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不對稱的臉 ★★★★★
老套路、公式化、八點檔劇情、輕小說風格,但相當有說服力。 田野考究詳實,能理解劇情需要時空挪移霞海城隍廟之必要,是三個關 鍵事件收束點。作者預防針打好打滿。 在歷史、醫學、科技、人文還有靈異玄奇與浪漫愛情上皆有著墨。 缺點是有些地方還是流於說教,甚至過於情緒化了,這個留在筆訪內容 或座談會心得即可。 還有附身那段可以轉換成妓女視角描寫不要照本宣科複製貼上。 另外,是孑然一身不是決然一身。小BUG處:作夢前世是香蘭、附身卻是香桂,至少用個穿鑿附會理由解釋 為何進入前世是不同身分,不然P.162跟P167那邊會有閱讀困難,以為 作者筆誤。 最後,若能用女主角第一人稱視角可增加多些恐怖感。 本土作品罕見五星佳作,台灣角川及芙蘿,我記住了。

繁花將逝 ★★★★★
堪比連城三紀彥的《花葬》過之而無不及,有充分的性別詭計、倒敘推 理、反轉與調情,不會說教或批判,純交代過程與結尾,真兇的作為時 而施予同情,時而感慨年代錯置。
能面檢察官的奮起 ★★★★
碎碎念的內心戲及訓示說教味依舊濃重,同一件事情或理念在不同場合 換句話說,顯得極度拖沓,去看《公平競爭的守門人》可能還比較有趣 。末尾的真相涉及動機合理性十分有說服力,硬是要的反轉欠缺伏筆有 點像作弊,不破檢察官依舊負傷,堅守瑀瑀獨行的信念。會繼續追此系 列。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
兇手未解、動機不明、達成目的手法沒交代(兇手非主角)、更有個不知 為何插進劇情又賜死的連續殺人魔,這樣還能算推理懸疑類型小說嗎? 送貨小哥疑似被政府選為暗殺對手的影武者,但卻有透過整形與自己雷 同人物窩藏,形成一種曾參殺人的現象。 社群媒體的洗腦、刑警私刑、逃亡人生改名換姓的既定套路,有種稍微 急促的公路旅行感電波對不上、拖沓流水帳,多本寫作手法雷同都是拆 散故事線及時序,真相處境五里霧中遺失的美好、歲月的靜好、搖滾與 搖籃的曲調、凝聚與崩壞的人生,習慣與信賴不見得是可靠的夥伴,計 畫趕不上變化逃跑才是正確答案比【奧林匹克的贖金】好,但比【絕筆 】差。

涼宮春日的直覺 ★★★★
《涼宮春日的直覺》是《涼宮春日的憂鬱》系列作具推理成分最重的一 本,描述團長本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擁有引發事件、甚至收束世界線 的能力。為此被召集的阿虛、外星人、未來人、異世界人、超能力者, 為了世界和平與安定,戮力滿足春日慾望與野心的故事。 這部看點在〈七大不思議事件〉與〈鶴屋學姊的挑戰〉,前者由於北高 校園並無校園怪談,曾經被捲入暴風雪山莊及孤島危機的團員們,深怕 不按牌理出牌的春日再度好奇心作祟讓情狀危如累卵,便決定要偽造事 件來先聲奪人。藉由推研社蒐集的奇聞軼事,優先給出可從理性科學角 度解釋的情境,既可讓團長大人腦力激盪,又可讓謠言不攻自破。這讓 心旌搖曳的團長可以趨於穩定,畢竟人云亦云擁有最佳解釋的推理最合 理可信,像是《虛構推理》。但是異想天開的春日哪會照單全收任其擺 佈,且推研社提供的線索也蘊含詭秘… 後者是財閥千金鶴屋學姊捎來的三封信(挑戰書)藏有謎團,奇特的是 好像流水帳的日記看不出有何玄機,就斷在一個隔靴搔癢之處。信件內 容是抱怨跟著爸爸交際應酬與另一位「她」結識的過程,從打網球、泡 溫泉、釀葡萄酒等,到逃離隨扈監控、面對酒宴傷人事件等,都成為學 姊找樂子要大家傷腦筋的惡作劇。這篇集結各種敘述性詭計的應用堪比 教科書,第一封信埋一種、隨後陸續增加至七種以上,還留有反轉驚喜 連連。 書中亦有介紹各種名作與學說,為後續的辯論鋪路,實現「公平」爬梳 案情,玩梗及吐槽不管是類型小說或輕小說讀者都能享受樂趣。
復仇女神的正義 ★★★★☆
這本點出了個人行為的責任還有背後勢力的層層包圍,在本作中乍看悲 喜交織的結尾,但付出的代價與享受的權利與權力均不對等,或許這就 是人生百態。前半部有向李宗瑞及陳冠希事件的翻版,後半部則像神鬼 認證與即刻救援母親版,相依為命的倆人步步扶持卻香消玉殞,這還只 是社會結構面的冰山一角悲歌,配合大疫年間殺人及破案均受阻的情況 下,科技殺人手法反而更加逼真,有臨場感,收尾的遺憾與放下,更體 現了香港再度從政治與疫情間,重拾新生命。 未滿分是因為過多激情場面的描寫與貶低女性的心理描述實非必要,這 畢竟是本大眾文學作品。

