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8世紀的義大利中部。在傳說中,羅馬由雙胞胎兄弟羅慕路斯(Romulus)與雷穆斯(Remus)於公元前753年所建立。根據神話,他們是戰神瑪爾斯(Mars)與一位女祭司的兒子,從小被母狼撫養長大。兩人後來決定建立一座城市,但在爭執中,羅慕路斯殺了雷穆斯,成為羅馬的第一位國王,也因此城市得名「羅馬」(Rome)。

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
早期的羅馬是一個王政制城市國家,直到公元前509年,羅馬人推翻最後一位國王塔奎尼烏斯(Tarquinius Superbus),成立共和政體(羅馬共和)。此後幾個世紀,羅馬逐步擴張其勢力,先控制義大利半島,後來逐步征服整個地中海地區,與強敵如迦太基(Carthage)和希臘城邦作戰,並獲得勝利。
隨著疆域擴大與內部矛盾增加,共和體制日漸不穩,進入內戰時期。公元前1世紀,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崛起,成為舉世矚目的將軍與政治人物。他在內戰中獲勝並實際掌權,雖然沒有稱帝,卻在位期間掌握絕對權力,後來遭元老院刺殺。

凱撒之死引發更多權力鬥爭,最終他的養子屋大維(Octavian)擊敗對手安東尼與克麗奧佩特拉,並於公元前27年獲元老院賦予「奧古斯都」(Augustus)頭銜,成為羅馬第一位皇帝。這標誌著羅馬共和正式結束,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誕生。
從奧古斯都開始,羅馬帝國進入所謂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時期,國力鼎盛,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成為古代世界最強大且影響深遠的文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