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帳很重要,但我其實不記帳。靠的是分帳設計與回饋工具的搭配。
上一篇我們談過:理財不該從記帳開始,而是從理解金錢與自己的關係出發。
這篇我想更具體一點,分享我個人的理財起手式:如何分帳戶、怎麼設計三層資金池,以及我實際使用的帳戶與信用卡配置。這套方法適合像我一樣不愛管帳戶、不追求極致節流,但又想掌握資金流向的人。
一、從薪轉帳戶出發:錢一到帳,就開始分工
薪資會先進入薪轉帳戶,主要是用來扣保險與必要費用。每月固定時間我會手動分帳,將錢移到三個目的明確的區塊中。
雖然自動轉帳聽起來更便利,但我發現:手動轉帳反而讓我更有意識地檢視現金流與生活節奏。每月一次,也像是跟自己的財務做月會。
二、三層資金池架構:簡單明確,帳戶少也能穩
1️⃣ 備用池:緊急預備金 × 穩定儲蓄
- 使用帳戶:永豐大戶數位帳戶
- 分配方式:60% 定存,40% 活存(與消費池共用)
- 用途:應付突發醫療、家庭支出等
雖然永豐大戶不是市面上活存利率最高的帳戶,也需達 10 萬元門檻才享優惠,但它與我的日常消費卡緊密整合,操作上非常順手。
🔸 如果你是理財新手或容易動用儲蓄,建議備用金還是獨立帳戶存放,避免衝動性購物。
2️⃣ 消費池:高回饋 × 智慧記帳 × 無痛操作
- 工具組合:永豐大戶帳戶 + 永豐SPORT 卡 +永豐大戶卡
- 用法:行動支付綁定永豐SPORT 卡,每月只要消費不超過7000元都有最高回饋,真的超過或是不能行動支付的場合如超商,則使用永豐大戶卡悠遊功能補足,幾乎能涵蓋我全年大多數日常支出,包括出國消費。
- 優勢:
- 回饋高,低門檻也能享有
- 出差搭捷運、超商購物、網購皆可同家銀行套卡搞定
- 同家銀行優勢,刷卡後自動分類,記帳只需不定期點開 App 稍作整理
- 劣勢:
- 要注意永豐大戶每月平均財富是否達10萬
- 要留意sport是否刷超過7000元,以便及時換卡使用。
- 出差搭捷運、超商購物、網購皆可一張卡搞定
3️⃣ 成長池:定期定額 × 彈性調整 × 工具簡單
- 投資平台:
- 台股:新光證券(定期定額)
- 美股:國泰證券(定期定額)
- 策略邏輯:
- 日常投資以定期定額為主,享手續費優惠
- 有額外資金時(如年終、獎金)再手動加碼,用於不能定期定額的標的
📌 補充提醒:若你想靠「出借股票賺利息」,大型券商會更有機會。我在新光這點幾乎借不出去,是後來才發現的限制。
三、設計比自律更重要:用節奏養成理財習慣
我每天不打開帳戶,也不記帳,但每個月都能清楚知道自己該花多少、存多少、投多少。靠的是:
- 帳戶分工明確,流程簡單
- 工具自動化,消費即記錄
- 投資節奏穩定,保留彈性
這不是靠自律,而是設計出適合自己生活節奏的理財系統。
延伸推薦工具(個人長期使用推薦)
💳 永豐大戶帳戶+SPORT 卡組合(回饋 × 整合 × 記帳)
- 整合帳戶與卡片,一卡包辦交通/日常/行動支付
- 大戶 App 自帶智慧記帳功能,懶得記帳也能簡單回顧
- SPORT 卡回饋高又低門檻,非常適合消費不高的族群
📌 新戶限定好康:
新戶線上申辦永豐信用卡(如SPORT卡),核卡後30天內只要達成: 【綁定特選行動支付消費滿1,000元】或【累積消費滿2,000元】, 就可獲得首刷好禮乙份!
(活動以永豐官網公告為準)
🌏 國泰證券美股定期定額(手續費優惠門檻低)
我個人用國泰證券做美股定期定額,主要因為:
- App 操作直覺,介面清爽好用
- 美股複委託定期定額 手續費0.1美金
- 投資手續費優惠門檻低,免盯盤超省時,適合想慢慢存股的人
💰 現在登入 App 還能拿雙重回饋:
- 登入就送 300元現金回饋
- 開始存股再領 200元 7-11 商品卡
👉 點我直接註冊
(活動以國泰官網公告為準)
📈 新光證券台股定期定額(手續費低 × 穩定上手)
我用新光證券來做台股定期定額,原因很簡單:
- 手續費低,適合小額入門:12個月內100萬以下交易享有1折手續費優惠
- 設定簡單,適合當作理財第一站
👉 直接前往開戶頁面,點連結前往送3000抵用金
(活動以新光官網公告為準)
🔜 預告第3週|你是哪種理財人格?從花錢習慣看金錢盲點
下一篇,我們要來聊聊「你是怎麼花錢的?」
從花錢習慣看出你的金錢人格——享樂型?完美型?控制型? 找出你的盲點,才能打造真正適合自己的預算模型與金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