宋慈洗冤罪案簿(一)太學岳祠案 ★★★★★
縱火自盡的案件與四年前蓋棺論定的栽贓案雷同,牽涉到千金小姐論及 婚嫁的太學生,背後政治勢力的角力殃及基層匪淺,繞著核心案件逐步 剝繭抽絲,既有檯面上的劍拔弩張亦有檯面下的暗潮湧動,文武雙雄、 恩威並濟,方能在錯綜複雜的謎團中,了解宿怨的同時明哲保身。母親 之死尚待續作分曉。
邪教 ★★★★★
無關案情的家庭親情過多,所有角色都提已失焦造成整體結構鬆散,背 離懸疑推理小說的閱讀節奏;四十逾歲已婚小孩也高中的中年男女,卻 像情竇初開的未成年學生一樣花枝亂竄實不像話,嚴重超脫現實且不是 伏筆。暗號的連結似乎有點牽強,最後的自白確實有點動容。女性主義 過重,從法醫、刑警、組長到幕後鑑識分析組員都是女性,比例失衡, 談判專家像是打醬油的、鑑識技術也沒有前作深入,取而代之的是較多 的心理剖析及數理推論。賜死某角色非常令我扼腕,顯得有點沒必要這 樣,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而不是成為讓新人加入的契機。順帶一提 翻譯不錯,王娟娟我記住了。

奪命炎上 ★★★☆
社群平台的轉發分享,造成無辜民眾身陷囹圄,有世代氛圍的懸疑小說 。中年男子不諳網路與3C產品卻成了代罪羔羊,動機有點仇富牽拖,鄉 民的私刑正義淪為烏合之眾的人云亦云,根本欠缺查核與實證。詳細的 犯案手法與時間軸未梳理妥當,且受害者的著墨也甚少。檢討受害人或 加害人成為了茶餘飯後的話題,甭負責任的言論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影 響的不只是當事者的家庭、工作與人生,甚至可能危及性命。社會性死 亡的牽連,連無辜流浪汗及鄰居、親家、同事都無一倖免,體現人言可 畏與網路上容易被帶風向的定性,防不勝防。

黑色夏天殺人事件 ★★★★☆
米其林三星主廚謀殺羅生門。罪證確鑿的父殺女案迎來翻轉,白坐六年 冤獄的主廚展開復仇與嫁禍。承辦警佐華盛頓不相信自己錯估情勢與惡 棍逃脫制裁,在前門拒虎、後門迎狼的進退維谷中,瓦解證據戀的可信 度而奔波,但所有的科學鑑識與驗證都固若金湯,當初的兇嫌真的還逍 遙法外嗎?而歷劫歸來的倖存女子,呈現壓力創傷症候群無法順利採驗 血液以外的生理資訊,就在所有希望破滅關門之時,貫穿全劇關鍵的食 材:松露出現了,究竟會如何影響眾人的命運呢?
藍色列車之謎 ★★★
身分詭計+共犯。前面誤導為前夫與現任欲離婚夫,中間誤導為名字性別 年齡很相近、一直扮演白羅身邊的合作夥伴,後期反轉但沒有特殊詭計 或密室,純共犯撒謊包庇,有點小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