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圖不只是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昨天下午到荒野新竹分會,這是綠色生活地圖從1999年在總會開始籌組, 26年後新竹才舉辦的第一期志工培訓,這期訓練的召集人冠藍鴉給我的題目是「綠活圖的前世今生」,希望我分享綠活圖的起源、發展以及我的期待吧。

以下附上2005年野人出版社成為荒野綠活圖工作委員會所出版的專書「綠色有氧運動」我幫書所寫的序。

最後再附上今天演講PPT的文字檔,讓有興趣的夥伴參考,也期待還沒有舉辦志工培訓的分會也能夠發展這一個相當好用的工具。

對了,這次培訓有三位夥伴(咖啡,雨林,阿勃勒)特別從台中來到新竹,他們也發願在新竹分會做完訓之後,除了拿到新竹分會第一期的結業證書,也將回到台中分會去籌備舉辦台中第一期的綠活圖志工培訓。 

 

畫出生活新視野…2005年撰文 

最近這些年來,環境保護的觀念已經是世界的主要潮流,永續發展似乎也成為各國政府或媒體朗朗覆誦的口頭禪。但是,真實情況卻完全沒有改善,我們的環境還是不斷惡化,自然資源還是不斷被濫用。 

因此,如何將人人都認同的普世價值,轉變成人人都願意付出行動的力量,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思索的主題,也是荒野保護協會努力的方向。 

1998年底,在美國國務院贊助下,兩岸三地,七個環保團體的負責人應邀到美國參觀訪問半個月。緊湊的行程中,在紐約遇見了溫蒂 ·包爾小姐。當她向我們展示一幅又一幅,由各國不同城市及社區所繪製的綠活圖,因為透過相同的符碼圖示做為共同語言,因此,地圖不管是用哪一國語言出版,都很容易被任何人瞭解。

 

其中吸引我注意的,是有幾幅地圖是小朋友繪製他們社區,甚至只是他們住家街頭巷尾到學校。一個小小區域的地圖,在那充滿童趣的筆法與繪圖中,我看到了荒野在推動全民參與環境行動中,失落的重要環節可以被落實的機會。 

當場,我取得了溫蒂 ·包爾小姐授權;回國後,我立即邀請十多位夥伴組成專案小組進行研究與籌備,同時也加入國際綠活圖的組織,一方面與國際聯

結,一方面也開創出台灣獨特的推廣方式。 

我們秉持荒野一貫的理念與模式,綠活圖不再只是一張地圖,我們重視的是繪製地圖的過程;我們真正想達到的––期盼恢復人與土地的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在民眾一步一腳印,踏查生活周遭環境的行動中,逐漸建立了!

甚至,我們發展出獨特的綠活圖推廣講師義工培訓課程,以及這些義工到社區,到學校,帶領著大大小小、男女老少、不同民眾的各種活動設計。這些互動及建構長期組織的可能性,都是荒野在推動綠活圖過程中所建立的新典範;這些成果是台灣人可以回饋給國際社會,為全球環境保護運動中,最重要的生根與在地化的方法,貢獻一點力量。 

在這一本書裡,可以看到許許多多可愛的人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其實才剛剛發生,正在進行,也會一直持續下去。 

在荒野保護協會十多個義工團隊中,綠活圖小組算是非常年輕的群組,但是數十位義工展現的熱情與活力,卻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不管你是基於任何因緣翻開這本書,我知道九年一貫課程中,有許多領域與綠活圖可以配合,我也知道有許多社區發展協會想繪製地圖;當然,你也可能只是對「綠活圖」三個字好奇,或者對「荒野保護協會」有興趣。無論如何,希望你能跟我們聯絡,大家一起用行動來關懷居住的社區。

相信透過綠色生活地圖的繪製,可以展開我們生活的新視野。 

 

綠活圖的前世今生--演講綱要 

  起心動念..1

如何將人人都認同的普世價值, 化為人人都願意付出行動的力量, 是從荒野籌備起一直在思索的主題

看到了荒野在推動全民參與環境行動中,失落的重要環節可以被落實的機會。

 

         起心動念..2

綠活圖不再只是一張地圖,我們重視的是 繪製地圖的過程;我們真正想達到的––期盼恢復人與土地的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在民眾一步一腳印,踏查生活周遭環境的行動中,逐漸建 立了!

