達。 在這份溫柔而幽微的書寫裡,我們看見:「有些情感,不靠大聲說,而是靠輕輕地靠近。」
Thumbnail
2025/05/30
這篇散文以藤井風〈満ちてゆく〉為引,帶讀者走進一個近四十歲男人,在深夜主動向父母索取擁抱的片段。不是因為難過,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的細微恐懼。 文中細膩描寫了一場家庭間的安靜靠近——父母的擁抱、貓的霸佔、愛的錯位與抵達。 在這份溫柔而幽微的書寫裡,我們看見:「有些情感,不靠大聲說,而是靠輕輕地靠近。」
Thumbnail
2025/05/30
許多孩子看似學不會,其實是因為成長過程中被打斷太多次,失去了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篇文章分享兩個故事,一個是媽媽學會等待孩子,另一個是父母總是急著介入,導致孩子學會放棄嘗試。作者呼籲家長,學習耐心等待孩子,給予他們空間和時間,讓孩子能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5/30
許多孩子看似學不會,其實是因為成長過程中被打斷太多次,失去了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篇文章分享兩個故事,一個是媽媽學會等待孩子,另一個是父母總是急著介入,導致孩子學會放棄嘗試。作者呼籲家長,學習耐心等待孩子,給予他們空間和時間,讓孩子能慢慢找到自己的答案,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Thumbnail
------------------文章有雷,慎入------------------ 和摯友們一起走過的10年冒險旅程,即使不到人生中百分之一的時光,卻成為活了千年以上的主角精靈芙莉蓮心中緬懷的永恆記憶。
Thumbnail
今年最喜歡的動畫作品沒有之一,如果要我選擇一個主題來概括整部作品給我的觸動,我想會是故事中如何描繪,有限的生命所留下來的,存在的痕跡與證明。
Thumbnail
今年最喜歡的動畫作品沒有之一,如果要我選擇一個主題來概括整部作品給我的觸動,我想會是故事中如何描繪,有限的生命所留下來的,存在的痕跡與證明。
Thumbnail
小品愛情 紫羅蘭的由來與他的故事,根據考察據說是希臘神話奧林匹斯愛神阿芙蘿黛蒂 因著她所愛的情人遠去出國深造,有可能就無法再回來了 「留下來,不然就到我一起走」阿芙蘿黛蒂說道 「我愛之人,我真的想留下來,但是我得要面對自己的命運,我想這就是宿命了」 「只要我們在一起沒什麼命運可以阻擋我
Thumbnail
小品愛情 紫羅蘭的由來與他的故事,根據考察據說是希臘神話奧林匹斯愛神阿芙蘿黛蒂 因著她所愛的情人遠去出國深造,有可能就無法再回來了 「留下來,不然就到我一起走」阿芙蘿黛蒂說道 「我愛之人,我真的想留下來,但是我得要面對自己的命運,我想這就是宿命了」 「只要我們在一起沒什麼命運可以阻擋我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從壽命長達數千年的精靈「芙莉蓮」的視角出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她本對朝生暮死的人類毫無興趣,卻在勇者「欣梅爾」逝世後興起探索人類情感的念頭。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底蘊在於其將「永恆」的概念擬人化,並以此主導角色與情節的發展,從而能在深度與戲劇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從壽命長達數千年的精靈「芙莉蓮」的視角出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她本對朝生暮死的人類毫無興趣,卻在勇者「欣梅爾」逝世後興起探索人類情感的念頭。在我看來,這個故事的底蘊在於其將「永恆」的概念擬人化,並以此主導角色與情節的發展,從而能在深度與戲劇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不同於其他冒險動畫以血脈噴張的戰鬥為主,反而以英雄的逝世作為開場,慢慢的、溫溫的情感流動更讓人感受到這10年時光之於主角芙莉蓮有多麼的重要。10年的時光對於芙莉蓮來說不到人生的百分之一,但卻是這不到百分之一的時光讓她理解了與人相處的情誼,並決定展開一趟名為「再見」的旅程。
Thumbnail
《葬送的芙莉蓮》不同於其他冒險動畫以血脈噴張的戰鬥為主,反而以英雄的逝世作為開場,慢慢的、溫溫的情感流動更讓人感受到這10年時光之於主角芙莉蓮有多麼的重要。10年的時光對於芙莉蓮來說不到人生的百分之一,但卻是這不到百分之一的時光讓她理解了與人相處的情誼,並決定展開一趟名為「再見」的旅程。
Thumbnail
追漫畫時原本對尤蓓爾與蘭特這一對沒什麼感覺,直到動畫播出,以及漫畫進行到帝都,忽然覺得這一對很好嗑。
Thumbnail
追漫畫時原本對尤蓓爾與蘭特這一對沒什麼感覺,直到動畫播出,以及漫畫進行到帝都,忽然覺得這一對很好嗑。
Thumbnail
但《葬送的芙莉蓮》最迷人的,還是它在精神層面上,對世事與人心的疼惜吧。兩代的主角群,都會因為你的開心而開心,有著「努力了解彼此」的心意,看見裹足不前的冒險者會想硬拉一把。他們不在意天國的真假,但對於死後留下什麼給彼此,讓他(們)記得,給他(們)陪伴,比什麼都在乎。
Thumbnail
但《葬送的芙莉蓮》最迷人的,還是它在精神層面上,對世事與人心的疼惜吧。兩代的主角群,都會因為你的開心而開心,有著「努力了解彼此」的心意,看見裹足不前的冒險者會想硬拉一把。他們不在意天國的真假,但對於死後留下什麼給彼此,讓他(們)記得,給他(們)陪伴,比什麼都在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