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日前,高雄連著公布了好幾場都更案結果。
「促參案」因為個案性質不同,分屬在都發局、經發局、捷運局等局處執行,
網路上的資料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當大家知道個案時,大概也鄰近結果發表的最後。
進行到了哪個階段?又是什麼時候截標?
這次,就用高都最擅長的「一圖流」,給你們講講。
~~~
總表的使用方式:
總表的最上方,是目前「已公開」且「正在招商」的案子,
包含案件名稱、基本資料、承辦局處都在上面。
首先要說明,截標日期≠結果發表。
截標是「截止收件」,在這之後先經過「資格審查」,
成功取得資格才會召集評審選出「最優申請人」,截標後約2-3個月才會有結果。
相對的,如果「促參案」沒有人投標,
流標公告就不會等那麼久,一般在10天內就會發出公文。
也就是說,「促參案」在截標10天後,還無消無息的話,
通常代表有投資人投標的機率很大,接下來只要等好消息就可以了。
~~~
接著我們講「公辦都更」的流程:
在都更前,有許多前置流程得先跑,例如:劃定「都更單元」、舉辦說明會等等。
「都更」的這些流程,網路上通常沒有公開資料,
所以當我們得知這些都更案時,通常是「公展都更計畫」這一步。
「公展」是讓利害關係人參與的環節,也是讓「住民陳情」的環節,
這個階段的時間長短,依照爭議多寡來決定。
若都更案需要「變更都市計畫」會同時進行,但時間也不會短,半年一年都有可能的,
在「公展」跟「都計變更」搞定後,就可以正式「公告都更計畫」了。
成案後接著準備招商,擬定「公開評選文件」和「公布評審名單」,
「評選文件」也得公開展覽1-2個月。
走到這一步,才算是「正式公告招商」,徵求民間投資人參與投標。
都更或聯開案,標期通常是3-4個月,
如果中間又有「釋疑或補充公告」的話,標期則可能拉長。
接著,流程就接回上一段的「總表的使用方法」。
~~~
補充說明:
目前總表裡「住都中心」的那幾案比較特別,他們在高雄還沒正式推都更案,
「都更計畫」裡都包含大量私人地主,未來變動的機率偏大。
推出時間也不一定,反正把那幾案先留在心裡就行了。
~~~
關於總表想說的話大概就這些,未來案件有變動的話會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