甚至,我們發展出獨特的綠活圖推廣方式

 

        起心動念..3 (寫於1999)

從今年(88年)起,在環境教育上將著力在兩個項目,一是兒童自然教育的推廣(從點、線、到面),另一是積極參與社區,讓民眾可以有為環境付諸具體行動的機會。荒野的綠色生活地圖計劃,是往社區發展的眾多計劃中的一項。

  綠活圖製作過程,可以動員大量當地民眾,讓大家重新認識自己住的地方。

以上寫於50期快報. 1999年3月

 

    綠活圖其他效益

1. 地圖的實用性。讓有心的民眾可以方便的在當地找到可以配合環保、自然生活的機構或資源。

2. 鼓勵綠色商店.讓他們能繼續存在。

3. “荒野” 不再是遙不可及。

 

      前世今生…1

1998年11月,美中關係交流委員會承接美國國務院計劃,邀請兩岸三地環保團體負責人參訪美國半個月。

行程中聽到溫蒂的簡報,當場取得授權使用綠活圖的icon。

返台後立刻尋找夥伴開始籌備綠活圖小組。

1999年3月於快報上擴大宣傳召集志工。

 

       前世今生…2

美國紐約:Wendy 是位藝術家、設計師、激進人士、網站建構者、紐約市市民、世界公民

 

       前世今生…3

台灣:林淵博(籌備)、汪仁珮 (創始)

林淵博:『綠色生活地圖』即將在寶島登陸。但,極需要各位伙伴寶貴意見。

『綠色生活地圖』第一次籌備會議-民國88年2月13 日林智謀伙伴家,參加人:李偉文、柯蘊慧、林智謀、郭志聰、 林淵博、張瑞隆、汪美玲、翁媽媽、黃惠珍、王麗莉、吳競雄、林雅茵 ··

 

         前世今生…4

Wendy的發想: 1992年6月地球高峰會議之前, 1991年12月在聯合國總部無數次的會前會之一, Wendy參與某一場研討會,想讓來自世界各國的夥伴認識紐約的自然生態環境,浮現做綠色地圖想法。

1992年3月,第一張紐約綠色地圖誕生。

1995年國際綠活圖網站設立。

 

 

      前世今生…5

Wendy : 地圖是一種最簡單,而且有效地溝通方式,可同時呈現自然生態與人文活動。

2005年Wendy被推選為美國對永續發展有貢獻的傑出女性,她提供相關參考資料時,從當時全世界175張綠活圖中精選了七張,其中之一就是宜蘭珍珠社區綠活土。

 

         前世今生…6

2002年及2003年各舉辦一期綠色生活推廣講師培訓。

從2002年到2004年,荒野綠活圖小組,已主持50場以上對外的演講與活動,讓超過500人動手畫綠活圖。

         前世今生…7

2003年1月,台灣第一份印刷版的綠活圖發行-台北奇岩社區。到2004年底已有12張地圖印製發行。

2005年3月野人出版社出版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

 

    綠活圖是美好因緣的起始

公館綠活圖背後的故事,陳楊文

跟統一超商合作畫社區綠活圖,徐重仁邀請演講

每件事情都完成背後都有許多沒被看見的人的努力

每見善的行動也將是未來許多美好因緣的起始

 

    荒野綠活圖的特色

1. 以人為本:鼓勵居民盤點與記錄自己生活中「友善環境」的實踐方式。

 2. 在地連結:深耕社區,鼓勵採訪、繪製、交流,建立地方認同。

 3. 行動導向:非只是地圖呈現,更強調「用地圖帶出行動」。

 4. 環教工具:是戶外教學、課程設計、生活實踐的好素材。

以上4點是AI 說的

 

     以下也是AI 說的

方法:由荒野志工與社區團體合作,通過問卷、訪談與實地踏查收集資料。地圖以城市(如台北、台中)或主題(如綠色餐飲)為單位製作。

 工具:初期以印刷地圖與手冊為主(如2008年的台北綠色生活地圖),後結合Google Maps與荒野網站提供線上版本。數位化程度略低於紐約,但更注重實體推廣(如市集活動)。

    參與者:志工、地方商家與學校師生。例如,荒野的 「綠色餐飲指南」由志工走訪餐廳,確認其永續實踐後納入地圖。

更新頻率:因資源有限,更新頻率較低,通常每2-3年修訂一次,但線上版本可即時增補新地點

 

以下依舊是AI 說的

特色: •  在地化:強調台灣的農業文化(如有機農場)與自然資源(如溼地),區別於紐約的都市綠化與日本的文化保存。

 •  志工驅動:依賴逾2000名志工,深入社區調查,確保地圖反映真實需求。

 •  教育導向:與學校合作,推廣環境教育,影響數萬學生。

 •  農業推廣:通過「綠色餐飲指南」支援小農經濟,促進食物安全

•  影響: •  環境意識:地圖提升民眾對綠色消費的認知,約30%台北居民使用過地圖(荒野2023年調查)。

 •  經濟效益:推廣農夫市集與有機商店,2020年後相關商家營收成長15%。

 •  政策影響:地圖資料支援地方政府綠色政策,如高雄的回收站擴建

 •  國際貢獻:台灣地圖的農業焦點為綠色地圖系統增添亞洲視角,啟發印尼與泰國的農地地圖。

 

