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所能投資的最大不動產物件。
🏡「住宅」是一般人逃離公司、學校後,能安心返回的避風港。
🏘️「家庭」是維繫健康婚姻親子生活、充電再出發的溫馨歸巢。但是,如果一個有問題的部件,存有瑕疵與疑慮,即便說者無心、傳者無利,還是可能會造成購買者心有芥蒂,若要自用更是介意得不得了。以凶宅為例,在訂立契約時必須充分揭示告知,但過於露骨犯沖徒增嫌惡影響交易順暢,會改用隱晦曖昧的方式呈現,像是上吊用晴天娃娃暗喻、跳樓用小飛俠暫稱、割腕用拉小提琴/條碼人借代、燒炭用炭烤屋明示、服藥用無限暢飲雙關,病死或意外則不屬於須主動揭露事項。
🏚️《詭屋》的物業則不屬於上述任一類型,一家子僅住一年就匆匆兜售移轉,彷彿想要逃離什麼一般不知所蹤。被友人拜託的自由寫作者「我」,開始細品這有隱情的房子,究竟是有其特殊的設計,還是什麼不得為外人道的怨靈作祟,抑或單純疑心生暗鬼、庸人自擾呢?
🗃️完整的平面圖乍看之下沒有奇門暗道的設計,也沒有不可思議的梯廳,「我」只好另行求助在建築師事務所上班的設計師指點迷津。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專家介入後立刻點出幾個弔詭的地方。內包的兒童房連扇窗都沒有、繞道而入的雙扇門設計阻擋進出、廚房的謎之空間預定要放神龕還是拉門?難道這家在養小鬼?但是大量的窗戶及鄰居的正常評價,難以論斷有羞於啟齒或不得不暗渡陳倉的陰謀詭計。友人寧願錯估也不要放過恐生分毫滋擾的可能,卻在割捨了買房後不久,就在鄰近周遭發現了被分屍的遺體,「我」覺得這件事非比尋常,似乎還有案情隱而未顯,便依編輯建議去識別化後發表報導,期待有讀者可以指出殊異,沒有的話就當作一期特稿攫取眼球,沒想到很快就有自稱另案死者的妻子來信…。
🤙有別於東京這個物產與林間分屍的遺體,埼玉縣也發生同樣「左手斷掌」的遺體與詭異的房屋平面圖。是意圖隱藏刺青、痼疾、刑求,還是婚戒?沒有毀容碎齒磨平指紋及分散棄屍的情況下,略顯矛盾衝突。或許跟屋子的設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沒有發現專為左撇子考量的設計,同樣沒有對外窗的兒童房、屏蔽視野的三角格局、不合常理的庭院保留設計,都是刻意違反生活便利與經濟價值的犧牲,外人難以一窺堂奧。在都市寸土寸金、錙銖必較下,任何能利用的空間理當充分應用,例如垂直空間的發揮、可移動家具的隱藏、樓梯轉角做成收納櫥櫃、衛浴設備的整合等,但這家卻一反常態的標新立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看來是有必要性才這麼做,尤其在知道有非自然死亡結果的發生,連結上這玄奇詭譎的構造,細思極恐地毛骨悚然,很難讓人不另做他想。跨縣市的管轄權歸屬及偶發的案例沒有辦法著眼聚焦,但案情的曙光就在鄰居的證詞中,悄悄迎來翻轉,位居事件核心的人物,隱姓埋名藉故暗中調查,只為釐清真相與救贖手足,牽扯到整個本家與分家的恩怨情仇,還有流傳並執行超過百年的「習俗」…。
🤯敘事者小時候的記憶中,也有光怪陸離的死亡案件與絕妙的房屋設計,在眾口鑠金的情況下,小男孩的死亡被形塑成「因為頑皮好奇爬上佛壇,意外事故跌落致死。」同齡的敘事者嗤之以鼻,明明散發晦暗恐怖氣息的佛壇小孩子都避之唯恐不及,哪會在半夜沒事接近呢?但是隔壁和室屬於密室狀態,要如何屏氣斂息接近與帶走,就成了不可能的犯罪。
設計師與「我」腦力激盪,首先從房間的安排推估與排除可行性,再者從固定的作息臆測出謊言與真相,最後大膽假設遺體出現地點的必要性,用以反證隱藏機關或秘密通道。已有東京及埼玉兩處的平面設計圖打底,且沒有上下樓層的詭計,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配合家族鬩牆與入贅疑點,不寒而慄的猜想逐漸化為現實,沒想到上一輩食古不化的陋習思想與堅守傳統,導致彼此恚怒蔑視,波及後代曠日持久,這稱不上仇恨的宿怨,理解不能、同情不了、法益不彰,跟著血脈遍及全國繁衍而開枝散葉,會在這一代畫下句點嗎?身為局外人的敘事者,說不定反而是洞燭機先、運籌帷幄的主事者呢,默默地看著一切得償所望。
👻讀《詭屋》前,本來以為是了無新意的前屋主或犯罪者窩藏其中,但是新落成的房子既沒有所謂的前屋主,設計圖也是後來才更新修繕的;就算有不法人士進駐的話要分屍也不會埋在一起,可見不是一般司空見慣的套路,與《寄生上流》涇渭分明,風格也與《詭畫連篇》迥異。這部作者用類似網路都市傳說展開的故事,沒有靈異志怪、裝神弄鬼、亦非水錘效應(Water Hammer),只用平面設計圖的離奇與劇情反轉賦予耳目一新的詮釋,不僅引起話題議論,也將真實情境及人性轇轕的表現躍然紙上,既有顫慄恐怖的情愫,又有本格推理的浪漫,接連改編漫畫與影視化,是相當值得一看的新穎題材。新作《詭畫》、《詭屋2》同樣佳評如潮,意猶未盡的讀者可一併享受這心驚膽戰的沉浸感。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
https://news.readmoo.com/2025/06/13/250613-weird-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