     綠活圖不只是地圖..1

地圖的作用,不只在於標示方位或地形;地圖的呈現方式也不只有一種;在地圖上特別標出屬於自然、人文、生態、環保的景點,並以一套世界通用的圖示來代表,就是一張綠色生活地圖。

綠色生活地圖所呈現的,可以大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也可以只是一個社區或校園。

不論是地圖的製作者或使用者,當地的居民或遊客,都可以透過這份地圖,對生活環境有更多的瞭解。

 

綠活圖不只是地圖..2

透過綠色生活地圖,你將看見,原來身邊存在許多關懷土地且身體力行的人。

阿公、阿嬤的記憶百寶箱裡,可以挖出許多動人的老故事。

被人忽視的荒地裡,許多動植物正欣欣展現其旺盛的生命力。

 

綠活圖不只是地圖..3

充滿樂趣的發現之旅: 綠活圖的繪製流程,是一個集體創作且 充滿發現樂趣的過程;一群同學、朋友 或社區鄰居,打破日常生活慣性,換個眼光與態度,仔細踏查習以為常的周遭環 境,向來被忽略的美好與缺憾,就在共同 探勘綠色景點、訪問左鄰右舍、蒐集資料 過程中,社區老房子的歷史過往、住家附 近被人忽略的綠地與植物、社區裡的污染源或岌岌可危的地點…一一現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有了交流的機會,有了凝聚的焦點。

 

      走入社區.學校..1

荒野的志工講師到社區進行一連三個月的課程,每個禮拜固定上一堂課,從綠色生活地圖的緣起及精神、圖示的意義,到綠色景點的踏查、地圖的繪製等等都有完整的說明。除了室內的課程,荒野解說員也帶領社區志工進行室外自然觀察。

 

      走入社區.學校..2

課程結束後,隨即由社區志工展開資料收集、景點踏查、拍照、撰寫簡介文字等,花費一個月的前製作期,依據個人的專長及興趣來分配工作,大致區分為植物生態、人文歷史及地質等三大類。

 

       走入社區.學校..3

起初大家對於原本就熟悉的地圖沒有感覺,等介紹的圖示後,大家對這張地圖就有感情了。

製作綠色生活地圖最大收穫,不在地圖本身,而是踏查過程中發現許多綠色生活家。(善的力量連結與擴展)

 

 

    綠活圖創始招集人說

汪仁珮說她最在意的,是有多少人來參與,以及志工們從心靈到行動上的改變。

她說,最高興志工們因為參與地圖的製作,因而改變了看世界的方式及生活習慣。個人的改變可以影響周圍的親人和朋友,能以對大地更友善的方式生活,這才是推動綠活圖的最主要目的。

 

        傾聽孩子的話

日裔加拿大12歲小孩瑟玟‧卡莉絲鈴木,在1992年地球高峰會上的演講

你們不知道該如何填滿臭氧層的破洞吧?你們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絕種的動物復活吧?還有現在已經變成沙漠的地方,你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再造成森林吧?如果不知道該如何恢復,就請別再繼續破壞下去吧!

 

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

2019年9月她出席了聯合國氣候會議「有人正在受苦,有人正在死去,生態系統在崩壞當中,我們身處一個大規模滅絕之初,你們所說、所討論的卻只有錢和不切實際的永恆經濟成長。你們憑什麼。

 

     共業與共願

人無法自外於環境,脫身於天地之間.

每個人都重要,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改變著世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有個著名的俄國科學家柳比歇夫,每天都很仔細地寫日記,長達五十六年之久。     他的日記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只記錄了一天做了什麼事,而且還記下了每件事情花了多少時間,精細到以分鐘為單位。     並且在月底或年底,還會分類加以統計他在什麼事情上共花了多少時間。也就因為他這麼徹底的紀錄並且有
Thumbnail
2025/06/21
有個著名的俄國科學家柳比歇夫,每天都很仔細地寫日記,長達五十六年之久。     他的日記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只記錄了一天做了什麼事,而且還記下了每件事情花了多少時間,精細到以分鐘為單位。     並且在月底或年底,還會分類加以統計他在什麼事情上共花了多少時間。也就因為他這麼徹底的紀錄並且有
Thumbnail
2025/06/19
 「為什麼你們好不容易假日回家,還要做那麼多功課,連我們全家輕輕鬆一起看部電影的時間都沒有?」我很納悶AB寶即便考高中基測前,考大學學測前,每逢假日晚上一定要看電影才算有放到假,想不到上了大學她們反而忙到願意放棄這個從小到大的生活享受。     A寶頭都不抬: 「我每個星期要交好多篇報告,每天都忙
Thumbnail
2025/06/19
 「為什麼你們好不容易假日回家,還要做那麼多功課,連我們全家輕輕鬆一起看部電影的時間都沒有?」我很納悶AB寶即便考高中基測前,考大學學測前,每逢假日晚上一定要看電影才算有放到假,想不到上了大學她們反而忙到願意放棄這個從小到大的生活享受。     A寶頭都不抬: 「我每個星期要交好多篇報告,每天都忙
Thumbnail
2025/06/18
 有一次在電影社聚會裡,當大夥看了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勵志片後,有位朋友悠悠地說:「有夢想的人真可怕啊!」話一說,在哄堂大笑背後,或許大家也想起自己身邊那些為了夢想的追求而百折不悔的人吧!     那些令我們崇敬感佩,給人類文明帶來偉大貢獻的天才,不管是科學家,文學家或藝術家,假如你當時住在他隔壁,
Thumbnail
2025/06/18
 有一次在電影社聚會裡,當大夥看了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勵志片後,有位朋友悠悠地說:「有夢想的人真可怕啊!」話一說,在哄堂大笑背後,或許大家也想起自己身邊那些為了夢想的追求而百折不悔的人吧!     那些令我們崇敬感佩,給人類文明帶來偉大貢獻的天才,不管是科學家,文學家或藝術家,假如你當時住在他隔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誰能預知原本只是在荒野親子團全國大露營(2015年在宜蘭武荖坑營地舉辦,共三千多人參加)裡一場「非正式」的分享發表會,後來竟發展成荒野保護協會裡一個很重要的年度盛事,以及提供給孩子及大人一個非常棒的舞台。
Thumbnail
誰能預知原本只是在荒野親子團全國大露營(2015年在宜蘭武荖坑營地舉辦,共三千多人參加)裡一場「非正式」的分享發表會,後來竟發展成荒野保護協會裡一個很重要的年度盛事,以及提供給孩子及大人一個非常棒的舞台。
Thumbnail
 一路沿著新竹縣芎林鄉和橫山鄉交界上行,終於來到海拔350公尺的南何山自然谷。   這裡是台灣第一件環境信託成功的案例。   四年前,一個竹科工程師和兩個家庭主婦,憑著對森林的熱愛,合資600萬買下這片50年來未受人為干預的土地,為了保障土地未來不會被買回開發,於是捐給荒野基金會管理。
Thumbnail
 一路沿著新竹縣芎林鄉和橫山鄉交界上行,終於來到海拔350公尺的南何山自然谷。   這裡是台灣第一件環境信託成功的案例。   四年前,一個竹科工程師和兩個家庭主婦,憑著對森林的熱愛,合資600萬買下這片50年來未受人為干預的土地,為了保障土地未來不會被買回開發,於是捐給荒野基金會管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連續兩個月都造訪了位於捷運紅樹林站附近的「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簡稱為"紅樹林生態步道"。是分別帶不同的朋友去,原本上個月就要寫的文章,拖到現在才開始來寫,雖然時隔了一個月,但紅樹林生態步道的景色已稍微有所不同。 一出捷運站左轉,會先看到「星巴克~紅樹林門市」,門口有著顯眼的可愛幾
Thumbnail
連續兩個月都造訪了位於捷運紅樹林站附近的「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簡稱為"紅樹林生態步道"。是分別帶不同的朋友去,原本上個月就要寫的文章,拖到現在才開始來寫,雖然時隔了一個月,但紅樹林生態步道的景色已稍微有所不同。 一出捷運站左轉,會先看到「星巴克~紅樹林門市」,門口有著顯眼的可愛幾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新竹縣社區規畫師【翔龍18掌】招招穿雲「件」! 新竹縣培訓社區規劃師,今年107人結業,團結社區,用生態、傳統技藝等突顯社區特色,在湖口 關西 芎林 北埔 五峰 五處同步聯展成果,像是搭設蝴蝶谷景觀平台、打造野菜學校等,創造觀光亮點,也用食農傳承部落文化。 4/26-4/29只要到五處展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2024/04/13 第二天,這次的活動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荒野協會成立近三十年,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與自然棲地的保護,在台北可以在多個景點發現有他們的人文生態導覽,是個非常用心在自然的協會。 今天的學員有不少是我們人生的前輩,最年長甚至82歲了呢,活動前先讓大家了解自己心中的目標,再逐漸達成。
Thumbnail
青旅是獨旅者的好夥伴,住到令人舒心的青旅,和中了樂透的心情差不多。宜蘭礁溪的山杉青旅,於我而言就是這樣的青旅。
Thumbnail
青旅是獨旅者的好夥伴,住到令人舒心的青旅,和中了樂透的心情差不多。宜蘭礁溪的山杉青旅,於我而言就是這樣的青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